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婆婆的心结:性命攸关哪堪片刻犹豫

2020-10-30罗倩仪

知音(月末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海大嫂公公

罗倩仪

都说自古婆媳是冤家。广东媳妇李洁茵就遇上了难搞的婆婆。

公公患癌,我成了“见死不救”的恶媳妇

2014年6月,李洁茵和魏小海领证结婚。正当商量何时摆婚宴时,李洁茵的公公肺癌复发了。

李洁茵生于1987年,广东省潮汕市人,大专毕业。魏小海和她同岁,佛山人。魏小海还有个哥哥,是外企高管,哥嫂两人经常在欧洲出差。

公公住院后,李洁茵和魏小海一下班就去医院探望。这天,李洁茵去病房陪着公公,公公眼睛忽然一亮:“洁茵,你来啦。住在这里太憋屈了,我再也不治疗了,你去跟小海说,帮我办出院手续。”

李洁茵为难了:“爸,那怎么行呢?能不能出院得听医生的呀!”老人摇摇头:“我知道自己活不久了,与其这么痛苦,不如让我安静地走。”李洁茵走出去,跟主治医生聊了下,医生无能为力的神情,让她心情更沉重。不一会儿,魏小海回来了。他把李洁茵拉到一旁问:“可不可以把你的10万元存款拿出来给爸治病?”“怎么?爸的钱这么快就花完了吗?”李洁茵有些吃惊,公公以前是做室内装修的,收入一向不错。她工作快5年了,倒是存了10万元,但让她都拿出来给公公治病,她有点犹豫。

一来,主治医师说了,老人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几乎没治愈希望了;二来,她家境不好,读大学的钱都是借来的,这笔存款正打算还债以及给母亲攒一点医药费。母亲有高血压和冠心病,每个月都要吃药。

李洁茵如实对魏小海说:“我家里的情况,你是了解的。我要考虑一下,回去和我爸妈商量。”魏小海点点头,表示理解。她哪里知道,两人的聊天被打热水回来的婆婆偷听了去。等她转身离开,身后传来婆婆响亮的声音:“人命关天,她还要考虑,摆明了见死不救呗!”李洁茵快步疾走,既委屈又难过。

回家后,李洁茵积极跟父母协商。父母不愿她在婆家落下话柄,愿意把这10万块钱给亲家治病。母亲苦口婆心地说:“妈这里还有钱,买药的事,你不用操心。这10万块钱,哪怕是打水漂了,你也得出啊。不然你往后的日子不好过。”李洁茵心里泛起酸涩。

一周后,当李洁茵带着10万元的卡再去魏小海家时,却发现大哥大嫂回来了。婆婆眼里有藏不住的得意。“小海,你大嫂在国外一听说你爸病了,赶紧联系人把自己的那套房子挂出去卖了。一次性拿出20万给你爸治病,还请了护工帮忙。”大嫂被她说得不好意思,主动岔开了话题。李洁茵悄悄问魏小海:“我这10万……”“你先放着吧,够了。”李洁茵有些愧疚地点头。

两个多月后,公公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每次见到李洁茵,他都重复地问,怎么还不帮他办理出院手续。李洁茵觉得心酸,尝试跟婆婆提,但每次都被婆婆骂个狗血淋头,说她根本不想让公公好起来。

直到2014年9月20日,医生宣布,老人已经做不了任何放疗,婆婆这才同意让他出院,并安排护工李阿姨回家帮忙照料。老人回家后,只过了一个星期就去世了。李洁茵的婆婆哭得肝肠寸断……

不久,李洁茵搬来和魏小海一起住。婆婆的房子距离他们不到100米,平常都到婆婆家吃饭。尽管事实证明,钱救不了命,但自从公公生病这件事后,婆婆的天平明显偏向大嫂。她逢人提到大嫂时,就一个劲儿地猛夸:“我这大儿媳,和我大儿子一样,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工资高,人也好,二话不说就把房子卖了给老头治病。”

而说到李洁茵时,她立马换了一副脸孔:“切,学历不高,钱挣得不多,心肠还很硬。老头子得病,叫她拿10万出来都不肯。”这些话传到李洁茵耳朵里,她只觉得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婆媳交战,难忘性命攸关时的片刻犹豫

按照老家的习俗,老人去世的第二年不能办喜事。直到2016年10月,李洁茵和魏小海才举办了婚礼。没想到,结婚第二天,婆婆就给她来了一个下马威。

那天早上,李洁茵给家族里的长辈们敬茶。“妈,请喝茶。”她第一杯先敬婆婆。婆婆却指了指旁边的空椅子:“第一杯先敬你爸。”李洁茵微微一愣,“爸,请喝茶。”说完把那杯茶放到空椅子上。谁知,婆婆立马丢回茶托,冷冷地道:“他应该喝不下。”李洁茵知道婆婆还在怪她“见死不救”,故意让她在众人面前丢脸,眼泪涌了出来。魏小海赶紧说:“妈,大喜的日子,你干吗呢?”不明所以的大哥大嫂也连忙劝说,婆婆才勉强喝下这杯媳妇茶。

