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游解禁境内游迎来强力复苏
2020-10-30刘馨蔚
刘馨蔚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旅游市场严重受创。世界旅游组织近日发布报告称,旅游业是全球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预计2020年游客数量将比2019年下降20%—30%,国际旅游收入将减少3000—4500亿美元。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心态和习惯在此期间发生了很大转变,在线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挑战。今年下半年,旅游业出现回暖迹象,并走向新常态转型之路。
GDP转正,旅游业复苏
7月14日,文旅部正式宣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并将景区接待游客最大承载量从30%放宽至50%。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进入二季度,中国的GDP由负转正,解除了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的危机。从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11.5%,多年少见的两位数增长虽然建立在较低的基数上,但也反映出中国经济走成“V”字的可能性。
艾媒咨询创始人CEO、艾媒研究院院长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在因疫情停摆170多天后,跨省团队游在暑期旺季迎来解禁,无疑是助力旅游业复苏的一针最强“兴奋剂”。而旅游从业者们也反应迅速,不少旅行社和OTA(在线旅行社)第一时间推出相关产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显示,11.2%的受访网民表示,在第一季度已经出游;63.0%的受访网民表示,具有出游打算,其中17.9%已制定好出游计划;而受访意向出游人群中,45.6%计划在8—9月出游,计划在10—12月出游的达到35.3%。
“对于各地旅游市场和消费者而言,景区客流‘紅线的调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有助于消费者恢复对旅游安全的信心。大众对于旅游的紧张和担忧降低了,行业才会曙光再现。”张毅称。
近日,马蜂窝旅游联合腾讯文旅发布2020年秋季旅游蜂向标(下称蜂向标)显示,多数国内目的地旅游热度呈现持续上涨趋势,国内游全面复苏。
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表示:“在刚刚过去的暑期,国内游呈现明显复苏趋势。随着国内各省区市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国内游恢复情况将持续向好。”
张毅认为,跨省游的恢复,不仅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恢复游客与旅游企业信心。加之暑期、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扎堆儿”,更多潜在旅游市场需求将有序释放。
境内游需求度增长明显,预付形式更受欢迎
近日,携程集团携手Google谷歌共同发布《谷歌×携程集团:2020年亚太地区旅游行业消费者行为与态度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对于旅游相关话题的搜索兴趣跌入谷底,但目前已呈现明显增长迹象。自5月开始,消费者对旅游话题的兴趣度持续回升。进入7月,消费者对于旅游品类的部分需求,例如假期需求,已回归至2019年的同期水平。
报告认为,受疫情影响,亚太地区主要市场消费者的旅游计划产生变更,不同市场消费者信心由于疫情所处阶段不同也有所差异。来自亚太地区主要市场的消费者,超过30%对于今年年内出行持乐观态度。
报告显示,疫情发生后,中国消费者对于境内短途出行的需求度明显增加。年初至今,境内游的兴趣度增长高达400%。同时,消费者对周边邻近地区的出行兴趣也保持了较高增长。截至6月,超过70%的消费者在携程集团多个平台上的旅游产品搜索集中于亚太地区。
报告还指出,随着出行窗口的缩短,疫情期间亚太地区的用户更易接受行前预付的消费形式,预付类产品在订单中的占比自年初以来上升了4%。这一消费行为的转变,说明消费者对旅游类产品的灵活性更加看重。
同期消费者调研显示,对于大多消费者来说,免费取消是最为重要的服务。有57%的消费者认为,这是促使他们下一次预订的主要动力。还有27%的消费者关心预售促销优惠,25%的消费者关注是否涵盖保险。
报告建议,旅游从业者为产品设置较大的预订优惠及免费取消政策,可有效提升订单量。同时,扩大旅游险的报销范围,也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不错方式。
从2020下半年来看,商家现在就要未雨绸缪,及时监测旅游需求动向,推出灵活性更高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从业者还应持续监测亚太地区旅游消费趋势,及时了解消费者旅游行为与行业动态。在这个非常时期,疫情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人们对旅行的渴望正在逐步攀高。可以预见,疫情后将有一段旅游需求暴涨的时期。从业者应把握时机,对产品进行多样化设计和优化,以便应对未来暴涨的旅行需求。”报告称。
关联行业同步回暖,重启后的旅游业蕴藏危与机
众所周知,旅游业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行业,而是规模最大、就业最广、关联行业最多的产业之一。张毅指出,作为旅游产品中最复杂、影响最广泛的旅游品类,跟团游不仅涉及旅行社等上下游供应商,也对机票、火车、酒店、景区环节具有直接影响。跟团游的逐步开放,让国内旅游市场得以重启,交通、酒店、景区、餐饮等行业也在此番刺激下迎来新一轮回暖。
近几年,选择国内游的游客中,散客、自由行占比越来越高,“机票+酒店”产品需求较为旺盛。但由于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将航空业推至谷底。民航局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行业累计亏损398.2亿元,各大航空公司为自救推出各种低价的“随心飞”套餐。
同时,疫情期间,中国酒店业也遭遇“黑天鹅”。张毅分析,酒店属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且固定支出多,因而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成为受疫情影响首当其冲的行业。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酒店入住率同比下降46.24%。
“‘机票+酒店业务的恢复,不仅可以推动散客旅游市场回血,让国内航班尽快回归正常运营状态,还能够进一步推动酒店预订量提升。更重要的是,也将直接利好国内旅游市场的复苏。”张毅称。
然而,重启之后的旅游业势必将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中蕴藏着危与机。张毅具体分析了如下几点。
目前,出入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鉴于当前全球疫情依旧严峻的形势,短期内出入境旅游恢复无望,一些过去以出境游为主的旅行社,面临业务转型的重大压力。同时,由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三种业态构成的格局被打破,旅行社全面聚焦国内游市场,行业竞争更加剧烈。
经此一疫,游客的心态也将发生变化,需求与以往有所不同,安全、防疫、卫生等条件成为消费者的重要考量因素。而且旅游中的团队形式、目的地活动等都要考虑到当前游客的实际需求,例如游客对社交距离、家庭出游、定制小团等需求,这对于旅游企业的成本和人力也是一大考验。
“行业变化带来的机遇在于,疫情加速了景区门票预约制度的落地,消费者在线预约习惯得以培养,景区线上渗透率逐步上升。行业运行效率与消费者体验均有望大幅改善,旅游在线预订平台也将因此受益。”张毅表示。
LINK · 在线旅游监管新规正式实施
日前,文旅部印发《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 下称《规定》),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规定》填补了在线旅游领域立法的空白,将不合理低价游、评价权保障、旅游者信息使用等热点纳入监管,旨在规范在线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在线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
文旅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数量不断增多,促进了旅游消费。与此同时,一些在线旅游经营者上线不合规旅游产品,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加强法治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成为社会共识。此外,随着《旅游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出台《规定》的上位法基础初步完备,立法时机基本成熟。
据悉,《规定》把“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作为首要立法目的,明确回应近年来社会反映的热点、市场监管的难点、行业发展的痛点。
在压实平台企业责任方面,《规定》遵循“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供应商”基本思路,要求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坚守人身财产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等底线,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切实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