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产业发展的金融业支持

2020-11-02李文鸿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融资能源金融

李文鸿

一、国内金融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状况

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问题。从目前的国内能源利用现状分析,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我国不可能完全摒除现在的煤炭能源结构。也就是说,在短时间之内,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世界上仍旧是靠前的位置。因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不断深入,工业的推动力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重工业占工业体系的比重增加,能源密集产业与能源消费呈迅速增长趋势,按照目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分析,这一指标处于较高位置。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低碳产业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的能源消费依然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在85%以上。煤炭的消费比重依然偏高,处于能源消费的基础地位,直到2014年,这一比重提高到了76%。因为我国目前的情况,政府已经非常注重能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问题,并且增加了工业发展中节能减排的监督力度,注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核能产业碳排放量极少,但风险巨大,更因日本核电站泄漏引发的巨大后遗症,导致目前国内政府政策不明朗。虽然国内在建核电站并未停工,但施工进程可能放缓,未来的审核意见也会更加严苛。

光伏产业本也是低碳产业中的翘楚,但由于发展初期政策实施不得当,导致如今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整个市场中供过于求,全产业链中商品价格下降,整个产业的整体利润降低。按照长期目标分析,因为终端环节出现了价格下降的状态,平价上网必然会提早实现,该行业依然有景气的前途。

随着同行业的竞争逐渐加剧,国家政府开始规范管理行业的要求,制定出高的行业门槛。虽然会使产业产生一定的阵痛,但有利于长远发展,规范了风电产业的行业竞争秩序,整合了行业的集中度,未来风电产业必将成为低碳产业中的主力。

(二)我国金融支持低碳产业的问题

银行业角度上,目前国内银行业支持低碳产业的方式主要体现为增加节能环保企业的贷款规模,推出对低碳企业的贷款上限,积极创新低碳金融产品。

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看得出,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并不成熟,发展时间晚,国家政策不完善,推出的金融支持方式单一,难以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我国和世界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一点可以从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上看得出。基金角度上,我国低碳基金数量并不多,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政府的政策目标。

其一,我国的能源消耗大多以煤炭、天然气为主。这样的能源消耗结构主要和我国国情密切相关,在全国能源勘测中,富煤贫油少气概括了我国能源分布。煤炭密集程度高,又以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能源主体,首先会导致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其次将破坏我国能源储备结构。

按照目前国内的经济状态看,随着世界逐渐进入一体化,很多发展中国家被当做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基地,这使他们不得不消耗大量资源来跟上国际的需求,社会中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可调和的情况。为了保持经济增速的高增长,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能源使用中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摒弃煤炭的情况,低碳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其二,因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刚刚起步,同世界一流水平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执行低碳经济的时间达到了几十年,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和设备支持。仅仅依靠我国自身在能源消耗中的碳排放量,或是在国际上寻求合作,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全球发展过程中,谁能垄断碳排放的交易规则,谁就能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牵着别的国家的鼻子走。

从能源使用的技术层面分析,国内并没有专精技术类型的优秀人才,大多数的技术创新都是着眼于短期利益,而不考虑中长期的副作用,缺少对市场的前瞻性。而我国对待低碳产业的政策尚不完善,金融机构对低碳产业的发展不重视。

其三,我国的金融机构发展和政策实施并不匹配。即使国家已经将节能减排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纲要中,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场引导机制。随着新的金融政策出台之后,低碳金融产业和相关的项目才逐渐成为正规发展的项目,这些投资要想实现真正的成效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这些延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是致命的。

二、金融業支持低碳产业的对策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上文分析的理论依据,对于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对策,基于政治、金融资本、管理体系三方面提出以下三个建议:

(一)完善低碳产业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响应政府政策

法律制度是保障低碳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建立健全发展低碳产业的发展机制才能确保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实现目标经济状态,完善相关规定,引导低碳产业的规模化,注重引导产业发展向着正规化方向转变。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低碳经济观念,这是建立这一经济状态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提升全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注重提高低碳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政府应当制定出合理的产业补贴政策,出台鼓励企业节能减排、提高对资源的重复利用的政策,鼓励企业内部进行开拓创新,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政府可以逐步减少公共财政投入,转而引导金融机构对低碳产业进行投资,推出有利于金融机构创新低碳金融产品的政策,拓宽低碳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强市场间信息的互相流通。同时要结合我国国情,注意新推出政策的力度,以免出现严重的金融发展和低碳产业发展的内部冲突。

(二)积极发展碳交易,提高金融支持力度

我国非常重视低碳经济,服务于碳交易的金融产品也就应运而生。低碳产业属于高科技新兴产业,在初期就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催生了低碳金融的发展,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低碳经济的根本,因此我国应当建立健全金融业中银行的低碳业务市场、低碳证券市场和碳基金的发展机制,使碳交易市场与商品市场相挂钩,提高融资比例,允许达到一定标准的低碳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来筹取资金。从金融角度看,创新产品种类不仅要切合国家节能减排大目标的主题,也要加大对客户的服务力度,在为低碳产业提供融资服务,克服其融资能力不足的障碍的同时,也要提供节能领域的技术援助。

(三)合理分散产业风险,促进绿色信贷发展

完善的融资制度可以保障低碳经济的稳步运行。有效的融资具有分散风险的效果,还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稳定低碳企业的发展状态,使其没有后顾之忧。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首先要树立绿色信贷理念,即使在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方面面临很大压力,也要坚持原则不动摇。对外要大力推广绿色信贷,加大对低碳产业的经济扶持力度。对内要确立绿色信贷为其首要发展战略和目标,完善企业内部审核制度,建立考核评估和奖惩机制,做到公开、透明,明确责任和资源配备,注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绿色信贷业务的有效推行。

(四)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从历史发展阶段看,目前低碳产业依然属于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行业,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已是大势所趋。低碳产业在起始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意味着从起初便实现盈利指标是不现实的。因此,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设立全国性、区域性股权市场,是未来几年内资本市场的发展重点。培育低碳企业自主上市融资,支持低碳企业依法进行融资融券,扩大直接融资。完善低碳企业在市场中的功能,并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丰富沪港通,启动深港通,扩大资本市场规模,通过IPO等直接融资形式为低碳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通过推动中小型银行、民营性质银行的发展构建多样化的市场环境,提高低碳企业在市场上的活跃度,使低碳企业的杠杆率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直接融资而逐步降低,做到低碳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在国际上,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我国的低碳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尤其是新世纪之后,国内的经济和环境矛盾日益尖锐。本次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的分析活动。通过研究分析寻找到了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办法。因此,从金融机构角度考虑,对低碳产业的支持主要以融资的方式实现,辅以合理的政府政策,促进低碳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基于这种环境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会表现出更多的市场潜力,这会对金融机构形成反哺作用。利用金融机构支持低碳产业运行,若运营得当,取得的长期结果必然是互赢互惠,共同发展。

(本文作者单位:揭阳前詹风电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融资能源金融
融资
融资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7月重要融资事件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5月重要融资事件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