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学科建设路径研究
2020-10-31张莉
张 莉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1 产教融合与高校学科建设对接的主要内容
一直以来,学科建设都是高校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这是由于高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学科建设又是高校促进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产教融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科建设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在分析产教融合与高校学科建设对接中将人才培养作为主要内容。产教融合在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一要加强对学科布局的合理规划,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与国家重大战略投资项目及产业需求相对接;二要与企业联合加强对全面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手段与方式吸引产业界优秀的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积极创建人才链模式;三是加强平台建设,承接不同科研项目,积极主动融入创新链中。学科布局、人才链以及创新链是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对接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产教融合与高校学科建设对接的主要内容
2 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学科建设路径研究
2.1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路径研究
产业集群指的是在某一特定的行业领域中有着互相联系性,同时又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企业与公司的集合[1]。例如我国的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就形成了数量庞大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与配置,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这些区域内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对接的优势就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模式与高度为高校中不同类型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也为高校的各项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以“医工结合”为例。近些年来,在我国很多双一流大学中都提出了“医工结合”的学习模式,特别是对于一些理工科类见长的一流大学中,都纷纷与本地区高水平的医疗机构或是与医学研究所合作,向着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积极探索以“医工交叉”为主要特色的专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院中的工程技术、检测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学科建设发展非常迅速。
2.2 学科链与产业链的路径研究
产业链指的是在客观条件下相关产业依据自身经济活动中的内在技术形成的环环相扣的链条式的关系。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中有着鲜明的“上下游”关系,相邻环节之间的联系也具有一定的紧密性。上游企业提供产品的材料或者是零部件,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提供的中间产品提出要求,其目的是共同促进本企业在环节上的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产业链发生的技术变革或者是突破,可能会由于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与下游产业的更新换代影响整个产业链条。从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实践情况来看,学科链与产业链的应用路径主要集中在农业、重工业以及传统的行业领域中。目前,在我国传统产业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界限较为清晰,而学科建设与其对接的目标也相对较为明确,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从改革开放院校行业进行了调整之后,高校学科建设就与行业需求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具备了天然的纽带关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对学科建设进行统筹与布局,实现了与产教融合的紧密对接。
2.3 新兴学科与前沿学科的路径研究
新兴学科与前沿学科是在学科自身生产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而产教融合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将学科建设推向了时代的最前沿[2]。因为,在产业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新兴学科与前沿学科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这与依赖大型生产设备的传统企业及相关学科有着明显不同的地方。高校在新兴学科与前沿学科建设方面都明显高于产业部门,这也是导致新兴学科与前沿学科对接产教融合体现出单向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新兴学科与前沿学科衍生的新技术被应用于传统行业,促进传统行业不断创新知识,这一体现尤为明显。例如:某一流大学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了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依托学科中的数学、公共卫生、药学与产业研究等布局,将学科中的大数据及时与医疗机构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以智能与高端为一体的健康医疗认知技术水平。
以上三种产教融合路径是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中较为常见类型,是在高校实际学科建设路径“拓扑结构”的抽象中总结与不断形成的。这三种路径彼此之间并不排斥,比如集群模式中可能包含链模式(产业集群),也可能包含辐射模式(新兴学科与前言学科)。而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也构建了完整的学科链模式。因此,产教融合在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高校与学科之间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与判断,根据学科的特色与优势结合行业与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路径。另一方面,以上三种路径分析在产教融合促进学科建设的数量、目标空间以及眼里方面具有显著性的特点。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对接模式特点分析
3 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优化建议
3.1 选择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学科建设路径
众所周知,不同层次及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办学条件、优势与特色以及内外部环境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产教融合的路径更是不同。以上本文提出的三种路径只为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实践中,并不是说哪一种模式就能完全适用于所有高校的学科建设,而高校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也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与探究。但值得注意的是,产教融合是动态的,高校在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灵活性,不仅要做到顺应产业模式的变化,并能及时对科研的方向做出调整,还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保持前瞻性,以学科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赢得竞争的优势。
3.2 构建有利于产教融合模式的制度与体系
学科的建设始终离不开高校的机制与体质改革,特别是在促进人才建设与科研发展方面的体制改革[3]。现有评价体系出于对客观情况的考虑,往往使用量化指标对其进行评判,特别是倾向于用论文发表的导向评价体系,这不仅给产教融合乃至高校中整体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给高校中的教师及学生带来承重的负担。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就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并将对人才的培养中心引到实际的产业中来。诚然,产教融合模式的制度与体系的构建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但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国家也正在加快对相关制度体系的创建,又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不同城市之间在推动产教融合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还需要各地区之间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三螺旋”作用,构建有利于产教融合模式的制度与体系,为高校学科建设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与体质环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是深化学科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国家进行创新的主要模式。而创新性国家的建设对多种创新主体、要素、资源以及路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国家进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产业的融合既要有外部需要,也需要有内驱动力。
[ID:01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