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体验的亚健康办公人群屋顶康复花园研究

2020-10-31郭梦涵

四川建材 2020年10期
关键词:屋顶花园亚健康屋顶

郭梦涵,季 岚

(武汉轻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0 前 言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大自然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各种生态效益,如经济、政治、文化等,也丰富滋养着人类的精神文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却忽视了自然环境本身对于健康的积极影响。健康是一种“可以平衡、自我更新与发展”的状态。然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高效率使人的身心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而人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与自然环境有着共生共灭的联系。对于在城市中长期在室内进行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办公人群来说,健康状况不容小觑。据统计,我国办公室人群亚健康人群数量比例占到70%,每年因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不少白领看似健康其实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

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绿地减少形成矛盾,作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被运用起来后,可以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用地不足的矛盾。而对于亚健康问题,康复花园作为一种温和的愈治方式可以成为有效的治疗工具,来帮助亚健康人群逐步恢复生理、心理乃至社会层面的整体健康。屋顶花园与康复花园的范围既包括屋顶绿化率且又包含康复园艺疗效,从长远角度来看有利于城市的美化和生态效益,也有助于人心健康。本文针对城市办公室人群亚健康状况的问题展开研究,基于此类人群需恢复生理、心理健康的需求,分析他们在快节奏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健康问题等,提出解决方案。在已有的研究中,基于改善城市办公人群亚健康状况的康复花园的探讨甚少,所以本文将从此方向来思考、调研与分析,设计立意以城市办公人群的心理及生理上的需求和情感体验为研究基础,以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的康复花园为治疗手段,使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办公室人群能就近在办公区域得到放松缓解身心疲劳,积极调试心理状态,恢复到健康的生活模式。

1 屋顶康复花园的概述

1.1 屋顶花园的定义

屋顶花园是建在建筑物顶面上的花园,广义上的屋顶花园是指在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顶部、城围、桥梁、天台、露台或是大型人造假山上进行的绿化装饰及造园活动[1]。狭义上的屋顶花园是指在屋顶绿化的基础上,将陆地造园手法运用于屋顶之上,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乘凉的场所[2]。

1.2 康复花园的研究现状及类型

康复花园,又被称为疗养花园、益康花园、医疗花园或康复医疗花园。就目的而言,不仅限于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而且包括了建筑物、设施等在内,能使人恢复、保持身心愉悦的环境地点。罗杰·乌尔里希[3]指出,康复花园应当有相当数量的绿色植物、花、水,能为大多数的使用者提供治疗或助益。乔安妮·韦斯特菲尔认为康复花园能为病人提供消极或积极的恢复身体功能的机会,强调从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出发,重获整体健康[4]。

其中,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乔安妮教授对康复空间做出了分类,可以分成五类花园。医疗花园:该类型花园可为患者从积极、消极等方面提供恢复身体机能的机会,着重从心理、生理、精神三方面使患者得到健康的疗愈;体验花园:花园强调对患者生理上的需求的支持,并通过一定的体验活动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意在使患者于活动中提高对健康的认知,思考自身的身体面貌;康健花园:此类花园主要针对恢复病人生理上的健康为主,通过医疗手段达到效果,与冥想花园的疗愈目的相对;疗养花园:花园的设计目的是舒缓患者的压力,使其在面对生理、心理疾病时关注健康问题,在康复后能增强自我康复能力并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冥想花园:花园意在注重患者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健康,与康健花园的目的相反,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情、平和思考,提供精神集中的中心点。

1.3 康复花园的疗愈因素

研究学者们认为,人类处于自然景观中有利于人的健康,人本身就是大自然中的生物,自然景观对人的健康有着积极影响,且自然环境对人心理及精神层面的康复疗效更为显著。自然环境参与到康复花园疗愈中有几个重要因素:①环境因子,如利用阳光、空气、芳香植物等与人体直接进行接触,植物的选择上需注意无毒无害;②通过自然环境对人的感官系统的影响而参与到治疗中,如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刺激;③舒缓压力,使患者身体达到平衡状态;④通过参与一些园艺活动与植物栽培来增强人体素质与体格;⑤帮助患者获得在正常医疗机构达不到的效果。

