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傩戏音乐特征及美学价值
2020-11-02王颢
摘要:赣南傩戏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时期,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变化而来,动作原始而又优美,被称为“活化石”的傩戏像树根一样盘根错节地深深扎根在赣南这片富饶之地。本文重点分析赣南傩戏音乐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带来的美学价值,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领略到它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傩戏 音乐 特征 美学价值
一、引言
傩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初形态其实是祭祀神灵、驱鬼逐疫的巫傩法事,随着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由最初的巫傩法事变为带有戏曲色彩的仪式戏剧——傩戏。但是傩戏不是纯粹的舞台艺术剧,在民间的法事活动中,它是一个有关宗教和驱疫纳福的传统文化形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赣南傩戏不断汲取儒、释、道三教的文化营养并紧跟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最终形成赣南独有的傩戏。
二、赣南傩戏音乐的结构特征
(一)唱诵风格音调结构特征
赣南傩戏音乐最主要的结构特征是唱诵风格音调。因为古时候的傩戏最开始的应用目的是祭祀仪式,与赣南傩戏音乐特征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通过对商周时期的傩戏与现代赣南地区的傩戏调查研究发现,赣南傩戏的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在严肃的祭祀仪式中丰富而又夸张的语言节奏使得仪式顺利圆满地完成。另外,我们发现,因为赣南地区有着自己独属的语言特色,赣南傩戏音调都是建立在地方方言的口语上,充分显示了傩戏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区文化特色。赣南傩戏属于唱诵类型,它的语言旋律与我们正常语言节奏类似,但带有强烈的夸张色彩,人们可以通过仔细分析它的音乐音调,在夸张而又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赣南傩戏独特的音乐魅力。
赣南地区讲客家语,也被称为赣南客家方言,主要有本地话(老客话)、广佬话、宁石话三种口音,而且这些不同口音因人群活动而变得更加复杂,甚至一句话里可能掺杂着三种方言,口音之间的互相交叉十分明显。抛开赣南地区的方言单纯地对该类语言进行研究时,我们发现,当赣南傩戏在唱诵时使用该种语言能很好地借助赣南地区客家语,这也让我们发现了赣南地区客家语的音乐性,欣赏到了赣南傩戏中带有地方方言的旋律美感。赣南傩戏通过唱诵风格音调向人们展示着傩戏的精彩内容,在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语言节奏上,使听者无不折服在赣南傩戏音乐的魅力之下。我们通过对现有的典型赣南傩戏音乐的精密分析,再大量查阅与寻找古代傩戏的音乐风格,发现赣南傩戏的唱诵风格里含有少量宫、徵、商调式,并有以五声音阶调式为主的古代早期傩坛的音乐现象。赣南傩戏在唱诵风格音调的影响下,其音乐旋律变化表现出即兴性,表演者会以“核心音”为起点,利用各种变形、派生或是展衍等手法,在主要特征的唱诵风格音调下展现出多种旋律。
(二)音乐板式变化结构特征
赣南傩戏表演过程主要使用鼓和锣进行演奏,在古代的傩坛中锣和鼓被巫师认为是和神灵沟通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傩坛重要的伴奏乐器。而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赣南傩戏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保持自身的活力,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更好地表现傩戏音乐,表演者对使用板式变化的手段进行修改,这也变为赣南傩戏音乐的另一显著结构特征。对板式的变化表现为,一是散板,散板是很多赣南傩戏中常见的板式,该板式在表演过程中的合理使用能让戏剧效果达到受观众热烈欢迎并振奋人心的效果。散板也分为两种,其中之一是“紧打慢鸣”式,在表演的时候演奏者在唱腔的需要和节拍控制下的自由形式而选用流水板的节拍。而另一种则是更为纯粹的“散板”,它与“紧打慢鸣”式的散板板式不同,它不需要保持流水板的节拍,在鼓边伴奏时,只是在演奏时从唱腔到节拍都选用自由形式进行的纯粹散板板式。二是慢板,这种板式节奏主要出现在赣南傩戏惰性场面的表演形式上,曲调悠扬缓慢,腔调饱含感情。三是垛板,垛板的表演形式不同于慢板的表演风格,它的曲调旋律更为紧张兴奋,使观众感受到激昂的唱诵风格音调。
(三)傩堂戏腔结构特征
傩堂戏腔与傩坛正戏是赣南傩戏的两种主要唱腔。起源于巫歌的傩坛正戏在节奏和旋律上相对于傩堂戏腔来说较为简单,它在结构上没有太大改变,一直保持着巫歌的原始风貌。傩堂戏腔则不同于傩坛正戏,它的旋律抑扬顿挫,充满独特个性,形式变化丰富多彩,为更好地吸引人们观赏,它在继承傩坛正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旋律和整体结构上进行了部分改变,让赣南傩戏变得充满戏剧色彩。在傩堂戏腔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表演者绘声绘色的腔调形象生动地刻画戏剧中的人物,并向观众展现丰富多彩的剧情内容。最初的傩堂戏腔由于继承傩坛正戏的原因,还带有明显的巫腔色彩,在不断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融合了笛子及唢呐等许多伴奏乐器,将傩堂戏腔变得更具有叙事性和整体结构自由的特点。在演奏赣南傩戏中,演奏者会根据角色的不同变换自己的唱作内容和曲调,将傩戏的表演更好地进行了交替调试,在反复实践中摸索出最让观众满意的优美旋律。
三、赣南傩戏音乐的美学价值
(一)传承赣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赣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根据文献历史记载与出土文物的研究我们发现,早在商周时期居住在赣江流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傩坛,在出土的青铜器件上刻画着与傩有关的巫术文化和日常生活记载。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与更替中,赣南地区的傩戏为了自身的发展与永葆活力,积极地从儒、释、道三教中汲取营养以形成赣南傩戏独有的文化特色。赣南傩戏在祭祀时的特定仪式与准备的祭祀仪式场所都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赣南傩戏文化体系,当地的人们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祭祀信仰,通过对赣南傩戏文化的各种分析我们发现,具有特色的傩戏音乐中含有赣南地区深远悠长的文化历史风貌。现阶段的赣南傩戏以其独有的文化特点和珍贵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中,赣南傩戏在世界的瞩目下不断继承与发扬它的音乐文化与美学价值。
