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宝笈三希萃法珍
2020-11-02孟昭鸿
孟昭鸿
乾隆帝搜法书精华集刻汇帖
北京的北海公园,相信很多人都去过。北海最著名的当属白塔,白塔位于琼华岛上,琼华岛又叫白塔山,白塔山西麓有个阅古楼,这是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二年,有着二百六十多年历史的古建筑,阅古楼左毗琳光殿,右邻分凉阁,与小西天极乐殿的“震旦香林”牌坊隔“海”相望,门首“阅古楼”三个大字为乾隆皇帝手书。
进入阅古楼,充满眼帘的是镶嵌在楼内墙壁上的石刻。之所以说阅古楼非常值得一看,便是因为这些石刻,共495方,这就是收集了从魏晋至明末百余位著名书法家的三百多件楷书、行书、草书等作品,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有乾隆亲笔御制诗一首可以说明阅古楼的价值与珍稀:
宝笈三希萃法珍
好公天下寿贞珉
楼飞四面开屏障
神聚千秋作主宾
不杂嬴刘夸博廣
略存魏晋要精真
游丝灯影参元契
大块文章沆瀣津
原诗还有序言曰:三希堂法帖石刻既成,作延楼于琼华岛之西麓,嵌石壁间,用期贞固,因名曰阅古而系以诗。
满清自入关以来,学习和提倡的也是汉族文化,特别是传统的绘画和书法之风很盛。清朝皇帝皆长于书画,康熙帝的书法就相当不错。乾隆也喜欢舞文弄墨,但是功底其实不如他爷爷,虽然这份儿爱好值得肯定,但是绕世界“显摆”这事儿不值得提倡。乾隆是走到哪儿都作诗,到处写写画画,而且好大喜功,总想做出点儿“业绩”来。
清代乾隆皇帝执政之初,由于处在所谓“太平盛世”,更兼弘历本人酷爱书法绘画,喜古代书画的收藏,因此,当时皇宫内廷名画名帖的珍藏盛况空前,蔚为大观。在中国的书法名帖当中,晋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墨迹。乾隆十一年(1746),弘历收得了“三王”的名帖,视为稀世珍宝,珍爱有加,他将这三件稀世墨宝藏于养心殿西暖阁自己的书房内,并将书房原名“温室”正式更名为“三希堂”。
不仅如此,为了永远保存包括“三王”在内的宫藏书法名帖菁华,乾隆十二年(1747)弘历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兵部右侍郎汪由敦等,根据乾隆九年弘历命内直诸臣据内府所藏书法作品编成的精品目录《石渠宝笈》中的历代法书墨迹集刻汇帖,并请了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当时的镌刻能手,将书法名帖摹刻于495块石上。乾隆十五年七月,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嵇璜跋尾,全称定名为《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乾隆十七年,又从宫内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才算正式完成。
《法帖》所选书作,是清宫所藏历代法书精品中的精品,摹手、刻工也是普天之下高手中的高手。所用石料皆产于北京房山县境,因石上带有艾叶般灰蓝色的纹理,故名“艾叶青”,质地坚硬细腻,可与汉白玉媲美。故而,《三希堂法帖》彰显皇家风范、恢宏气度,其质量和数量远非其他丛帖可以比拟。翻开这部丛帖,你可以看到:“三王”书法用飘逸多姿的线条演绎了雪夜访戴、东篱采菊般的魏晋风度。褚遂良的《倪宽赞》、颜真卿的《告身帖》,展示的分明是兼收并蓄、雍容大度的大唐气象。苏、黄、米、蔡笔墨中荡起的涟漪,交织着宋词豪放与婉约的韵致。赵孟頫清丽妩媚的书风,令人想到他为人的怯懦和在官场的局蹐。尽管如此,弘历对他的字还是喜欢得要命,连赵孟頫妻子管道升、儿子赵雍的书作都收进了《法帖》,爱屋及乌嘛,甚至一不留心还收进来一件赵的赝品……不过,白璧微瑕,这算不了什么。中国帖派书法峰回路转、林峦起伏的景致尽在其中。难怪乾隆皇帝要在《法帖》最后的刻石上题下“烟云尽态”四字,以表示对名家法书变化多态的赞赏。
这一浩大的工程,前后历时6年之久,于乾隆十八年(1753)竣工。完成之后,在乾隆本朝仅仅将《法帖》精拓了数十本,赐与当时的宠臣。此本(乾隆初拓本)拓工精细,字口严整,墨黑如漆,光亮可鉴,世间极为罕见。乾隆后来命人在西苑(即北海)琼岛岸边建造了这座造型别致、环抱半圆形的阅古楼,将495方刻石嵌装在楼壁之上,以利永久保存。他经常来园欣赏,並多次写御制阅古楼诗赞赏书法石刻,其中一首写道:“壁勒千年字,架藏四部书。每因暇来憩,欣与古相於。翰墨潄芳润,云烟幻卷舒。欲询陆司马,所阅竟何如?”另题“刚喜应时沾快雪,便教佳境入新晴”的诗联,置于阅古楼外的一座八角亭柱上,把《快雪时晴帖》中的佳境,与北海的自然景色融合在了一起。
乾隆初拓展现书法艺术生命力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共收集了我国魏晋以来直到明末历代书法家135人的340件楷、行、草书作品。另有历代名家、收藏家题跋200多件,收印章1600多方,共9万多字,几乎囊括了当时清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历代名家的法书墨迹精品,可谓洋洋大观。所收作品均按历史顺序编排,书法艺术价值极高,代表着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法帖》问世以来,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习字宝典,历朝曾有不同的拓本,除乾隆时期的初拓本外,后又有嘉庆、道光、咸丰、光绪时期的各种拓本,但是皆不如初拓质量好。到了民国时期,那些军阀政客、御用文人也附庸风雅,勾结帖商加以传拓,一时拓本繁杂,良莠不齐,刻石也受到不少损伤。
众多拓本中,以乾隆初拓本为最好,拓工精细,字口严整,墨黑如漆,光亮可鉴。当时均采用浓墨乌金拓法,字口清晰,稍瘦而富有神韵,每石周围没有花边。传拓用料均为宫廷特制的三草墨和清水连四(史)纸。三草墨系由御书处墨作制造,其用料为桐油、猪油、猪胆、灯草、紫草、排草、广胶、松香,再加冰片、麝香等香料合成,镌刻水平在当时可列为第一流,所刻不仅字字传神,而且连浓墨、渴笔等特殊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可谓“仅下真迹一等”。捧读这套《法帖》,乌黑光亮,神采夺目,开卷生香,无不展现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2009年岁末,一套依据乾隆初拓本为底本影印的宣纸典藏版《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由北京三希堂藏书和线装书局联手鼎力推出,引起了我国书法界、艺术界以及外国朋友们的广泛注意。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手工宣纸分册影印出版的大型原拓本《三希堂法帖》,分4函32册,采用“纸寿之王”泾县手工宣纸原大精印而成,并且进行了精细的现代工艺处理,使之更加墨色饱满,赏心悦目,做工精湛,完全保留了原迹的韵味,最大可能地再现了传世神品真实面貌,实为世间之罕物。
宋徽宗书迹被拒之门外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内所收法书,不仅包括很多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而且有不少是历史名人、学者的手迹,其中卷六、卷七均为宋代帝王书迹。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两卷宋代帝王书迹中,竟然没有宋代书画大家徽宗赵佶的书迹。
翻开宋代书画史,徽宗赵佶于书于画均堪称大家,书画造诣颇高,在宋代帝王中堪称翘楚,其多数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石渠宝笈续编》,但却没有一部作品被刻入《三希堂法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