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肯用苦工的人”

2020-11-02梅松

大众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煤田普查石油

梅松

1913年,工商部地质研究所到沪招生,在与一群高中生的角逐中,初中毕业的谢家荣脱颖而出,从此展开了和中国地质事业密不可分的人生篇章。他后来回忆那次应试时的动机时说:“一个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工业的发达,而搞工业,离不开矿业的开发,因此我选择了地质科学作为我终身的事业。”

“凡人不能虚此一生”

考入工商部地质研究期间,同班同学大多是高中毕业的,而他只是初中毕业生;虽然地质研究所不交学费和住宿费,但伙食费自付。家境贫寒的谢家荣只能半工半读。经济上的拮据,文化水平上的差距给他的学习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但秉持“凡人不能虚此一生”的他,正如他的老师丁文江所说“是一个肯用苦功的人”,正是因为他“格外的勤奋”,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工作中,谢家荣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20年,尚在美国留学的谢家荣就在《科学》上发表了系列论文《矿床学大意》,在中国这是第一次有人系统地阐述了矿床学的理论与实践,开了我国矿床学研究的先河。

1921年,留美归来的谢家荣重入地质调查所工作,旋即随翁文灏、王烈等赴甘肃考察海原8.6级大地震,接着一个人去玉门进行了中国地质学家最早的石油勘查活动。考察回来,他先后撰写了现代中国的第一篇地震地质考察报告《民国九年十二月甘肃地震报告》和第一篇石油地质考察报告《甘肃玉门石油报告》。这是中国地质学家对该地区最早的石油勘察活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谢家荣所著中国第一本地质石油专著《石油》,首次从理论上阐述了陆相生油理论,指出三角洲沉积区域之内,“海陆二相之地层,往往相间而生,于石油之积聚,最为适宜”。

1948年,他在《江南探油论》中第一次明确指出黑龙江可能有油。1949年初,他率先指出“中国石油的分布,决不只限于西北一隅”“依据地质理论,并为解决中国石油问题计,我们应该扩大范围,在中国各地普遍探油”。同年8月,谢家荣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发起的东北参观团的副团长率团到东北参观考察,后著文《东北地质矿产概况和若干意见》,指出“到现在为止,东北还没有发现的矿产,最重要的是石油。”最早将找油的战略目标指向今天的大庆地区。

1952年和1953年,谢家荣在至少三篇文章中指出了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是找油希望很大的地区。他1954年发表的《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气》,为即将开始的全国大规模全面石油普查的战略选区指明了方向。

1955~1957年,谢家荣任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总工程师,他提出了“在全国含油区和可能含油区内进行大规模的全面的地质普查是十分必要的”石油普查战略方针,亲自起草了“关于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工作方法”,提出了“储油层的确定和圈闭类型的研究”“尤其具有关键性的意义”的石油普查战术方针,对中国石油地质和陆相生油理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为石油普查的顺利进行孜孜不倦,努力工作,为石油勘探战略重点东移创造了前提,从而对大庆油田的发现和以大庆油田的发现为开端的,包括华北和渤海湾等油田的发现在内的中国石油大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

开拓者

谢家荣也是中国煤地质学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1923年3月,他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煤地质学专著《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继学生时代河北滦县、江西丰城和江西进贤三个煤田调查报告之后煤地质学的又一力作。1925年,他赴德考察,回国后倡导煤岩学工作,1934年发表“煤之成因与分类”。抗日战争时期,他主持矿产测勘处的工作,对西南地区的煤田地质做了大量工作。1945年,他在《贵州煤田研究并特论其与古地理及地质构造之关系》一文中,提出了煤田地质研究中的重要问题。1946年,谢家荣基于对煤地质学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大地构造、古地理和煤田地质的深刻理解,结合淮南煤田含煤沉积发育的“北型南相”特点分析,找到了淮南八公山煤田。

除了煤田,谢家荣对于贵州地质的还有诸多贡献,他主持编制的《贵州中部铝土矿1:5万地质图》《贵州中部铝土矿采样报告》为勘察国内铝土矿区提供了宝贵经验;他编著的《贵州水城观音山赫章铁矿山铁矿报告》是贵州最早的一份铁矿报告;他鉴定的贵州息烽石炭系铝土矿为硬水铝石矿,给予了正确的经济评价。20世纪50年代以来,谢家荣以其煤地质学理论研究和中国煤田地质实践经验陆续发表了多种有指导意义的论文、报告,1954年发表“勘探中国煤田的若干地质问题”。同年8月他在《科学》上发表《中国陨石之研究》,开中国现代陨石学研究的先河。

教育为重

谢家荣不仅潜心科研,而且热衷教育,为中国培养了顶尖的地质学人才。1924~1927年,先后于东南大学、中山大学执教;1928年,兼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1931年,谢家荣兼任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并曾代理系主任;1950年,根据国家对矿产测勘人才之急需,谢家荣创办了“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亲任校长,并授“矿床学”。“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省(区)地质局的总工程师,一半以上出自谢家荣门下。”

谢家荣献身地质事业50年,涉足区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矿相学、矿床学、煤岩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经济地质学、地球化学、陨石学、地文学、地貌学、古地理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土壤学等,其涉猎面之广,在我国地质界独一无二,并且在许多方面都居于开创者的地位。

谢家荣为了祖国的富强,将其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地质科学和地质找矿事业。无论是在中国地质事业初创的年代,还是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无论是在抗战胜利后的动荡时期,还是在建国后的火红年月;无论是在意气风发的顺境中,还是在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日子里,他都始终为祖国的富强关注着地质找矿。他崇高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以及热爱科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的中国青年,应踏着先辈的光辉足迹,立志有為,不负前人和时代重托。

(编辑/高纬时)

猜你喜欢

煤田普查石油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漫画
煤田地质勘查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探究
关于淮北煤田区域地质与成煤条件研究
关于淮北煤田区域地质与成煤条件研究
高精度磁测在圈定煤田火烧区域中的应用
石油PK太阳能
学习调查要“四会”
与普查一起成长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