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野生动物交易说“不”
2020-10-31□赵斌
□ 赵 斌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得冠状病毒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曾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严重疾病的暴发,因此,人们对于冠状病毒是谈之而色变。
突破物种屏障
冠状病毒变异率极高,已知可存在于蝙蝠、啮齿动物,以及与人类经常接触的骆驼等动物身上,这些中间宿主成为病毒从动物转移到人类身上的最佳选择。
过去的60 年里,人畜共患病(一种跨越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的疾病)变得越来越普遍。据统计,约70%的传染病都来自自然环境,其中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
当我们过度开发原生环境,不顾与野生动物和家畜“打交道”的方式,忽略可能从野生动物到人类的交叉感染途径时,就会让人类自己暴露于风险中。因此,我们对自然界造成的任何损害,都有可能加速某些疾病的出现。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可能是蝙蝠,但我们还不清楚的是,新冠病毒经过哪些中间宿主才从动物身上传播到人体的。面对一种新型的病毒,我们的免疫系统可能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去对抗它们,因此,这不仅对人类危险,甚至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
滋生病毒的温床
在野生动物交易市场,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被关在一起。其中不乏携带多种病原体的野生动物,它们彼此互动甚至在同一场所被宰杀。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动物的种类越多,疾病传播和病毒变异的途径就越多。这就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和繁殖的速度,使得病毒快速进化。因此,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就可能成为病原体的滋生地,也让病原体有了“换乘”宿主的机会。
而且,在这个拥挤的地方,人类可能通过接触野生动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而感染病毒。宰杀后的动物的血液和器官暴露在外,进一步增加了病毒感染人类的机会。
科学家在实验室建立了数学模型来模拟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如果把足够多的动物物种放在一起,让它们共享病毒,然后让人类接触这些动物,那么人类最终一定会感染一种病毒,而且这种病毒可以进入人体细胞进行自我复制,甚至在人和人之间进行传播。因此,科学家呼吁全面禁止野生动物贩卖和关闭活体动物市场。
从立法到监测
尽管生态学家很早就提倡保护生物多样性,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防范意识,令人们切身体会到野生动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如何保护野生动物,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采取行动禁止野生动物贸易。
野生动物贸易会涉及许多邻国之间的关系,因为整个市场是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在国际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是确保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可持续性的主要机制,其精神在于管制而非完全禁止野生物种的国际贸易,用物种分级与发放许可证的方式,达成野生物种市场的永续利用性。目前,我国已经带头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立法工作。
当然,仅有立法还是不够的。世界各国相关执法机关在禁止野生动物非法捕猎、繁育、运输、买卖和走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由于理念缺位和市场监管乏力,国际上依旧存在公然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和以食用为目的的非法捕猎、运输、买卖等乱象。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监督管制,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越来越频繁,人类越来越多地侵占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我们与野生动物的距离越来越近,这为疾病从动物传染给人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善,病原体在其宿主的携带下可以日行万里,更加频繁地被带到全球各地,随时可能引起下一场疫情。
如果我们对野生动物监测到位,许多疫情就能及时被发现,我们可提前为应对疫情做好准备,卫生管理部门就有机会减缓疫情的蔓延。然而到目前为止,具有野生动物监测项目的公共卫生机构在国际上是少之又少。
所谓野生动物的监测,首先是关于野生动物健康的监测,这也是环境变化的重要信号。在这方面,刚果(布)等国建立了一个野生动物死亡率监测网络,以尽早发现野生动物中的埃博拉病毒。这一监测网络由狩猎者、公园护林员和项目人员组成,他们向训练有素的响应团队报告他们遇到的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尸体数据,之后,专业人员会对动物尸体取样,进行病毒检测。
除了野生动物,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也对传染病的暴发有重要影响。例如,科学家对亨德拉病毒长达20 年的跟踪数据表明:长期干旱的气候如果突然转为多雨,桉树等就不再开花繁殖,而是加速生长;而以桉树花蜜为生的狐蝠只好飞向农场等一些有牲畜和人类聚集的地区觅食;马匹等牲畜在接触病毒后被感染,随后将病毒传染给人类。当地流传着“天一下雨,亨德拉病毒就来了”的民间经验。可见,环境条件的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同样非常重要。
在面对人畜共患疾病时,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人类和动物的疾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也不适合分开谈论。世界的健康并不只取决于人类,而是由这颗星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成长、患病和痊愈共同决定的。
关于人畜共患病问题,需要我们各学科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在不同的层次为解决问题做出贡献。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密切合作的“共同健康”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