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构思,前后呼应

2020-11-02唐德雪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段梨花铅笔

唐德雪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前后呼应看似只是设计情节的一种方法。其实不然,前后呼应使情节紧凑的同时,也能使叙述充满悬念,还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表现、气氛的渲染起到强化作用,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下面具体阐述不同前后呼应起到的不同作用。

一前后呼應使文章结构紧凑。

如《说和做》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不仅与开篇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相呼应,还呼应了题目“说和做”,同时又自然而然引出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文章结尾处的“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既呼应前文又照应标题。这篇散文分别写了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的六件事,正因为这些前后呼应的文段,把这些零散的事例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结构紧凑,又突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为救国救民而“说和做”的精神。

二前后呼应设疑解惑引人入胜。

行文中,前文设下悬念,激发读者思考和阅读,与之相照应的后文解开疑惑,使读者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带上她的眼睛》一文中通过前后呼应的文字不断设疑又不断解惑,真是步步惊心,处处感叹。如“只有一样东西凸显出来,这就是那在她头顶上打转的失重的铅笔,不知为什么,一闭上眼睛,这支铅笔总在我的眼前飘浮”。这段文字让人产生疑问:她身处的环境是怎样的,为什么她头顶有一支失重的铅笔,她是谁?她到底在哪儿?与之呼应的文字是“那支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同壁画叠印在一起……”前面交代失重的铅笔,是为后文与壁画上的铅笔叠印在一起从而推测出她的身份。再比如“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细雨中,我从她的眼睛中听到了轻轻的叹息声”。“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这两处设下悬念为什么面对阴云小雨她会叹息,为什么她那么想看日出。与之相呼应的文段“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就是对前面疑惑的解答,读者在得知真相的同时又对她生出无限怜惜和敬佩之情。又比如人们读到“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这个句子时会产生疑问:她为什么那么怕封闭?她到底在哪儿?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这些呼应的句子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只有她一个人在地球的最深处,她将在那个狭窄封闭的环境里度过自己的余生,难怪她那么怕封闭。此时,惋惜、悲痛、钦佩、感动等各种复杂的情绪在读者心中发酵,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文中这样设疑解惑引人入胜的地方很多,此处不再赘述。

三反复照应突出人物形象和主题。

这种照应在形式上也属前后照应,不过它与前后照应略有不同,它是在一篇文章中对重要问题或内容采用多次相互照应的手法,从而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起强化作用。如《背影》中连续出现了四次“背影”:第一次是开篇写背影,引出了对往事的回忆;第二次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这里是通过作者的眼睛“看”的,写得具体细腻,表明作者对父亲的关注,“关注”是深情的表现;第三处是写离去的背影,通过作者的眼睛“望”“找”到的,尽管一笔带过,但作者对父亲的依恋之情仍跃然纸上;最后一处是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通过作者读信时的回忆和想象勾勒出来的,凸显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在四次“背影”的反复照应中,既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慈爱,又突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感念。再如《驿路梨花》中四写“梨花”,第一处“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去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这里既点题,又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进行了铺垫。第二处“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淡淡的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梨花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带给人希望和温暖,借助梨花,赞美了给人们提供帮助的小茅屋的主人。第三处“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此处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了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第四处“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此处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展现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再次点题,文题照应,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四复叠式照应加强情感表达。

复叠式照应是指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在文章中一再出现,使其于反复中加强了某一种情感的表达。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第三、第四自然段中写到“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第十三、第十四段中出现了同样的话与之呼应,强烈表达了菲利普急切盼望弟弟归来改变自己生活状况的愿望。再比如:文中第二十段“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面上驶向远处”,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出菲利普一家出游时欢快的心情;与之相照应的文段是结尾处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此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推动了情节发展,并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

恰当运用前后呼应的巧妙构思,会使文章更有魅力。

猜你喜欢

文段梨花铅笔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梨花之歌
飞扬的铅笔屑
三支铅笔
小小铅笔,大有来头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梨花里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