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有效作业促进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2020-10-30范颖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6期
关键词:有效作业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范颖芳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都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些课堂或课后作业,以此来帮助学生们巩固或学习课堂中的数学知识,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使用学习到的各种知识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探索完成数学题的解答。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们布置的作业内容就需要更加有针对性,从而能够让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更加高效,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本文研究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的布置,希望找到一些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作业;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学生们学习完本堂课的新知识后,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让学生们通过把所学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解题中,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们就能够熟悉所学的知识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与探索能力。在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当天所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熟练掌握与运用这些知识。所以,作业的有效布置可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现状

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们大多都会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教师们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每个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导致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大多以当堂课程所学知识点为基础,然后让每一位学生完成相同的作业,虽然给每一位学生都布置相同的作业能够有利于教师在作业批改和评价中更快捷、迅速,但这样的作业布置并没有考虑到每一位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这样的作业由于没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下情况:

1.对于在课堂学习中学习效率较高的学生来说,由于这类学生思维活跃,能够轻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所以在完成这些课堂与课后作业时,只能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不弄够使他们学习到深入的知识。

2.对于在课堂学习中勉强能够理解新知识点的学生来说,统一布置的课堂作业就能够有效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由于统一的作业难度适中,刚好能够让这类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思考,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

3.对于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较低,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的学生们来说,统一布置的作业虽然难度适中,但也需要结合当天课程所学知识点来完成作业。但这类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掌握知识点,导致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或并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就导致这类学生可能会直接抄袭同学们的作业或查阅答案,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作业就会让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失去意义,长此以往,这类学生也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二、小学数学作业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要想利用作业的有效布置来实现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那么对于作业的布置就需要做出深入的研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才能够锻炼到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们的数学能力。

1.对于在思维活跃、课堂学习效率高的学生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这类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或预习的方式熟练掌握新的知识点,那么教师对于这类学生的作业布置就需要提升一些难度,结合当天课程所学知识给这类学生们布置一些扩展知识,让这些学生们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探索、思考,主要为了培养这类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让这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探索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北师大版本《图形的面积》这个章节,教师在讲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之后,可以让学生们求正六邊形的面积,如图:

已知这个图形的六条边都相等,且每条边的边长为4,高为8,求图中图形的面积。

对于这道题,虽然课本上并未学习过正六边形的面积公式,但思维活跃的学生就会把它分割开来,让正六边形变为梯形,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正六边形边长为4,高为8,那么这个梯形的上底为4,高为4,想要求梯形的面积就需要(上底+下底)×高÷2,那么如何求图中  梯形的下底,这也需要学生通过联想,把图中梯形分割为三个三角形,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图中有两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两条边相加就是梯形的下底,所以梯形的下底长度为8,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4+8)×4÷2=24,那么求出图中梯形的面积为24之后,正六边形又两个这样的梯形组成,就可以得出图中正六边形的面积为48.

教师通过给这类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们合理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联想能力,让这类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于那些课堂学习效率较低的学生们来说,教师就需要在布置作业时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作业的布置,他们的作业尽量不要结合多个知识点,应当每个习题只包含一个知识点,让这类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针对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从而起到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布置课堂与课后作业时应当根据学生们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作业的布置。让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锻炼,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无法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教师在分层布置作业的同时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福扬.浅谈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145-146.

[2]  王杨.差异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26-227.

猜你喜欢

有效作业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谈如何走出初中数学复习课误区的策略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有效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
作业设计有方法,效率提高激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