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息与动态

2020-10-3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 2020年0期
关键词:中国气象局气象

2020年1月13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20年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全体院领导和职工、院士和专家以及离退休党总支部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李集明副院长主持,王金星秘书长传达了2020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端义宏院长在会上做了题为“务实开拓、创新求效、奋力书写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新篇章”的工作报告。端义宏院长总结了气科院2019年的工作,部署2020年任务,并号召全院职工在新的一年务实开拓,创新求效,为建设气象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会上对2019年气科院获各类表彰的集体和个人颁发了证书和奖牌。

2020年1月2日,为科学指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科技处邀请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安兴琴研究员做了“如何写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报告。安兴琴研究员围绕国家基金委概况、申请书撰写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结合自身基金申请和多年基金评审经历,分享了撰写申请书的技巧。讲座内容翔实、具体实用。随后在场的科研人员就基金申请的相关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讨论。

2020年1月2日,浙江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发展咨询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中国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相关领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以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职工代表出席了会议。张小曳院士主持会议。张小曳院士和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站长姜瑜君分别做了报告。张小曳院士指出临安大气成分本底站需要拓展观测领域,加强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天气-气候一体化等地球系统的观测与预测,支撑化学-天气预报系统和气候变化模式系统,为未来地球的灾害防控和气候变化应对做贡献。姜瑜君站长介绍了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的具体情况和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和成绩。与会的相关领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为临安大气成分本底站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宝贵建议。

2020年1月3日,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吴立广教授应邀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对强台风占比增加和LMI位置北移的理解和认识”(Understanding of the Increased Proportion of Intense Typhoons and Northward Shift of the LMI Loc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任福民研究员主持。吴立广教授指出,在过去10余年许多研究表明强热带气旋占比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这种变化受海洋、大气环境变化的制约;随着时间的变化,海洋混合层厚度分布和热带气旋路径的改变是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随后,吴立广教授从史料角度对“台风”一词的由来给出了科学、深入的分析。来自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并就报告内容与吴立广教授进行了热烈探讨。

2020年1月4日,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王叶堂教授和孙维君副教授等师生一行应邀到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进行交流并做学术报告。山东师范大学的师生主要介绍了祁连山地区冰川研究的最新进展,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介绍了关于太阳辐射、北极逆温以及高原陆面水文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会人员就三极地区的气象观测技术方法、资料共享和目前的研究热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同时,双方就进一步开展三极地区的深入研究和交流达成了初步共识。

2020年1月15日,国家气候中心业务科技处组织召开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气候监测、诊断与预测业务系统”中试实施方案论证会,进行该系统进入气候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的论证评估。该业务系统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下游天气气候的影响”项目的研究任务之一,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气候中心组建研发团队共同建设。国家气候中心中试基地运行办公室主任李清泉研究员主持论证会,李维京研究员任专家组组长。项目首席科学家、气科院副院长赵平研究员出席了会议,并对系统建设进行了科学指导。与会专家认为,建立这一系统有助于改善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对高原信号应用相对偏少的现状,可以从高原信号的角度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提供更为系统的参考。专家组一致通过“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气候监测、诊断与预测业务系统”中试建设申请,并建议气科院和国家气候中心的科研业务团队长期合作,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

2020年1月13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崔斌教授及其团队应邀访问了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并做了题为“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龚山陵研究员主持。崔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设计优化方面的一些工作,包括面向高维海量数据的并行策略、面向异构环境的同步协议、基于数据草图的梯度压缩方法,特别介绍了北京大学与腾讯公司合作研发的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Angel,该系统在易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机器学习算法。报告会后,来自大气成分所和其他单位的学者及研究生,与崔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了一些机器学习的相关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在环境气象领域的应用。