2 亚健康办公人群的病理特征及愈疗需求

2.1 亚健康的病理特征

亚健康,也称为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间的灰色状态。亚健康状态常在人的身体与精神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压力状态时出现,是一种症前状态,常常表现为工作时思维速度降低、容易瞌睡、耐力减弱和无力等症状,日常生活中情绪容易低落,更容易抑郁、自卑和焦躁[5]。类似症状反复出现而没有明确病因,就有可能是亚健康状态。

2.2 办公人群亚健康治疗需求

城市亚健康办公人群由于高密度的工作节奏、模式化的生活轨迹,常常处于亚健康的身体状态。所以为他们从办公环境中创造一个短暂喘息的新场所,既可以给办公人群提供园艺欣赏活动、群体放松交流、个人独立沉思等空间,还可以给予亚健康人群主动或被动地感知自然的一些机会。同时,当代城市办公人群对景观、花园、构筑物的喜好与其他年龄层有所不同,需要创建与当代城市办公群体的审美特征、企业文化、精神诉求相符的花园场所,在疗愈作用的基础之上,还应帮助参与者适应环境和养护。因此,在以自然为康复本源的同时还需用设计主动引导使用者发挥其能动性,催生出更好的花园功效。

2.3 亚健康办公人员屋顶康复花园的设计要点

2.3.1 以自然为本

首先,将大自然作为康复的本源,用自然环境中的景色来造景,遵循自然法则,不过分使用人工造景,主要采用引入水体、阳光、自然植物作为康复花园的主要造园元素,如静水使人心态平静,而动水展现生机活力;其次,屋顶花园日照充足,可充分利用阳光,形成一个天然的日光浴场;再次,将植物花木作为花园的“血肉”,充实花园景观,让自然来唤醒感官,并充分调动自身的自愈力来恢复。

2.3.2 内观空间

内观空间是指具有独立性的空间,此空间中的客体是使用者自身。许多花园在设计时常常忽略独立性空间,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人都需要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放松的私人区域。在设计时,可以增设需要缓解工作压力的人群单独用餐的户外餐桌椅,或工作上遇到问题需要独立思考解决人员的沉思区,亦或是刚收到家庭重要事务电话的工作人员需要单独打私密电话的空间等,创造系列相对独立的小型私密空间进行个体活动。同时,在亚健康办公人员康复花园设计中应注重空间应以个人为尺度。因办公人员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与人群接触较多,需要一定的私密空间,将私密空间与开敞空间结合进行设计,在该空间里利用植物进行围合,但需从空间内部向外看时制造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丽景象。比如在内观空间中加入冥想室、禅意空间及瑜伽室等,通过建筑所营造的文化氛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使用者的心性。

2.3.3 社交空间

人是社会中的一物,在社会中离不开社交,对于工作人群亦是如此。运动及各项活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达到思维碰撞、缓解情绪的效果。花园的社交空间,使体验者自发参与到其中,在此空间中私密性不宜过强,否则会出现不安感;同时,也不能让空间过于开放,恰到好处的空间状态让体验者更愿在此停留,也将创造出一个与好友沟通倾诉、同事交流的空间场所。如创建公共交流区、植物种植体验区、露天剧场、运动健身区等,在满足了使用者生理的需求之余,进一步尊重和满足其社交、心理等高级需求,丰富花园内容的同时达到舒缓压力的效果。

2.3.4 特色性

康复花园种类繁多,也需因地制宜,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对于现代的城市办公人群来说,工作强度高,长期久坐是通病,容易对颈椎、腰椎等造成损害,日积月累会影响神经系统。因此,康复花园中可采用五感疗法与园艺疗法结合的特色设计,进而促进人群神经系统的恢复。比如设置中草药红外的概念独立躺椅,办公人员利用午休或下班后空余时间进行体验。躺椅内部置有艾草、粗盐,且可就近采用花园中种植的中草药植入躺椅内部,枕部采用发热疗效并带有按摩功能,使办公人员在短时间内得到休憩、放松,且空间中有循环音乐播放。独立空间采用植物进行围合,增加私密感。

2.3.5 节约能源

屋顶绿化不仅可以大量储存降水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在雨后的一定时段内,植物将逐步吸收或阳光蒸发到大气中的降水,既能保证屋顶截留的雨水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保护环境。而且屋顶花园可以通过其储水功能,有效地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与废水处理的成本。并且,在节能方面,屋顶绿化还可明显降低建筑物周围环境 0.52 ℃~1 ℃[6]。在降低建筑物屋面温度的同时,节约其能耗。

