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北昆士兰的荒野之息

2020-10-30Luna

看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农场主蟾蜍消毒液

Luna

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约克角半岛

澳洲地图的东北方向有个尖尖角,叫作“约克角”。尖尖角所在的约克角半岛,是远北昆士兰的一部分。这里又远又北,与都市绝缘。

位于约克角半岛的莱克兰,在旅行指南上仅是一个Y字形交叉路口,有一间路边杂货店、一间简陋的汽车旅馆,其余土地都用来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

对抗甘蔗蟾蜍

来到莱克兰的第一天,我就被这里荒凉的自然环境震惊了:“甘蔗蟾蜍(Cane Toad)”給了我当头一棒。

刚从农场主口中得知这种神奇生物的我,第一反应是打开搜索引擎查询更多信息。那么,甘蔗蟾蜍是什么?

作为地球上体型最大的蟾蜍,甘蔗蟾蜍是澳洲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典型例子。

引进甘蔗蟾蜍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澳洲农民对付吃甘蔗的甲虫,可引进后人们才发现,这种夜晚出没的甘蔗蟾蜍对白天活动的甲虫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也就算了,澳洲北部的湿热天气还特别适合它们繁殖,加上有体内毒腺的神助攻,它们迅速占领了澳洲北部并向其他州扩张。

太阳落山后,地表温度降低,甘蔗蟾蜍就成群结队地出来活动。天黑后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草地上、走廊上、客厅的地板上……洗手间也未能置身事外—晚上推门进去,几只围坐在一起的甘蔗蟾蜍各自弹开,这瞬间仿佛人类才是闯入它们地盘的物种。

洗了澡后我火速返回房间,还没睡着,恐怖的事情就发生了。紧挨着床的木墙里发出了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用手掌在搓墙,时有时无。在紧张与害怕中,我不知不觉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我迷迷糊糊看到房间的地板上有个黑影,定睛一看,居然是一只肥头肥脑的甘蔗蟾蜍,吓得我惊叫着逃出了房间。

住我隔壁的泰国工友卓依循声而来,接着是农场主“嘭”一声推开他厚重房车门的声音(他住在一辆房车里)。当他们得知是一只甘蔗蟾蜍引发我的尖叫后,留给我一个“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眼神便散去了。

蟾蜍的素质也堪忧,经常随地大小便,半开放的客厅很快就有了味道。面对日益泛滥的甘蔗蟾蜍,农场主带领我们发起了反击。他买来滴露消毒液和喷壶,教我们用稀释的消毒液喷洒甘蔗蟾蜍背部的皮肤。

消毒液的浓度越高,对甘蔗蟾蜍的杀伤力越大。农场主端着他刚刚稀释的消毒液,对着一只甘蔗蟾蜍来了个多连喷。第一喷以后,甘蔗蟾蜍就“愣住了”,此时农场主再乘胜追击连喷几下,蟾蜍便处于“石化”状态了。第二天去查看,就会发现它们还停留在昨天被喷的地方,化成了“蟾蜍石”,等待人类把它们僵硬的身体处理掉。

甘蔗蟾蜍

至于消毒液为什么会如此有效,我猜是消毒液作用于布满细菌的蟾蜍皮肤,会给蟾蜍带去钻心疼痛,让它们痛到原地去世。用这一办法,我们消灭了大量甘蔗蟾蜍,夺回了我们的地盘。

荒野农场零距离

农场里的主要经济动物是放养在各个山头的牛,我们居住区旁的牛院子也关了一些牛,这些牛通常是即将被宰杀或出售的。

引进后人们才发现,这种夜晚出没的甘蔗蟾蜍对白天活动的甲虫不起作用。

我们不定期跟着农场主驱车上山视察牛群,有时候巡山前,会在四驱车后备厢里准备几袋盐,供山上的牛食用。盐中含有牛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部分矿物质,但过量食用会造成盐中毒。为了让牛能及时喝水稀释体内盐分,我们常把盐放在山里的水坝附近。

农场里吃盐的牛群

农场每年会有一到两次“牛群集合日”,以便检查它们的健康状况、出售或转移到新目的地等。我在农场期间,恰逢农场进行过一次集合,这次集合的目的是清点牛的数量,在新生的小牛耳朵上钉上有农场名字的“耳环”。