过门第二天就被婆婆使绊子,李洁茵满腹怨恨。2017年春节,大哥大嫂难得回村里。吃年夜饭时,趁着全家人都在,婆婆对兄弟俩说:“你们都成家了,就把你爸名下的两块地分了吧。”

那两块地中,比较大的那一块在山边,小一点的那块在路边。李洁茵和大嫂提议抽签决定土地的归属,婆婆却不同意,主张把小的那块给大哥,大的那块给魏小海。大哥很爽朗:“妈做主,我没意见。”

李洁茵天真地以为,婆婆可能是觉得小儿子挣钱少,想多幫衬下。春节刚过,她偶然听到婆婆和村里人说征地的事。原来,婆婆是得知路边那块地很可能会通高铁或火车,到时候征地会得到很多钱,所以把路边的那块地留给大哥和大嫂了。李洁茵为老公抱不平,一气之下,带着满腔怒火去找婆婆理论。婆婆慢条斯理剔着牙,又拿公公说事:“这地是老头子的,要是他在天有灵,一定会同意我的决定,因为你大嫂愿意花钱救他一命。”李洁茵气得说不出话来。

2017年,大嫂和李洁茵先后生下了儿子。大嫂的孩子出生后就请了保姆,婆婆仍然执意到市区帮忙带孩子。李洁茵只好把母亲喊来,母亲连连叹气:“你说你,怎么就摊上这么个偏心的婆婆!”

母亲身体不好,李洁茵和丈夫下班之后立刻接管孩子。尽管如此,母亲还是经常腰酸腿疼。2019年2月,母亲感冒了,咳出肺气肿,只能住院。那时,魏小海在跟进一个重要项目抽不开身,李洁茵一边带娃一边照顾母亲,实在忙不过来,只好给婆婆打电话,让她回来帮忙看管孩子一天。

婆婆回来了,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李洁茵一大早做好孩子的食物,交代婆婆:“妈,宝宝已经跑得很快了,你看紧一点……”“行了行了,说得我没带过孩子似的。”婆婆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

等到傍晚,李洁茵回家后,发现婆婆的脸色不太自然,她把孩子塞进李洁茵手里,急匆匆地离开了。李洁茵正纳闷,隔壁张嫂过来串门:“今天发生这种事,你记得给贵哥发个红包。”“发生了什么事?”看到李洁茵一脸茫然,张嫂说了下午的事。

原来,李洁茵不在家时,婆婆顾着和大嫂的儿子视频,小孙子跑到水塘边玩她都没留意,结果孩子一头栽了下去。幸好村里的贵哥路过,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听到这些,李洁茵气得发抖,抱起儿子,不管不顾地跑到婆婆家门口,指着她大骂:“你要是不想帮我带孩子,你就直说。只有大嫂的儿子是你孙子,我儿子就不是你孙子吗?”“你……你别瞎嚷嚷,我又不是故意的。”婆婆眼神里闪过一丝慌张。“不是故意的已经弄成这样,要是故意的那还得了!”李洁茵恶狠狠地瞪着她,婆婆自知理亏,躲到厨房去了。这一闹,两人算是撕破脸皮了。

母亲出院后,李洁茵和魏小海商量,不再让母亲带孩子,免得受累。她辞了职,准备等孩子上幼儿园后再重新出来工作。母亲拗不过,只好答应。

2019年7月,大嫂的舅母退休了,愿意带孩子,大嫂便让婆婆回家安享晚年。有了之前的教训,李洁茵再也不敢让她带孩子。当然,婆婆也没有主动提。大家不咸不淡地相处着,日子倒也平静。

揭开真相,打开心结受气媳妇苦尽甘来

为了打发时间,婆婆天天去捡废品卖。2019年10月的一天,婆婆蹬着三轮车去卖废品,一不留神,前轮陷到坑里去了,婆婆从车上摔下来,造成脊椎骨折。那时候,李洁茵的大哥大嫂又到国外出差了,魏小海也接到了新项目,非常忙碌。李洁茵只好把孩子丢给母亲照顾,去医院忙前忙后。

婆婆在医院躺了两天,做了一系列检查,确定两天后手术。她痛得龇牙咧嘴,整宿睡不着觉。医生说,手术大概需要3万元,会打进一根钢钉把缩在一起的两节骨头拉伸开来,如果要打碳酸钙,还得加6000元。“打那个有什么用?”李洁茵问医生。医生说:“打碳酸钙会好一些,不然就只是一根钢钉支撑着。不打,康复会慢一点。”婆婆没有社保,李洁茵毫不犹豫地说:“既然有利于康复,那就打吧。”婆婆眼神有些异样,但转脸又说:“说到底,花的还不是我儿子的钱。”

