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以邵阳学院为例

2020-11-02朱科军谭永发古小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邵阳协同学院

罗 斌 朱科军 谭永发 全 淦 肖 宏 古小红

(邵阳学院高效动力系统智能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邵阳 422000)

0 引言

地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必须要有创新人才支撑,尤其是大量地方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随着地方院校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好创新创业型人才助力地区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地方高校共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传统授课模式教学效果的实现是以所有班级学生同步接受课程知识为前提的,未考虑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一方面严重阻碍了优秀创新创业学生快速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又给创新能力一般的学生带来沉重压力,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勇气和动力,严重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效果的新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融合并凸显了国际化、信息化和个性化三个特点,并以其移动与开放的特色悄然变革着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突显个性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进行开展高效创新创业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在创新创业教学的翻转课堂中,可以通过重组课内外的时间将学习主动权从教师端转换到学生端,让学生的学习更灵活、更主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出及时反馈,方便引导和把控创新创业教学进程。在互动性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课堂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并对课堂教学场景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针对性有效地解决办法。同时,活跃的互动学习氛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兴趣,并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创新创业教学现状分析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科建设期间,各地方高校更加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并有针对性的开设了一系列相关课程。虽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模式陈旧,高校教师工程背景弱

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方式,虽然新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给学生带来了一些新的理论知识,但教学效果欠佳。当前的大学生,受信息时代潮流影响最强的95后人群,传统教学方法可能并不适合他们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模式需求,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目前讲台上教师大部分是象牙塔里走出的博士,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理论,且前期获得到了学校创业指导师培训证书的老师,但是几乎没有创业的经验和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无法走出传统课堂,只能继续沿用讲授为主的方式。

1.2 过度专注于专业知识理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需要将理论用于工程实践,通过实战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学校工程实践培训场地有限,加之一年教学工作量达360课时,部分老师在备课上难以真的做到全身心投入,而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教学任务更加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授课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情况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只能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读完PPT就让学生自习。老师们授课方式机械、内容空洞,学生们毫无兴趣。

1.3 学生不重视

大学课程门类比较多,有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每年要学的课程普遍达到十几门,部分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课程不重要,甚至片面认为创新创业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像马云一样的创业家,感觉是“空中楼阁”、“水中望月”,内心里,认为创新创业上课无实用价值,造成大学课堂“懒散、低效”,甚至个别大学生直接选择“逃课”。

2 创新创业教学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偏形式化

在进行翻转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时,对翻转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归宿把握不准确,任课老师没有明确在翻转课堂中需要解决什么样的创新创业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合适教学手段。甚至极个别地方应用型院校只是为了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仅形式上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接近罢了。有些教师为了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任务,只是提前制作或收集一些微课视频放到网上,缺少针对性,没有和课程知识点进行融合,对学生私下的学习情况也缺少及时、长期的跟踪了解,很难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

2.2 翻转课堂跟踪和反馈不到位

翻转课堂模式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教师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制作网络学习资源,学生提前学习课程内容的课前环节和师生一起复习课程知识、看视频、讨论答疑和交流展示的课中环节。在两个阶段的课前翻转教学模式,如果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网络平台学习特征和学习效果等情况,跟踪不到位,那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课中环节时,无法准确的实施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难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 《产品技术创新》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邵阳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开展《产品技术创新》专业必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改进研究成果。

3.1 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创业育人模式

教学模式的转变不能仅仅改变上课的形式,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循序渐进地完成。结合《产品技术创新》的工程性特点和地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技术需求,《产品技术创新》打破旧有体制,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创业育人模式。三位一体是指邵阳学院、邵阳学院产业学院及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之间建立的以产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学术创新和知识增值为目标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图1:“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

产业学院针对邵阳地区的产业布局、产业升级改造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市场需求,为邵阳学院面向产品技术创新培养具备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指明方向。高校、研究院和产业学院之间的深入合作,一方面使学院能协同地方企业攻克一些技术难关,促进邵阳地区企业的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地方企业协同学院培养人才,提供工程实践的宝贵案例,协同提供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满足企业的实际所需。协同育人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发挥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研究院科研人员的各自优势,形成一股合力并实现了资源整合效应的最大化。在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协同创新育人实践中,显著提升了学生创新思想认识、创业能力素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3.2 构建了“双主体七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双主体七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见图2)中的“双主体”指教师(包括研究院研究员和企业工程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以学生为中心。“双主体七阶段”模式按照课程教学时间顺序可将其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两条主线并行发展,大致可分为七个环节。其中,教师教学活动包括课前网络教学资源的准备、课程专业知识的传递、课中对学生的适时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课后教学总结和反思等四环节,学生活动包括课前网络课程知识获取和掌握、课中专业知识内化和拓展、课后学习总结等三环节。

图2:“双主体七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4 翻转课堂教改效果

邵阳学院《产品技术创新》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2016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始实施,实践结果表明,通过“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和“双主体七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先后完成地区企业5个技术改造项目,获得了当地企业的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邵阳协同学院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初等教育学院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学院掠影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