2007、2016和2017年PM1化学组分和气态污染物的实际观测值和真实值对比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以来,一系列污染防控措施的出台,对于改善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定量评估减排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养梅研究员和英国伯明翰大学时宗波教授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基于亚微米气溶胶中主要化学成分质量浓度的大量观测数据,剔除了气象条件的影响,评估了2007年、2016年和2017年3个冬季减排措施对PM1中主要化学成分浓度(简称“真实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系列的减排措施有效控制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有机物、硫酸盐、铵盐和氯化物的浓度,但硝酸盐的质量浓度在2017年比2007年增加了4%。进一步控制硝酸盐和有机气溶胶的污染依然是目前污染防控的主要挑战。对比3个冬季实际观测值和真实值发现,2016年颗粒物和污染性气体的观测值浓度平均高估了约15% (9%~19%),2017年平均低估了30% (12%~38%),2007年观测值与真实值相当。该论文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AACS)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影响因子7.149)2020年54 卷第3期。这是气科院首次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和大量观测数据,在定量评估剔除气象条件影响的主要污染物浓度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2020年1月1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下游天气气候的影响”2019年年会在北京召开。周秀骥院士、科技部项目责任专家刘树华教授、黄建平教授、中国气象局许小峰研究员等10余位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气象局相关司领导和项目成员约60人出席会议。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张洁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刘树华教授主持了会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赵平研究员汇报了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6位课题负责人分别围绕各自课题详细汇报了课题进展、创新点和难点等,同时汇报了项目经费执行情况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各课题骨干汇报了各自研究工作进展情况。专家组针对项目和课题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评议,专家组认为该项目一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各课题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真正把观测数据用起来,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水平,在经费执行上,要合理、合规、按计划执行。

2020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专家职工坚守岗位,努力为春季农业生产、脱贫攻坚、复工复产、防灾减灾等提供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根据气象预报,2月26日晚至27日,陕西省将出现一次有利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根据陕西省气象局拟开展飞机增雨(雪)作业的需求,启动点对点视频会商。根据天气过程,分析并设计飞行方案,技术指导陕西省气象局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截至27日12∶00,陕西省人影作业覆盖及影响区普降小到中雨,有效提高了土壤墒情。后续,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还将根据全国天气形势,持续滚动提供作业条件预报服务,实时收集作业情况、及时开展作业效果评估。

2020年3月18日,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重影响如期组织召开了2020年中国夏季气候预测视频会商研讨会。研讨会由气候所副所长祝从文主持,于卫东、钱维宏教授和李维京、范可、包庆、端义宏、翟盘茂、温敏、李建研究员以及院属各单位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交流研讨。气候所苏京志研究员和刘伯奇副研究员分别代表模式团队和次季节团队,针对2020年夏季ENSO和我国汛期气候预测做了主题报告。模式团队基于气科院气候系统模式(CAMS-CSM)研发的短期气候动力预测系统,完成了1980—2019年的历史回报试验和初步检验评估,2020年首次将该系统应用于汛期气候预测。历史回报显示,该动力预测系统的预测性能整体良好,为今后的滚动气候预测奠定了坚实基础。刘伯奇副研究员介绍了次季节团队研发的基于改进版的统计预测自动化系统(ASPS)对夏季降水、气温趋势的预测意见,系统考虑2010年以来的夏季降水/温度年代际背景并结合大数据分析,预测了2020年夏季我国降水和气温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讨论环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范可研究员团队介绍了基于CFSv2模式动力降尺度模型对2020年夏季我国降水和登陆台风数的预测意见。特邀专家针对ENSO预测、CAMS-CSM模式系统回报试验评估、降水和温度异常分布以及大气季节内和极端事件可能的影响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0年3月,日本气象学会评选出2019年度优秀论文(JMSJ Award in 2019),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所季节-次季节(S2S)研究团队刘伯奇副研究员、祝从文研究员等在《日本气象集志》(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上发表的论文“Record-Breaking Northward Shift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n July 2018”(2018年7月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极端北抬)获此殊荣。该论文通过分析2018年7月东北亚地区异常高温的环流成因,揭示了北大西洋三级子型海温异常造成当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极端偏北的物理机制。评委认为该工作是第一个对2018年7月东亚极端高温事件成因的科学报道,其结论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社会影响力。

2020年4月3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 “最后冲刺”阶段,为增进科研人员申报经验交流,科技处邀请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英、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魏婷线上分享了项目申报经验。李英研究员结合自身重点项目的申请内容,从选题和属性确定、关键科学问题的凝练、研究思路与方法、预期成果及创新性等方面,对C类重点项目的申请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强调了“多咨询”和“动手做”的重要性。魏婷副研究员则详细介绍了D类面上基金申请中的要点,从准备工作、选题到写本子及最后的检查与修改,指出了针对D类基金“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特性来撰写申请书的重要性。两位老师的讲解分享为线上在场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与会的科研人员就基金申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与讨论,科技处也针对目前阶段基金申请工作中的问题对申请人提出了建议。