李洁茵气得干瞪眼,魏小海一手拉住她,对婆婆说:“妈,都什么时候了,你就少说两句吧。”

手术之后,李洁茵一直留在医院照顾婆婆,端屎端尿,买吃买喝,偶尔还得受婆婆一两句奚落。当初照顾过公公的护工李阿姨还在这家医院,婆婆拉着人家说:“我这个儿媳妇没有工作,就只能照顾人了。”

李洁茵气得脸都红了,想到婆婆還是个病人,又生怕丈夫工作分心,她极力压制了怒火。医生说,伤口结痂后就可以出院了,大概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奇怪的是,三周过去后,婆婆的伤口依然没有好。李洁茵焦躁地问医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医生说:“可能病人的蛋白质不够。”“不会啊,我每天都给她吃很多鸡蛋,又给她喝牛奶,是不是有别的问题啊?”看到儿媳炸毛的样子,婆婆嚷嚷起来:“哎,你怎么回事?医生难道不比你懂得多?”

医生尴尬地请另一位老主任来看伤口。两人交流了一下,随后在伤口上取了一点样品去检验。三天后结果出来,老人的伤口感染细菌了。医生立刻换掉了原先的药物,老人这才闭上嘴巴。又过了一个星期,大哥大嫂终于回来了。

“幸好有你盯着,不然妈不会那么快好。这段时间真的辛苦你了,医药费我和你大哥会多给一些的。你是咱家最伟大的功臣!”大嫂笑着对李洁茵说。婆婆一听,冷哼一声:“她伟大?当年,让她拿10万给老头子治病都不肯,她现在不过在将功赎罪罢了。”李洁茵气得掉头就走,被大嫂拦住:“妈,你不该那样对洁茵。我拿钱救爸也是有原因的。”接下来,她说出了让人震惊的秘密。

原来,早在2011年,李洁茵的大哥大嫂就有了创业的想法,当时资金不足,就跟公公借了20万元。公公让他们别说出去,尤其不能让婆婆知道。婆婆把钱看得金贵,心里又藏不住事,万一创业失败,肯定会唠叨个没完。不承想,两人果真创业失败了。

“当时爸手术需要钱,我们不过是把当年借爸的钱还回去,不想你们多心。妈,以后别为难洁茵了!”大嫂说完,李洁茵长长舒了口气,百感交集。

事情说开后,婆婆对李洁茵的态度也有所好转,但她心里始终有根刺,总觉得儿媳就该竭尽全力救公公,不应有丝毫犹豫。出院那天,李洁茵一个人帮婆婆打点行李,办理出院手续。办完回来,听到婆婆在病房跟李阿姨聊天。李阿姨说:“你这个儿媳妇好得没话说,你就知足吧!”婆婆却说:“她哪都好,我就是觉得她心肠太硬了。老头得病那会儿,人命关天的,叫她拿10万出来都说要考虑,还推说老头子自己不想治。你说,哪有人不想活的。”

李阿姨长叹了一口气:“唉,人都走了好几年了,你该放下了,我想,魏大哥当时是真的不想治了。”

“你不用哄我,我了解他,他就是嘴上说不想。”“不是,他真的不想活了。”李阿姨忽然提高了嗓门,“哎,也不瞒你了。魏大哥走的那天,你去买菜了,我在家护理他。其实,他是……是自己摘掉氧气罩的。我发现后,马上帮他戴上,但已经晚了。一直以来,我都不敢把这事告诉你……”病房里陷入了沉默,只剩下长长的叹息和隐约的啜泣声。

李洁茵立在门外,瞬间泪目。公公那时该有多绝望和痛苦,才会主动放弃这个世界啊!

2019年11月20日,婆婆出院了。李洁茵没有把听到的对话说出来,婆婆也没主动提起,只是她对李洁茵的态度在慢慢转变,主动煲了汤给儿媳喝,也经常来家里逗孩子玩。2020年初,又一件大伙儿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高铁和火车没有通到家乡,李洁茵和丈夫分到的地却被征用为旅游开发区,每年可以分到7万元红利。婆婆又惊又喜,对李洁茵说:“傻人有傻福,也算没有委屈你了。”

看着婆婆歉意的眼神,李洁茵觉得苦尽甘来。

编辑/王茜

猜你喜欢

小海大嫂公公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那些有意思的生活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酒桌上就不该谈生意的事
大嫂大,二嫂小
叫醒太阳公公
冬公公
雷公公
关系好
街上来了新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