对“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教学的探讨
2020-11-02郑飞张锐
郑飞 张锐
一、“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知识点的分析
本期研讨的主题是如何有效教“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的知识点,这实质是检验教师如何加工教材、是否真正“会”教的问题。教学不是简单的练习和运动负荷的堆积,而是一种知识的传播过程,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加工是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否则,体育教学就会变成练习课和锻炼课,“真”的体育课就会消失,这是对体育教育本质的一种歪曲和错误。[1]要上好一节体育课,首先体育教师要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把握。对球落点的判断不仅仅出现在球拍击球运动项目中,也出现在其他运动项目中。如,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项目中的接球动作技能,都是对队友或者对手的球落点进行准确判断后再完成相应的动作;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排球的扣杀以及这些运动项目中的传球等动作技能,是持球者先对球落点进行判断再完成相应的动作。可以看出对球落点的判断是操作性动作技能共有的知识点,是对球飞行路线进行判断而完成的相应动作。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也如此,不同的是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根據对手的击球动作和来球速度、方向来判断来球的落点(乒乓球等还要判断上旋、侧旋等旋转情况),这是对球落点判断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根据来球结合场上情况或者对手位置来判断击出球的最佳落点,从而选择合适的击球方式。因此球拍击球对球的判断不仅是对来球落点的判断,而且是对自己击出球落点位置的判断。在球拍击球动作技能学习时,要明白对球落点的知识点教学不仅仅是针对来球落点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对击出球落点的判断。
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分析,大脑对来球落点进行判断时,来球相当于信号的刺激,大脑根据来球的速度、高度、角度等球的飞行路线做出判断,然后指挥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移动接球,这属于“刺激——反应”认识水平,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而对自己击出球落点的判断,需要大脑根据来球的落点、移动的快慢、自己击球的技术水平、对手的站位等多种因素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后,再做出将球击到何处的决策,处于高一级的学习阶段。反映时是指人从准备到动作开始所需要的时间。[2]球被对手击出后落地时间是一定的,而判断落点的时间越长,球距离落点就越近,移动和击球动作的时间就越短,选择击球的方式也越少。对自己击出球落点的判断(假如球能落到判断的位置),影响着对手的移动和击球方式,进而影响到回球的质量和落点。因此,对球落点的判断是大脑对球飞行路线的理解,是运动意识的体现,是球拍击球动作技能起点,也决策着身体什么时候动、如何动。
二、“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教材加工
“运动教材是教师对课程内容予以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状况所设置的运动场面”[3]。对教材的加工首先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界定,即“教什么”的问题。如,对球落点的判断作为一个知识点的集合,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状况确定学习内容,如,学习对来球落点的判断,学习对击出后球的落点的判断。对来球落点的学习又包括不同速度的来球、不同角度的来球、来球是否要触地反弹、要以何种方式回击来球等,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其实质是培养学生大脑对不同信号、刺激做出快速合理的反应的能力。教师只有在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动能力才能合理地确定教授学生的内容。
“教内容”首先强调的是对信息的确认,其次才是对载体(即教材)的选择。[4]信息的确认就是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对载体的选择就是何种运动环境。只要知识点确认,就可以选择多种载体。在对球拍击打一定速度的来球进行判断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选择不同角度、高度、速度的来球击打至固定的落点等多种运动形式作为对球落点判断的载体。只要知识点确定,就可以根据大运动观设置多种环境和多种身体练习的载体,将对判断一定速度的来球落点这一抽象的知识点,转化成学生可以感知的具体运动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身体练习,形成对球的飞行路线的判断、理解,进而缩短反应时间,获得对球飞行的感知觉,从而提高动作技能水平。
此外,同一载体根据不同目的也可以加工成不同知识点的教学内容。1个西红柿、几个鸡蛋再加上必要的辅料,不同的人可以加工成不同的菜品,即使加工成同一种菜品,不同的人加工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教材加工,加工后的产品是学生直接使用的手法和方法[1],如,羽毛球斜对角勾球这一载体,可加工成击球者的网前小球学习知识点,也可是如何移动的知识点,还可是为何做斜对角勾球技术的认识,等等。从防守者的角度分析,可加工成对球落点的判断,也可是如何处理斜对角勾球的方法或如何移动接斜对角勾球的步法等教学内容。跳出运动项目的思维圈,羽毛球斜对角勾球也可作为足球守门员扑球、排球防守的训练方法。教师根据知识点对载体进行加工,通过设置不同的运动要素,让载体呈现出符合知识点的运动环境,让学生在运动环境中感知知识点,从而快速形成运动技能。