2020年4月9日,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主席L.A.Fisk教授在签署的信函中正式通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朱永超博士后与合作导师房世波研究员联合发表的论文“Analysis of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Features of the Lunar Surface Using 37 GHz Channel Data from the Chang’E-2 Microwave Radiometer”(基于嫦娥-2号微波辐射计37 GHz通道数据的月球表面亮温特征分析)获得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青年学者杰出论文奖(Outstanding Paper Award for Young Scientists)”。该奖项将于2021年1月28日至2月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43届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科学大会期间颁奖。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青年科学家杰出论文奖从2008年开始颁发,随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科学大会的举行,每2年评选和颁布一次。著名的中国科学院-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AS/COSPAR)赵九章奖也是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的八个奖项之一。

2020年4月14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莅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预报与网络司司长毕宝贵和技术应用处处长刘海波、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姚学祥和科研院所处处长何勇陪同调研。气科院领导端义宏、王春乙、李集明、高云以及科技处、人事处主要负责人参与座谈。院长端义宏汇报了2020年气科院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副院长高云汇报了汛期气象服务准备情况,与会领导围绕主题展开了交流座谈。宇如聪副局长肯定了气科院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4点要求。(1)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担当起气象部门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2)深刻认识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变化,明确气象科技创新的方向和定位,要为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网格预报提供科技支撑,谋划科技发展布局。(3)结合试点改革,突出自身优势和时代机遇,实现更大作为。充分发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统筹各研究所的优势力量,把握机遇,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服务全部门。(4)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科技支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针对灾害性天气做好跟踪调研,对重大天气过程权威发声,科学引导舆情。

2020年4月,科技部公布了2019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雾-霾监测预报创新团队成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该团队负责人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孙俊英研究员,团队拥有院士1人、杰青1人、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3人,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1人、气科院科技领军人才4人。团队承担了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在内的6项国家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150篇,SCI引用5000多次、他引3600多次,15篇ESI高被引论文,形成3项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19项软件著作权,提交给国家的71份决策咨询报告中有17份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该团队围绕气溶胶污染与辐射、与云雾的相互作用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长期持续攻关,从6个方面探究雾-霾变化与气溶胶污染联系机制,揭示了我国霾长期变化的主因是不断排放,突破了各种气象要素对污染非线性贡献的国际难题,揭示了控制重污染维持和PM2.5爆发性增长的“双向反馈”机制,建立了气溶胶辐射特性等在线计算参数化方案,在国家级天气预报系统中建立了雾-霾客观、定量的数值预报系统同时转化为国家级业务系统,并在受雾-霾影响的区域中心和省气象局广泛应用,为国内雾-霾灾害预警、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该团队还主持了世界气象组织1项有关雾-霾数值预报及应用先导性项目。科研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被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报告全图引用,为国际气候变化评估、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做出了贡献。

2020年4月28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京津地区低能见度雾霾-天气监测与预报研究”验收会。该项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联合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完成。专家组经讨论一致通过项目验收,认为该项目联合多家单位,实现了跨学科、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南京)地区开展了较长期的雾-霾天气综合外场观测科学试验,获得了宝贵观测试验数据;研究了雾-霾天气形成机理,提出了双逆温结构对持续性雾-霾天气形成的影响机制;定量分析了霾气溶胶核化过程及对云雾和降水的影响;提出了雾-霾天气识别分级方法,并建立了雾-霾天气的数值预报系统;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上海、南京、厦门和太原等地的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报部门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2020年4月28日,2020年“华南季风/台风强降水协同观测试验”技术研讨会以视频形式召开,正式启动了年度外场观测试验。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天文台、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以及广州、深圳、惠州和茂名市气象局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交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广东省气象局局长庄旭东、副局长熊亚丽出席会议。华南季风/台风强降水协同观测试验各参与单位专家对2019年观测试验开展情况、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2020年观测试验计划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就疫情影响下如何开展观测试验、设备选址、运行状态监控和资料收集整理等问题开展了交流。虽然受疫情影响,观测试验人员出差不便,但各单位和试验人员均做好了试验预案,将克服种种困难,保障试验的顺利实施。各参与试验的单位表示,2020年将继续合作奋进,依托华南季风/台风强降水协同观测试验获取的宝贵观测资料,深入开展华南强降水发生发展机制和关键物理过程研究,不断推动气象部门研究型业务的发展,提高华南灾害性天气科学认知和预报预警水平。

