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技术,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2020-11-02徐燕强
徐燕强
【摘要】美术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它集视觉、造型于一体,通过艺术形象的审美、品鉴,产生审美形象的再创造,升华为自己的理性感知,从品评、体验、感受作品中提高美术作品鉴赏能力。教师在开展鉴赏教学时,巧用微课技术,能够有效地整合理论知识、绘画技能、作品鉴赏,通过创设的情景、讲评、讲解、欣赏等,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如何运用微课技术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作了研究。
【关键词】鉴赏;情景;融合;储备;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视频、微课等“微手段”不断撞入我们的生活。在这个教育信息化、生活多元化、科技高速发展的“微”时代,“微课”因其播放灵活方便快捷、主题指向专注、内容形象生动、开放包容等独特的表现形式,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教师在开展鉴赏教学时,巧用微课技术,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能让我们的教学如虎添翼。微课是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很好的辅助手段。
一、微课整合美术资源,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其中的文化内涵具有知识性、时代性、欣赏性。教师搜索、整理作品的创作背景、知识体系、专业术语等相关的美术知识资源,通过微课形式,展示给学生,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有效地保证他们在欣赏作品时,能更多、更广、更快、更深地感受作品的内涵,领略作品的真谛,为鉴赏作品时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恰当的描述,为进入作品的意境提供、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
例如通过“笔墨千秋”(湘教版,下同)这一课,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有着灿烂的中国文化。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能更好地欣赏作品。通过微课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网络手段,搜集相应时代的生活资料、文化典故、艺术作品等,了解美术创作者们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创新,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哲学观和审美观于一体的绘画体系,更好地感知各个时期的文化,能让学生更好地欣赏美术作品,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感受作品的魅力,从而让学生形成丰富的美术文化知识储备,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审美鉴赏能力。
二、微课展示作品创作,欣赏形式不拘一格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他们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见解。教师组织的鉴赏活动形式要不断与时俱进,特别是要转变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方式,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自主的、互动的方式参与到鉴赏活动当中,丰富他们的见识。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微课直接展现于课堂,提供一个整体的形态美,还能通过电脑技术展示作品创作的过程,这是以另一种形式的过程美。学生能观察、体验创作过程,对作品能更深层的了解、掌握,不但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还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投入其中,参与到作品欣赏中来,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民间美术资源”这一课时,先组织学生进行民间作品欣赏,如剪纸、泥塑、石雕等,通过网络技术下的三维动漫技术,展现这些作品的形成过程,学生从作品一步步地形成中,能在自己的头脑产生与现实中可见的实物进行对比,形成对比想象、抽象思维想象,对品鉴作品时就能以更具体化、形象化的审美角度去进行深层次的鉴赏。
此外,通过微课展示学生所见所闻的建筑作品、自然风景地貌等,如客家地区的围龙屋、丹霞地貌、港珠澳大桥等,通常情况下,这些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美术作品欣赏形式。多媒体、三维技术下的视频处理,能把作品的气势、宏伟、独特良好的审美气氛渲染其中,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可感的、完备的过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感受创作过程,从而为奠定良好的鉴赏能力提供感性思维基础。
三、微课构建美术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中学生有年龄的优势,适应、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由于学科、兴趣方面的原因,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激发、触发他们审美意识和兴趣的引擎。通过构建美术情景,组织学生欣赏、讨论、评析等鉴赏活动,让他们在探究和互动的过程中,能进一步理解美术作品文化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如通过微课构建“清明上河图”的情景,引导学生“穿越”北宋年代,通过微视频可以展示作品各个角度的画面,各具特色的房屋、桥梁、城楼等,介绍、点评北宋汴京的大街小巷、市容市貌、风土人情、城市经济情况、當时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很容易激发学生欣赏、分析、感受作品的兴趣。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传世之作,如果没有创设的情景去激发学生审美意识,是难于鉴赏到作品的真正内涵,更无法体会其中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微课展示写生实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引导,更要重视他们创作的真实体验。教师要适当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围墙外,带领他们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这是激发他们美术灵感最好的方式。
通过微课展示写生实景,如“画家乡的风景”,把写生实景通过视频展示出来,先是一片片美景,然后是提示性的“找美”,再就是实打实地“看景写生”。虽然不是自然美景,但学生置身于声情并茂的仿真写生情景,也能寻找出家乡美的痕迹,学生虽没有异曲天工的佳作,但起码能在欣赏、品鉴作品时,有了真实体验,品评时表达出的“所以然”会更有深度,学生无形中会更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从而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高度。
五、微课拓展美术资源,健全审美鉴赏体系
美术鉴赏教学是以美育为基础的,美育资源来自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目的之一是领略作品的内涵,进而在创作中也能进行效仿,形成审美、创作、体验等一系列的鉴赏体系。这其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审美训练,才能提高鉴赏能力。现成的作品资源是有限的,而微课技术的使用,拓展美术作品鉴赏资源成为可能。教师通过网络技术构建“美术作品鉴赏资源库”,收集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层次的作品资源,进行科学地归类、整理、优化,以便教学时能“信手拈来”,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审美鉴赏能力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如采用微课形式品鉴的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作品,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从多画种;工艺美术和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现代工业美术和商业美术;雕塑中的圆雕和浮雕等各类纷繁。这些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能应“用时之需”,聆听评析,欣赏品鉴,都能极大地满足我们教学的需求,学生们历练欣赏的“百般磨练”后,鉴赏能力就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综上所述,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任重道远,在今后美术鉴赏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既要加强自身学科的不断学习,还要根据新课改对美术教学提出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积极整合拓展资源、构建情境、不拘一格,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提供学生的审美鉴赏提供良好的基础,使学生不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志杰.绘画才能培养方案[M].远方出版社,2006.
[2] 周嘉煦.对美术鉴赏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5(14).
[3] 林锦江.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