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020-10-31吴才平

四川建材 2020年10期
关键词:集料摊铺碾压

吴才平

(贵阳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25)

0 前 言

当前,市政建设规模逐步扩大,面对公众对于市政道路提出的高质量要求,施工企业逐步加大了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力度,近年来施工技术水平呈直线上升趋势,但依然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质量问题[1]。市政道路是基础设施,其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路面作为重要的结构层,施工质量应当有所保障。对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并在既有基础上实现技术突破,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市政建设工作。

1 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工程总长9 202 m,功能定位为城市主干道,采取沥青混凝土路面形式,包含ATB-25级配的下面层。路面直接与车辆接触,该处的施工质量对道路整体通行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施工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

2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要点

1)确保平整性。选择的沥青材料要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选用的设备需要能够按照规范完成摊铺及压实作业。

2)加强养护。路面施工全流程中,养护是重要的收尾环节,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确保路面各项性能指标都满足要求。

3)保证防尘效果。需要从原材料入手,合理选用矿石原料,通过优质的材料来提高路面强度及光洁度,尽可能减少灰尘的影响,给车辆行驶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3 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1 施工准备工作

1)选择质量良好的原材料,进场时抽检,尤为关键的是沥青、砂、石等路面工程中需求量较大的材料;关于集料的选择具体包含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各自的质量控制标准均具有特殊性,需要分别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具体见表1~2。

表1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2)挑选符合资质的原材料供应商,与之形成深度合作的关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尽可能减少采购成本。

3)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工作,首先在进场时需要进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转至指定地点用于存放,做好防护工作,以免因日照、雨淋而对材料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4)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是不可或缺的主材,因此,要对其创建试验检测评定规范,将其作为质量检验的重要指导,按特定的频率在各批次材料中抽样检测,在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表2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要求

3.2 施工设备的性能检测

设备是实现机械化施工作业的关键,因此,施工准备阶段还需要高度注重设备的检测工作,确保运输、拌和、摊铺等各类设备都维持稳定运行状态,若存在异常之处则要在正式施工前将其维修好,避免设备带病作业的现象。

3.3 试 验

在现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使用接触式平衡梁,利用该装置达到精准控制摊铺厚度的效果,根据工程经验以及现场作业条件,松铺系数暂定为1.20和1.25,以此为标准试铺。此外,以10 m为间隔依次在各断面设置测点,用于检测顶面、中面层松铺以及压实的标高情况。经过试铺后及时组织碾压作业,应当加强监测,掌握路面施工质量在各阶段的实际表现。以监测结果为判断依据,若超出许可范围表明施工工艺缺乏合理性,需适当调整松铺系数,再按照调整后的松铺系数再次试铺,按照此方式循环多次,直至得到最佳松铺系数为止[2]。

3.4 拌和沥青混合料

1)合理调速。按照工程项目对配比的相关规定,选择适量质量良好的骨料并分别将其存储于冷骨料仓(本工程共设置5个),以设计配比为基准,经过计算后确定各仓对于传输器马达工作能力的需求情况,马达转速是重点控制指标,可按照“120×8%÷(S宽×H宽×R宽)×1/60×1/TID轮直径”的方式求得。

2)原材料加热。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要控制好各阶段的问题,混合料出厂时以140℃~165℃为宜,经过运输作业后将出现温度下降的现象,要保证到达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

3)矿粉管理。选择质量合格的矿粉,将其统一转入矿粉仓。

4)质量检验。制备所得的沥青混合料各方面的性能都要与既定要求相符,不可出现花白或团块现象,质量检测工作交由专门的试验员完成,重点关注成品质量和出料温度,若两方面都满足标准即可向运输车队发送指令,使其及时组织运输作业。关于质量的检验可采取马歇尔试验的方式。

3.5 运输混合料

混合料运输环节要加强防护,可加盖防水保温篷布,选择的是40 t自卸车,为保证运输作业的持续性共配置40台,协同配合下将配备所得的沥青混合料转移到现场。为避免混合料与车厢粘结的现象,需清理杂物并均匀刷涂1∶3的植物油水混合物。每装料一次车辆都要略微挪动位置,转移到现场后,卸料阶段的挪动次数应达到5次或更多,以免出现粗细集料离析现象[3]。

3.6 摊铺混合料

配备直板摊铺机和伸缩摊铺机各1台,保证供料充足,遵循连续性原则完成摊铺作业,综合考虑拌和站的生产能力,摊铺行进速度以3 m/min较为合适。摊铺阶段兼并振动,以保证结构的平整性,具体采取振动系数为4级的控制标准。由于摊铺设备规格较大,在部分边角区域不易顺利完成摊铺,因此需安排施工人员摊铺,除此之外的其他区域统一由摊铺机联合完成,尽可能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3.7 碾压混合料

完成摊铺作业后,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还需组织碾压,具体包含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其中,初压混合料温度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期间不可发生混合料开裂现象,选用的是2台DD-138压路机,联合完成碾压作业;随后进入到复压阶段,共配备3台胶轮压路机,确保沥青混合料具有足够的密实性;最后则是终压环节,此处选用的设备是1台BW203压路机,以便有效消除轮迹。碾压作业优先从外部开始,再逐步向中间推进,施工期间若遇到超高路段则遵循先低处后高处的原则。控制好相邻碾压段的重叠宽度,具体以轮宽的30%较为合适,划分为多个碾压路段,长度尽可能保持一致,约20~40 m,且要调整好碾压设备驱动轮的位置,其必须面对摊铺机。按照既定的线路要求有序运行设备,实际碾压线路不可产生偏移,碾压过程中也不可出现设备随意变更方向或是快速变更速度的情况,否则均难以保证碾压质量。

3.8 做好接缝处理工作

纵向接缝处理是首要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纵向冷接缝,各类接缝形式中以纵向热接缝较为合适,按照如下方式处理:预留20 cm暂不采取碾压措施,将其作为高程基准面,以便给后续段的施工提供依据,借此来消除缝迹。再组织横向接缝处理,此时要注重相邻两幅横向接缝的位置关系,产生的错开距离至少达到1 m。关于铺筑接缝施工,要保证原混合料得到有效的压实处理,再向该处铺装适量热混合料,经过加热处理后使接缝预热软化。横向接缝的碾压过程中必须得到压路机设备的支持,碾压带外部设垫木,以便施工中压路机顺利行进。

4 结束语

市政道路建设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针对各环节的特点采取质量控制措施,通过此方式可有效预防质量以及安全层面的问题。在社会需求逐步提高的背景下,施工技术也要步入持续创新的发展之路,以便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适用性。

[ID:010342]

猜你喜欢

集料摊铺碾压
砖混固废再生集料在城镇道路路基及基层中的应用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基于三维扫描与数值技术的粗集料形状特征与级配研究
掺铁尾矿砂细集料的水泥混凝土性能分析
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双横坡一次摊铺施工技术研究
钢轮碾压工艺对SMA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碾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