2020年4月30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21—2025)”编制专家咨询会。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单位的9位专家,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二级巡视员周林、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赵志强和编写组成员2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编写组组长李集明主持。编写组汇报了国家政策法规和相关规划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要求、局职能司和直属单位对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的建议,以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单位的发展需求和工程措施等的汇总整理情况,并介绍了“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初步思路和框架。专家们就规划的总体要求、目标及任务,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水汽同位素(δ18O和δD)观测在2012年之前依赖于冷阱方法,效率极低,2012年之后激光光谱仪的发展虽然推动了定点实时监测,但在极地和走航监测中存在不适应低绝对湿度的缺陷,有较大的随机误差。早期没有商业化的装置和方法对大气水汽的测量精度进行客观评价,尤其是便携式观测的校正更是难中之难。青藏高原和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丁明虎研究员等人于2011年设计了一种可以快速、动态和准确地测量野外自然条件下水汽中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梯度及其分馏过程的方法,实现了野外自然条件下大气水汽的便携式观测,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授权。几年后,商业公司推出水汽校正模块,但是市场价格高达十几万、“水汽”同位素和“水”同位素只能分别开展测试,受到水汽检测浓度影响也很难实现极地超低温地区的观测。丁明虎研究员又设计了一种低成本、能同时快速开展水和水汽测量、适用于极地海岸高湿和内陆低湿的装置,并在南北极走航观测中得到成功应用。该发明于2020年4月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2020年5月,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期刊通知,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孙丞虎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其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张若楠(目前供职复旦大学)为第一作者的论文“The Impact of Arctic Sea Ice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ummer Ural Blocking ”荣列该期刊2018—2019年下载量Top10%,成为阅读量最多的论文之一。该论文揭示了北极海冰变化影响夏季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年际变率的可能物理机制,对深入理解北极变暖如何影响中纬度天气气候这一焦点问题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夏季气候预测业务提供了支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刊物,影响因子为3.601,内容涵盖气候学快速发展的各个领域。

2020年5月6日,为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培育青年职工爱国、爱党、爱岗的坚定信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联和团委召开主题团日暨五四青年座谈会。气科院党委副书记李慧,科技处处长温敏,人事处处长于飞,党委办公室主任赵春梅、副主任梁玉英,各单位青年代表,院青联,团委委员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青联主席吕伟涛主持。于飞详细讲解了院人事和青年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温敏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就青年人密切相关的政策做了详细的讲解,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建分享了疫情期间的志愿活动经历。气科院党委副书记李慧代表党委向与会的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带领大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他指出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为全面构建青年科技骨干培养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加快青年成长,希望大家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为气象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0年5月12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受邀在中国气象科技展馆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直播活动,借助中国气象局微博直播平台为群众普及气象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车云飞博士带领观众通过云参观气象科技展馆的方式回顾了中国气象发展之旅,从古代的甲骨文气象记录、二十四节气,到近代气象的蹒跚起步,再到当前气象现代化的腾飞发展,让网友们切身感受到了气象事业的日新月异。针对暴雨、寒潮、台风、泥石流等典型灾害天气案例进行分析,倡导民众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人工增雨、人工防雹等科学原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令网友们受益匪浅。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引起了广大网友对气象的关注,直播点击量达到5.6万次,直播时段最大同时在线人数3945人,有效地普及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了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2020年5月15日,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举办的“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科学算法创新大赛”线上颁奖典礼上,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卫星团队胡皓博士和杨俊研究员组成的CAMS风起云涌队,凭借“场景自适应的微波仪器一维变分反演算法在台风检测中的应用”在508支报名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大赛于2018年11月30日由中国气象局联合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启动,旨在聚合各方智慧,为风云卫星遥感应用提供科技支撑。“场景自适应的微波仪器一维变分反演算法在台风检测中的应用”是基于中国自主研发的快速辐射传输模式ARMS针对国产卫星资料进行深入应用的一个成功案例。该作品针对最新的风云三号D星微波温度计(MWTS)和微波湿度计(MWHS)的载荷特性,设计了大气散射条件自适应监测方案,基于一维变分反演算法建立了微波卫星资料反演平台,显著改进了大气背景场和观测算子误差矩阵,可以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全自动实时反演出精度更高的大气温湿度垂直结构。基于该反演产品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热带气旋内核区热力结构,与美国业务化的反演产品相比,热带气旋内核区对流层低层的温度反演误差可以降低2 K左右,湿度反演误差可以降低10%左右。同时,利用反演产品对热带气旋进行定位定强的结果表明,与美国业务化的反演产品相比,该作品的定位和定强平均误差可以分别降低52.79%和36.91%。

