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究
2020-11-02欧宗耀谭浩梅
欧宗耀 谭浩梅
摘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新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能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并为将来步入社会积累宝贵经验。本文以湛江市吴川某中心小学为实践研究案例,立足于戏剧教学法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实践,从实践研究的概述、对象及形式、设计与案例、成果与反思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戏剧教学法 大学生“三下乡” 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是大学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每年的暑假期间,全国各大高校都会如火如荼地开展形式各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通过实践活动可促进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受教育个体的全面发展。[1]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社情观察、支教、参观红色文化等活动形式,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进一步增长见识和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职师范院校每年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专师范生运用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知识在农村开展普及教育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根据师范院校的专业特色,大专师范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开班教学、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戏剧教学法对农村儿童进行教学教育活动,是一种新意的尝试。戏剧教学法,简单而言是运用戏剧作为辅助方法或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它能为“三下乡”课堂教学带来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一、实践研究的实施对象和实施者
(一)实践研究的实施对象。项目的实践对象是湛江市吴川某中心小学,学生来源为三、四、五年级学生,开展时间为八天。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及综合评价,学校组织每个班筛选出10余人参加“三下乡”暑期趣味班。戏剧班根据课程形式进行调整,编班安排如下:三年级1班46人,三年级2班30人,四年级1班31人,四年级2班33人,五年级1班27人,五年级2班25人。据摸底,这批学生是学校里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比较好的学生,但他们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戏剧,平时观看电视节目也很少主动关注过戏剧类节目。总体来说,这次暑期“三下乡”的戏剧课程是他们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接触戏剧教育。
(二)实践研究的实施者。参与项目的共有5位志愿者,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组成员。其中3人接受过童话绘本戏剧范式教学的培训,具有开展绘本戏剧教学的经验,“三下乡”童话绘本戏剧课程的主讲由他们担任;另外2人是校园话剧社的骨干成员,具有校园戏剧导演和表演的基础,“三下乡”戏剧表演课程由他们担任主讲。每节课主要以主讲教师和助教搭配的形式进行授课。
二、实践研究的设计与案例
(一)实践研究的课程设计。结合“三下乡”的课程安排,我们将项目课程分成两部分:童话绘本戏剧课程和戏剧表演课程。童话绘本是运用戏剧教学法的最佳载体,也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童话绘本戏剧课程主要是以童话绘本作为文本,使用暖身活动、主体活动和疏松活动等为框架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在童话绘本戏剧课程的课堂上,教师作为强有力的引导者,既不过分干涉学生的意愿,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小组交流讨论和勇于表达自我。要让学生顺利进入戏剧的情境,通过假装和扮演来体验和想象。戏剧表演课程主要是带领学生释放天性,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以游戏性质的活动,透过戏剧的世界来达到表演与学习认知的目的。[2]
(二)实践研究的案例分析
1.在三年级1班开展童话绘本《魔笛》教学时,在时空转换和角色扮演的环节,我们采取小组式的讨论+巡演的形式。在小组自由讨论的过程中,着重解决时空回转到魔笛人和市长第二次见面的情景时,市长兑现承诺的问题。每个小组都讨论出本组的解决办法。然而,在接下来的小组表演中,其他小组在看过第一个小组的演出后,都更改了自己原来讨论的结果,直接复制粘贴式地按照第一小组的表演来演出。他们不自觉地改变原来已经商议好的表演,没有大胆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他们的思维里,“唯一答案”束缚了自我的表达。
2.在四年级1班开展童话绘本《魔笛》教学时,在时空转换和角色扮演这一环节中,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在讨论过后,当场灵机一动,向主讲教师提出借用教室里的小黑板当山洞的门,作为他们小组表演的道具。他们之前没有接触过戏剧,但在课堂上能“就地取材”,而且准确使用了“道具”这个词语,确实很让人驚讶。
3.在五年级2班开展童话绘本《狼来了》教学时,我们用电视直播的范式让学生展开联想。在狼吃羊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附近的人或者物体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小组讨论过后,选派一人充当小记者报道这件事情。有一个小组在讨论之后,思维异常活跃,在最后展示时,不仅有人充当小记者,还有一个学生是一人分饰了三个角色,分别扮演了村长、牧童、警方三个被采访者。这是他们小组共同商议出来的情景,也充分体现出小组讨论学习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个极好的锻炼。