(二)实现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通过对赣南傩音乐的分析与比较,我们了解到,傩戏最初应用于祭祀仪式,这也是赣南地区傩戏音乐的源头,在欣赏傩坛正戏时也可以听出古时早期巫歌的味道。通过前文对赣南傩戏音乐的各种分析发现,流传下来的傩坛正戏已经融入了我国的宗教文化特点。赣南傩戏音乐因为傩戏音乐种类的琳琅满目而更充分地证实了赣南傩戏的音乐艺术魅力,在宗教文化的倾注下,赣南傩戏音乐得以更好地被民众接受。在这种状态下,它的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我们发现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宗教神性,赣南傩戏因为包含神话内容而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对大众而言更具吸引力,在各种腔调的傩戏音乐背景下,演奏者佩戴各式各样与角色相符合的面具,在傩戏场所中的精彩表演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赣南傩戏的迷人风采,同时也在表演中感受到了宗教文化;二是包含了人們生活的戏剧内容,为了能让民众欣赏赣南傩戏音乐时感到愉悦,演奏者在表演过程加入了许多人们日常的生活元素,民众在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中感受到傩戏音乐与自己的生活是如此贴近,拉进了民众与傩坛正戏的距离感,让傩戏音乐慢慢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三是具有娱乐审美功能,人们在欣赏赣南傩戏时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戏剧文化、音乐文化和宗教文化等知识,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文素养,带动赣南地区的整体文化水平,人们一边观看赣南傩戏的表演过程一边欣赏它的音乐时,心里会对傩戏的表演进行评价,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鉴别傩戏表演者的功底与实力,在表演者与欣赏者的共同促进下,赣南傩戏的音乐与美学价值更加明显。
在赣南地区的宁都中村傩舞表演中,我们观察到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着道教的神仙方术思想,宁都中村的傩舞表演有着自己的独特程式,在锣和鼓伴奏中,人声帮和,表演者走着类似道教“踏罡”“踩灵”等步伐,一举一动中透露出原始的巫文化色彩,但是在表演过程中却能感受到它的简单与优美,表演者头戴由樟木雕琢的面具,用一块一面红、一面黑的头巾包在头上,根据剧情需要大多拿着木制剑、木制令尺或令箭, 身上穿着印有特殊图案和道教符录等标志的服装,男性服装为红色,女性服装为绿色。整场表演表达了农业民族的民族信仰与当地的思想文化意识,显示出傩文化与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相互结合的艺术倾向。
(三)为传统音乐创新提供参考的审美价值
从审美需求角度出发,我们研究发现赣南傩戏还可以为传统音乐的创新提供不少可参考的审美价值。赣南地区的傩戏文化随着历史的更替与变迁,在时间的洗礼下,如葡萄美酒一样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味道,越来越迎合大众的口味和审美需求,赣南傩戏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加入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戏剧音乐和板式腔调,赣南傩戏音乐更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意向。
在传统音乐创新的时候,人们首先考虑到当前大众的审美需求,只有满足大众对音乐的审美需求,传统音乐行业才可以继续谋求生存并得以长远发展。所以,相关人员对赣南地区傩戏音乐进行细致地了解与观察研究,分析当前传统文化对赣南傩戏的深远意义后决定引用其傩戏音乐文化里的精髓,赣南傩戏音乐里有很多关于赣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内容,此时引入赣南傩戏可以很好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精神。单纯地从艺术风格和内容来讲,中国戏曲的发展得益于傩戏,这是因为傩戏将原始而又优美的巫艺术融合了儒、释、道、正史、野史和其他的文化,它在艺术内涵、表现形式、表演内容、精神内涵和社会人文价值等方面为中国戏曲的进步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傩戏沉淀了从古到今各个阶段的历史文化艺术,从艺术风格、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效地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历史文化与巫术艺术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陈炜,郝继旭.乡傩文化生存空间形态分析及发展思考——基于安徽池州傩文化的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20(01):144-148.
[2]程龙,熊奎,安滔,商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以道真傩戏傩文化为例[J].戏剧之家,2020(02):12-13+27.
[3]郭婷,刘冰清,金承乾.傩戏人生——辰州傩戏土老师口述史之邓治新篇[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9(06):112-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會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赣南民间祭祀仪式中的傩戏研究”(项目编号:17YS36)。
(作者简介:王颢,男,硕士研究生,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声乐演唱)
(责任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