2020年5月21日,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组织召开汛期气候预测滚动订正会商会,所领导和全所科研人员参会,共同研判夏季全国气候变化趋势,会议由祝从文副所长主持,院领导翟盘茂研究员出席会议并给予指导。刘伯奇在报告中阐述了基于ASPS对ENSO发展、季风暴发情况的分析,对我国汛期降水、气温趋势给出订正后的预测意见;苏京志基于CAMS-CSM动力预测系统给出了海温异常的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汛期气候的订正预测。会上翟盘茂、李建、祝从文分别就气温异常的分析预测方法、高原热源影响,以及影响汛期气候预测的多方面因子进行了点评,参会科研人员也就预测意见发表了看法和建议。根据研讨结果对汛期气候预测滚动订正初步意见如下:预计2020年夏季,厄尔尼诺事件将处于中性状态;我国长江以南、华北—东北和河套地区降水将异常偏多,其中华南地区降水可能偏多7成以上,而江淮流域、黄河下游和西部地区降水将异常偏少。但不排除夏季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多的可能性;除了华南西部和高原东部地区,全国其余地区气温以偏暖为主,其中异常暖中心位于江淮和华北地区。

2020年5月29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召开了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地基高精度总闪电探测系统和定位算法研究”项目视频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董万胜研究员的汇报,经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该项目研发了新型甚低频/低频(VLF/LF)和甚高频(VHF)双频段全闪电探测仪,既可探测云闪和地闪,也能识别云内特殊放电事件;可实时获取闪电辐射脉冲到达时间、强度、极性等参数,具有较强的闪电辐射脉冲实时处理能力,并能同步获取闪电辐射脉冲波形。开发了可实时解算闪电发生时间、位置、类型、强度、极性等闪电定位参数的地基高精度总闪电三维定位软件、闪电数据实时传输软件以及闪电实时显示与分析软件,建立了由13个子站和1个闪电数据处理中心站构成的地基高精度闪电3D定位系统示范网络,实现了区域雷电活动实时监测。该项目在闪电辐射探测技术方面的创新在于:VLF/LF和VHF双频段全闪电探测仪采用了基于浮动电平的脉冲识别(触发、捕获)技术,并利用双频段闪电探测仪的独特优势,采取了VLF/LF和VHF信号相互印证方法,有效抑制环境噪声影响,增强了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双频段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揭示不同空间尺度的闪电放电过程。

2020年5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共有10个创新团队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28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58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研究员和大气成分研究所所长车慧正研究员分别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殊荣!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国科协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团队。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周期为3年,包括为先进集体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牌,为先进个人颁发奖状,其中贡献突出者获颁奖章并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本届评选还特别设立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专题,表彰为疫情防控斗争和决战脱贫攻坚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2020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第五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孙俊英研究员入选第五批国家“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亦称国家“万人计划”,是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支持计划。2012年8月17日,经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准,由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目标是用10年时间,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

2020年5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第4期沙尘公报。该公报概述了2019年大气沙尘含量和全球不同区域主要沙尘暴事件,并介绍了亚洲沙尘源再识别、冰核预报试验、次季节-季节预报的可预报性、东亚地区季节性沙尘预报、气溶胶对天气预报影响、中国气象局太阳光度计站网(CARSNET)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观测对沙尘暴预警系统的支撑等方面的亮点研究,以及沙尘暴预警咨询和评估系统(SDS-WAS)与联合国防治沙尘暴联盟开展的合作。自2004年以来,WMO主导建立了沙尘暴预警咨询和评估系统(SDSWAS),以开发、完善并提供一个分发全球产品的基准,用于减小沙尘暴的不利影响并评估沙尘暴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目前,WMO SDS-WAS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设有亚洲节点、欧洲节点和泛美洲节点。中国气象局在WMO SDS-WAS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是SDS-WAS计划的发起国以及最早建立的亚洲区域中心承担国之外,WMO SDS-WAS计划亚洲沙尘暴预报的专业区域中心也于2017年落户中国气象局,由国家气象中心承担具体工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提供科研和业务支撑。张小曳院士目前担任WMO SDS-WAS计划指导委员会主席。