3 康复花园优秀案例分析

国内优秀的为办公室人群康复疗愈设计的花园案例有由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设计的位于北京房山的CSD第三办公区屋顶康复花园。

该屋顶疗养花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CSD第三办公区,即中央休闲购物区,也是该区域第一个花园式的屋顶花园。由于屋顶受到载荷、土壤及温度等的限制,所以在普通造园手法的基础上又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将现代建筑的特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为办公人群提供了与自然重新连接的物理空间。空间中运用色彩、植物、材料与形式等元素,探究其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联系,并致力于用密集的屋顶区域打造出更多绿色空间,从而赋予屋顶空间更丰富的意义与内涵。

CSD屋顶花园包含了四个独立空间,根据办公区人群的需求分别将其归纳为开敞式空间、静观空间、散置空间及回游空间,在空间中置有独处、谈心、聚会、游思等功能。多元化空间的组合对于办公人群的健康、认知、情感、身体、沟通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愈疗都有较好的功效。

北京市房山区的CSD第三办公区康复花园,突出的设计经验有以下两点。

3.1 营造良好空间

对于花园不同的使用者,其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该花园的开敞空间设计中将景亭与木平台广场作为空间中心区域,通过多样化的种植带、舒适的木栈道、精致的景亭、极富光影变化的长廊营造出既有通过感又有内聚性的空间感觉。而办公人员也需要工作之余的社交活动,这些积极的活动能改善其身体机能的状态、触发企业的团队凝聚力,同时,也能达到同事间思维碰撞、缓解情绪的效果,给办公人员提供一种为生活着绿,为生命减压的身心栖息之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疗愈方式(见图1)。

图1 开敞空间

而在静观空间中,整体为圆形设计,周围有植物环绕。空间中配置常绿植物、浅色系铺装和特色花箱,打造出一个简单、幽静的禅意空间。从而烘托出空灵的意境,对于亚健康办公人员来说,长期处于办公室环境,与人群接触较多,因此独处空间有利于缓解其工作压力,给予独立思考的空间,在不想被人打扰时有一定的私密范围(见图2)。

图2 静观空间

3.2 注重体验

首先,花园设置的一些活动与空间加强了对办公人员的物理、精神疗愈,而空间也将园艺疗法融入其中,注重植物、构筑物的色彩对于人的感官体验,也增加了办公人群使用的自主选择性与乐趣。如在游思空间的设计中,将花箱喷绘成橘红色,使空间氛围立马活跃起来。而橘红色也是整个空间中的主体色,颜色鲜明又具冲击力。其次,人们对于色彩的联想一般不局限于来源物本身或同类物体,更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的、集中熟悉的事物[7]。橘红色代表温暖,与阳光的色彩较为接近,人们潜意识中也更能接受这种对于人的积极心理暗示的体验感。符合办公人群的心理特征。最后,花园中不同质感、形态植物的种植亦可使办公人员近距离接触植物,与植物进行互动体验。所以,无论对于静观空间、还是开敞空间来说,都旨在改善办公人群的心理及身体的健康。

北京房山CSD第三办公区屋顶康复花园为办公人群提供了一个最为接近自然之地方,让办公人员汲取自然的能量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无形中达到平衡身心、恢复体能的功效,且在一定程度上将屋顶区域很好地利用起来,是集保护、康复、可持续性于一体的屋顶康复花园设计,值得学习。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城市亚健康办公人群为对象,针对该目标人群展开系统的屋顶康复花园研究,通过分析空间中的不同疗愈因素和系列功能布局形式,探讨更适用于城市亚健康办公人群使用的屋顶康复花园设计方法。屋顶康复花园的设计立意是通过对屋顶康复花园的理论研究与园艺疗法的结合,使其与办公人群的生理、心理需求相关联,营造出一个复合、有情趣的屋顶环境。其次,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人们更加注重自身身心健康和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追求,这也加速了康复花园的发展进程。而目前国内在此领域发展起步晚、研究少,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但这无疑也是未来人本主义与景观环境协调发展的一大趋势。最后,也希望屋顶花园的未来设计向着更注重使用者的健康与心灵体验发展,打造出更具时代风貌、更体现空间立体绿化的空中花园。

[ID:010313]

猜你喜欢

屋顶花园亚健康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屋顶花园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屋顶屋
屋顶花园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南京最美“网红”屋顶花园
屋顶的雪(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