集合牛群的方式有很多种,农场主说他年轻时候是骑马赶牛,现在已经不用那么老套的方法了。这次集合除了用到四轮摩托车,农场主还雇了一架直升机,请了几个牛仔来帮忙。

直升机的作用是定位山里的牛群,飞行员负责判断直升机离地距离,不能距离牛群太近或赶得太急;农场主骑着四轮摩托车在地面辅助,大家一起合作把山上的牛赶到牛院子里。

农场主因袋鼠吃庄稼而十分厌恶它们。

给牛耳朵钉标记的过程是这样的:把牛赶进一个关卡后,牛仔们迅速用机关卡住牛脑袋,这时农场主用钳夹在牛耳朵上快速一夹,牛耳朵就戴上了有农场标记的“耳环”。农场主动作娴熟,他强调速战速决可以减轻这一钉给牛带去的痛苦。

除了牛之外,农场里的常见动物还有牧牛犬、野生袋鼠、珍珠鸡、家猪和野猪。

4只牧牛犬中有3只是澳洲卡尔比犬,另外一只为不明混血品种。每天遛狗的方式很彪悍,我们骑着四轮摩托车在农场里驰骋,让狗子们追着四轮摩托车跑。这项活动通常在傍晚进行,这也恰是袋鼠出没的高峰期,稍不留神就会发生狗子与袋鼠撕咬的暴力事故。

作为澳洲国徽上的动物之一(另外一种是鸸鹋),袋鼠代表着一种只能前进、不会后退的励志精神,我曾想当然地以为它们是澳洲国宝级的动物。来此之后才知道,农场主因袋鼠吃庄稼而十分厌恶它们,还听说隔壁农场打死袋鼠来喂狗。

珍珠鸡是农场里佛系的存在,它们吃得很杂,食物包括蛇。在农场附近偶尔会见到一些小拇指粗的幼蛇,毒性不强,巡山时农场主曾指出路边的棕伊澳蛇和泰攀蛇。农场里极少见到成年毒蛇,这也许是珍珠鸡的功劳。

库克镇的中国人雕像

农场里的家猪住在铁丝围成的猪圈里,每天只要喂它们吃一顿泡水的高粱粒。山里有野猪,它们常下山偷吃农场里的高粱粒,是农场里的“反派分子”。从外形上区分家猪与野猪很简单,野猪浑身黑毛,有的还长獠牙,跑得飞快。

野猪也不是总能逃过我们的追赶,有一次家猪圈里居然混入了一只野猪,农场主得知后二话不说取了猎枪,跳上四轮摩托车开到猪圈外,隔了八九米,一枪就把野猪打死了。

年轻时的农场主曾做过猎人,至今宝刀未老。我以为接下来可以吃野猪肉了,但农场主以“看不到野猪平时都吃了些什么,它们体内可能含有对人类致命的寄生虫”为由,让我们把死野猪运到林子里扔掉。

库克镇一瞥

库克镇距离莱克兰82公里,是莱克兰附近人气旺盛的小镇。我第一次跟农场主过来送货,他就饶有兴致地告诉我镇上有中国人雕像。

库克镇以船长詹姆斯·库克命名。效力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他,曾三次从英国出发探索太平洋。1770年7月,他在库克镇的奋进河附近停留了近48天,修理破损船只;在此期间,船上的随行人员探索搜集了上百种动植物标本带回英国。每年6月,库克镇都会举办“库克镇探索节”,节目之一就是重现当初库克船长来到这里的故事。

100多年后的1872年,有人在约克角半岛帕默河一带的沙层发现了金子。这里很快成为继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之后的新兴淘金地点。先后有超过1.8万名中国人坐船从库克镇登陆澳洲去淘金,后来随着金矿减少,人们逐渐离开,一部分人改行從商并成为当地知名商人。

农场主带我来看的雕像刻画了3个华人,他们分别代表了华人矿工、商人和园丁。商人和园丁的背面,分别用繁体字写着:“人无笑脸不开店”“真金不怕火炼”。

坐着的矿工,代表了老一代移民在动身淘金前对这个崭新国家的思考。站着的两个人,代表了后来为澳洲商界和服务业的繁荣作出贡献的中国人。我未曾想过,100多年前,这里已有了数以万计中国人的足迹。

对于生长在城市的我来说,远北昆士兰虽形如“荒野”,却有着它独特而迷人的“野性气息”。

猜你喜欢

农场主蟾蜍消毒液
蟾蜍是谁?
84消毒液可以用来洗衣服吗?
消毒液上锁(大家拍世界)
Farmer Rescue营救农场主
气鼓鼓的蟾蜍小弟
大龄海蟾蜍
农场主和理发师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消毒液,小心!
警察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