4.在六年级1班开展童话绘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我们以角色扮演的范式,分组让学生体会爸爸、奶奶、路人、小女孩四个重要身份对故事发展产生的不同结果。要求每人为自己的身份设定一句台词,让他们从中感受四个人的性格特征。当每个小组的成员上台展示自己的台词时,虽然有个别学生一开始时很难定位应该怎么去表达,但在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独立思考后,他们还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每个学生对事物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是戏剧给学生创造的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
三、实践研究的成果与反思
(一)对学生的反思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对新事物有无限的好奇心;然而,他们的表现有时也会局限于固定的思维和性格的影响。注重个性培养也要靠戏剧的力量,这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答案单一的特点。[3]项目实践对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表现进行归类和探究,发现如下特点:
1.活跃型。此类型的学生本来就喜欢表现自我,也善于表达自我,他们往往是戏剧课堂上亮眼的“星星”。他们对这种新式教学充满好奇心, 乐于跟着教师的引导去探索。在整个课堂上,他们都会积极发表意见,主观上有很强的能动性,他们的思维往往最容易被激发,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思维的碰撞。因此,在小组合作探究部分,他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成为小组的骨干,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输入也会较其他学生多。
2.安静型。此类型的学生往往与第一种学生的性格形成一定程度的反差,他们在课堂上不善于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对戏剧教学法甚至会有一定的接受难度,需要教师更多地鼓励与引导。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就能显而易见地发现他们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想法,更多的会是像以往的课堂一样选择倾听,最后不自觉地直接接受他人的思维,这样的模式对他们有一定的弊端。
3.“迈一步”型。这种学生是介于第一类与第二类学生之间的一种性格类型。他们往往在开始时会很沉默,也会更倾向于选择聆听,但他们心里对于交流表达有一定的渴望,他们更多的是需要一种合适的环境把他们这种隐藏的自我激发出来。他们会因为周围环境的活跃度而有所触发,课堂氛围是影响他们的关键因素。在小组探究中,他们会在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活动就慢慢被感染,他们会因为教师或者学生的鼓励而迈出原来的恐惧圈,甚至会直接向第一种学生的性格转变,成为小组表达想法的活跃者。
(二)对教师的反思
对教师来说,运用戏剧教学法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作基础。自20世纪末开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将戏剧教学法纳入体制内课程体系中实施,近年来,其在我国开始受到主流教育界的关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推广系统。戏剧教学法适合在高职院校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开展培训与学习。这是为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另一方面,戏剧教学法融入具体学科,需要教师将基本的课堂技能、学科知识以及戏剧教学法三者相结合;在应用戏剧教学法的课堂上,对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可能会更高。教师最终成为一个教育的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带领他们激发内心的“真正自我”。
(三)对学校与教育部门的反思
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运用戏剧教学法的新形式,需要教师队伍的付出与自我提升,也需要学校和各教育部门的支持。首先,戏剧教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关键。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和培训戏剧教学专业教师隊伍;确定明确的教师技能培训目标,将戏剧教学法的应用归入学校甚至地区教学计划纲要。其次,戏剧教学法的推广,需要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模拟,对场地的要求比一般的教师技能训练要求高。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有计划地建设舞蹈室、多功能演播厅、戏剧实训室等专门场所,为戏剧教学法的推广提供场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雪红,何宜丽.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存在问题及提升对策[J].高教学刊,2019,(24):60-62.
[2]张晓华.教育戏剧跨学科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
[3]于潇.“教育戏剧”概念引入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探析[J].戏剧丛刊,2013,(3):107-1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高职高专师范生应用戏剧教学法的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ZYCQ47)。
(作者简介:欧宗耀,男,硕士研究生,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戏剧教育,儿童戏剧与电影;谭浩梅,女,岭南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戏剧教学法)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