三、“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的教学方法
在确定“教什么”和“用什么教”之后,就是“如何教”的问题。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所期望的运动感知。在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教学上,就是让学生感知球的飞行路线,明白对手的意图后,结合运动环境决策如何应对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得运动感知觉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着对运动技术的描述就是讲解法、将动作展示给学生就是示范法的误区,学生仅能从自己对语言理解和对示范者动作轨迹的观察获得技术动作的初步概念后,不断地模仿练习,逐步获得运动感知。这种途径基本靠学生自己对运动技术的理解和在大量练习中体会获得。在练习中学生还要自己摸索怎样的运动感知是正确的,怎样的运动感知是错误的。如果没有教师指导,可能自己会将错误的动作误以为是正确的。因此,在练习前要让学生理解将要学习怎样的运动感知,他们才会朝这个目标进行练习体会,进而身体才会快速地建立运动感知。
在话题研讨中孙喜和提出,教师要把教材加工成让学生感知的办法,这需要教师在理解动作技能的基础上,找出让学生可观看到或可感知到的“模型”。这种“模型”要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如,在学开车时如何轻踩油门。如果教练员讲解脚跟不动,用脚尖轻轻地踩,学员会不知所措,轻轻地踩是多大的力量,踩下去多久为好。孙喜和提出了“白纸——橡皮筋”模型,橡皮筋稍动就停下来。实质上模仿油门的装置,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如何踩油门;浙江郑飞在研讨中提出“踩鸡蛋”模型,既要踩到,又不能让鸡蛋破碎,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想象的一个场景。以上两种“模型”是在对踩油门要点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想到让学生感知既要踩下去,又要控制力量的具体方法。直观或通过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较快感知如何轻踩油门。在球拍击球的教学中,也可以在理解和把握动作的基础上,建立直观的可感知“模型”。如在反手击球时引拍的动作拍面和手背与脸相对,与生活中看手表的动作基本一致;击球发力时,大拇指顶住拍柄和生活中的按图钉动作类似。反手击球的动作就可以总结“看手表——按图钉”模型;正手击球的腕部动作和掰手腕很类似,可总结为“掰手腕”模型;击球点的位置,借用钟表的时钟整点位置,可总结为“时钟”模型,等等。这些都是羽毛球教学的经验总结,也是教材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运动感知或生活经验,将羽毛球教材加工成让学生可以直接观看或者具体感知的“看手表——按图钉”“掰手腕”“时钟”等模型,学生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快速地获得羽毛球动作技术的运动感知,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在“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的教学上,也要建立相应的“模型”。这种“模型”是对回球路线的总结。如,羽毛球中网前小球的回球路线有回网前小球、挑后场高远球、斜对角勾球;高远球的回球路线有高远球、杀球和吊网前角球等。此外,还可根据对手的准备动作判断。如,羽毛球的下手抽球一般是后场高远球;杀球落点基本在中场左右位置进行;平抽为追求快速球落点在中场偏后位置进行。球的落点一般在距对手最远的场内,或对手意想不到的位置,才能迫使对手被动地回球。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对球的落点回球路线结合对手准备动作以及不同类型选手的特点加以总结,建立相应的球落点模型,再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学会判断球的落点,做好相应的击球准备。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载体对教材进行加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运动感,建立新的认知“模型”,让学生直观快速感知知识点,在不断练习中形成动作技能的运动感知,学生才能正确快速地形成运动技能,身体才能真正地“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孙喜和,陈昌福.课时计划中的知识点与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20(2):62-63.
[2][美]Richard A.Magill著.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第七版)[M].张忠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贾齐,李国红,张广德.“体育(运动)教材”概念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6 (6):93-95.
[4]贾齐,朱妹,沈菁.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指称对象的深化讨论——兼对“对体育课程若干概念指称的再思考”的质疑[J].体育与科学.2012(5):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