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深度追问设计及信息反馈引导
2020-10-30曹艳萍孙灵彩
曹艳萍 孙灵彩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通过分析课标、教材、学情,确定符合“教学评一致”的指向目标的追问问题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思维,发展思维,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构建高效课堂,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必须是活跃的,而课堂追问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因素。
一、深度追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追问应始终贯彻启发性原则,积极引导学生揭示和解决认知冲突,把教学内容变成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积极主动的思维,灵活机智地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下,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追问,必然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就容易产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二)带动丰富想象,培养求异思维
小学生思维敏锐、想象力丰富,通过追问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学会找特征、找矛盾、求差异的思维方法。追问引导学生跳出固定的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将信息和问题进一步梳理、深化、思考,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课堂追问设计的思考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提问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追问的问题要恰到好处,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思维的发展能起到推动引导作用。在设计课堂追问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追问要有目标性
课堂中的追问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要指向课程标准指引下的课堂学习目标。追问必须要突出重点,盲目地“问”是得不到预期效果的。在课堂追问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有目标意识,紧扣目标,合理追问。
例如,在青岛版教材《分数的意义》这节课中,设计了一个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追问:“同样每份都是2张纸,为什么用来表示它的分数不一样呢?”通过这个追问,让学生比较和思考并最终获得发现:单位“1”不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虽然都是两张纸,要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从而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的实质,达成本节课的重要学习目标。
(二)追问要有层次性
追问在课堂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具有系统性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元素。追问要有计划地进行,先问什么,后问什么,问题怎样设计都要系统考虑。追问要有层次性,问题逐步走向深入。这里要拿捏好一个“度”,问浅了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问深了学生跳几跳摘不到果子,挫伤積极性,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好层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追问要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让学生有思考、有收获,加深对知识的区别和理解。学生通过深入地思考、比较,获取知识,得出结论。
(四)追问要关注到知识结构
教师要对学段数学学习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的认知基础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今天的学习是为以后学习哪些知识作铺垫?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要考虑进去。一些前后联系比较密切的知识,我们要以旧知为生长点,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拔,让他们在迁移中获得新知,同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系统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追问中引领学生开展观察、对比、联想,启迪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经历形成知识的全过程,获取新知识。
三、深度追问的反馈引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通过提问、板演、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教学,及时通过堂堂清等检测来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反馈。但课中反馈,尤其是在追问过程中,学生被“问住了”时我们该如何处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面对课堂上教师或者学生的追问,当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解答或不会回答时,教师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经常有以下几种处理:一是直接评价,指出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样;二是不作评价,让学生再好好想想,听其他同学的意见;三是批评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不着边际。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找出引起错误的“点”,久而久之,只能让学生弄不清,讲不明,不去认真思考数学内容的真正涵义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去引导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化问题,分解重建
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综合性比较强,学生被“问住了”,把问题适当细化,就能把学生的思维激活。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中,教师直接抛出问题:“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学生会不知该从哪些方面来比较,很难准确全面地回答。此时,可以将这个问题细化一下,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并提示学生从面、棱和顶点,这三个方面来对比思考。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对比解答后,再集体进行统一的整理归纳,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二)抓住重点,适当点拨
教师有时提出的问题坡度较大,或者学生知识有缺漏,一时难以回答。我们可在关键处或易被忽视的重点地方加以点拨、铺垫,复习旧知识勾起回忆,减缓坡度或排除障碍,使学生思路畅通。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2/5的分母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该加上几?”这是一道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题型容易答错。教师此时要适当点拨:分母加上10,实质上是间接告诉了我们什么?那分母应该怎么办?你的依据是什么?分子如何换算成是加上几?这一系列的追问,让学生清晰了这个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思路,并准确列出四个算式:5+10=15,15÷5=3,2×3=6,6-2=4。能列准这四个算式,就说明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三)引导对比,加深印象
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没有答出正确的答案,这并不能代表学生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也有可能是一些其它原因引起的错误,比如审题不严、信息问题提取错误等。
例如,还是刚才那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看明白是“分母加上10”,而误以为是“分子加上10”,就算他会解决这个类型的题目,也答不出正确的结果,反而会算出一个错误的答案。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两种答案进行比较,使他们发现问题并自己纠正。学生通过进一步对比思考加深了印象,再遇到这样的题,就不容易出错了。
(四)“将错就错”,顺势而导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时往往求快,没有认真思考就得出了结论,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或错误。这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下学生的错误回答,顺势而导,将错就错,让学生先沿着这个错误的思路,一步步进行思考。最后,学生们自己就能发现这样是错误的。教师抓住时机适时反问学生,促使学生反思刚才的错误之处,找到更好地解决办法。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中,教师抛出的问题是:“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该怎样计算?”此时,学生会有各种猜想,有的会想到与底和邻边有关,因而会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邻边。教师可以顺势而导,让学生用这个方法计算出面积后,再借助格子图,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验证结果,发现这样计算是不准确的。此时,学生会反思刚才的猜想,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的乘积。
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是比较常见的,有效利用这些错误,反而能让我们的课堂有更多的思考和收获。学生的再思考和再认识,对高效课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深度追问作为高效课堂的辅助手段,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及思考中。反思我们的教学,在“问”与“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追问的主体层面上,不止有教师的追问,更应该有学生思考后产生的追问;不止有提前设计的追问,还应有课堂生成性追问……而教师对课堂追问的设计和反馈,也影响着高效课堂的形成和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