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

2020-10-30张育涵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9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张育涵

一路走来,无数的坎坷,无数的艰难险阻,都没有使中华民族被打倒,而是越挫越勇,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这一系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背后,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纵观世界各国的政党,没有哪一个政党性质是顾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除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就立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也是这么做的。翻阅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结合中国的近代史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的发展史,不难发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近代中国迎来了黎明的曙光,不再是黑夜里艰难无效的摸索,民族复兴的道路有了科学的指导。

党的领导,民族复兴有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随即成立,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人阶级有了先锋队。经历现实革命运动之后,我们的党深刻认识到科学理论不能止步不前,更不能拿来主义,需要和实际的国情相结合,以“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特征的毛泽东思想因此应运而生,彻底改观了近代中国革命现状,经过长期的革命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起来,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中华民族再起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百废待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深刻分析和洞察我国基本国情和严峻的国际形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的成功运用,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取得了建国初期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历史性成就。

没有那个国家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何况拥有众多人口等复杂国情的中国。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亟待走向正确地发展轨道,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由此引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应运而生,全国人民彻底摆脱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重新返回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结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统筹规划,开启改革开放的里程碑式步伐,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旗,巩固了党的领导重大优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国家影响力明显增强,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又一具有历史性的科学指导思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

新形势,新任务,就需要新理论的支撑。随着改革开放的的深入以及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深入分析政治形势,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带领全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实现了深刻的巩固、加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推向前进,为党在新阶段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发展是第一要务,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发展实践,为适应时代新的发展要求,在以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深入推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度,凸显党的领导对于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地位,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保障,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国内外形势变化错综复杂,面对“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关键时间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值此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深入分析和把握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事业的特征,大胆创新,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总体布局,规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刷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进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为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事业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重要在于坚持和发展党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始终在党的思想的指引下,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围绕党中央的路线方针,精准施策,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完善相结合,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积极投身实现民族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科技看百年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