2020年6月5日,为迎接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评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召开学术委员会视频会议,审议气科院2016—2019年评估总结报告及有关材料,并就进一步完善报告内容听取专家建议。气科院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参会,院长端义宏主持会议。端义宏介绍了2020年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评估的工作背景和有关要求,并详细汇报了气科院2016—2019年评估总结报告的编写思路和主要内容。学术委员对气科院的评估准备工作及总结报告给予了肯定,同时围绕迎接院所评估、总结报告的撰写以及气科院未来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进一步优化篇章结构,更加突出气科院的战略定位以及代表性成果的学术价值、业务贡献和国内国际影响,形成高度凝练、突出亮点的总结报告。

2020年6月9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组织上海物管处、新晨公司召开物联网工作推进会议,会上首先就前期物联网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当前物联网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王晓辉进行总结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会议指出,要严格按照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下发的“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监控管理系统业务运行规定”,明确系统运行各环节的职责。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物联网系统正常运行,尽快完善全国各省物联网信息实时上传国家级系统的相关技术。

2020年6月16—17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次季节-季节研究联合中心”第五届学术研讨会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活动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会议由南信大李天明教授和气科院祝从文研究员共同召集,南信大大气科学学院承办。南信大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李天明教授、祝从文研究员和朱志伟教授分段主持。来自气科院、南信大、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高校、科研院所和气象业务部门的科研业务人员和研究生等近千人参加了线上会议。研讨会特邀吴国雄院士、夏威夷大学Bin Wang教授、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UCLA蒋贤安教授,分别围绕位涡理论的应用、ENSO多样性、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MJO传播机制等次季节-季节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做大会报告。同时,来自气科院、南信大、夏威夷大学的学者们还就北极海冰气候效应、南海季风爆发的次季节预测、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北传机制、高原涡天气学、MJO与热带高频波相互作用等主题进行了报告。与会专家和学者们讨论热烈,思维火花迸发,学术氛围浓厚。

2020年6月18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就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举行了线上交流会。公服中心业务科技处和产品室负责人、管理人员和首席等技术专家,气科院科技处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副所长王培娟、谭凯炎研究员、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刘黎平研究员、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陈昊明研究员参加了交流会。公服中心业务科技处介绍了气象服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情况与成果中试流程。气科院谭凯炎研究员介绍了“室外天气舒适指数”等技术产品的研发情况,公服中心产品室专家对相关技术细节进行了询问,双方还商议了后续中试计划。双方商定,未来将加强合作,充分发掘气象科技成果向气象服务工作的转化潜力,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

2020年6月18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共建的“能源气象联合研究中心”启动会在华风气象影视大楼会议室召开,气科院院长端义宏、副院长高云、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董事长张守保参加会议,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副总经理王晓江主持会议。会上端义宏院长指出,气科院通过与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共建研究中心,是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三个面向”的重要指示,增强气象科技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能源气象领域是未来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希望通过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和前瞻性科学问题。张守保董事长表示,希望发挥双方优势,进一步加强合作,以面向市场的问题导向,推动生产力发展。能源气象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宋丽莉研究员简要回顾了能源气象领域的已有进展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指出联合研究中心需要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各方面的发展,将理学和工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形成纽带作用,在能源气象领域发展壮大。

2020年6月30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王宏研究员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之“全耦合多尺度雾-霾预报模式系统”以腾讯视频会议方式启动实施。会议由气科院张小曳院士主持。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王磊处长、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杨蕾处长、气科院周广胜副院长等领导以及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和项目组相关人员及研究生共90余人出席会议。项目负责人王宏研究员介绍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5个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科技部大气污染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张远航院士和龚山陵研究员主持实施方案专家论证。由国家气象中心李泽椿院士、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气科院张小曳院士等11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项目及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专家组指出:多尺度雾-霾数值预报是雾-霾预报、预警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对于防灾减灾、人民健康和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立项的科学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可行;希望项目组加强与前期立项的大气污染专项其他相关项目的交流合作,发挥后发优势,集成多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0年7月6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以远程视频形式举行了运行启动会。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姚学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江苏省气象局局长于波出席会议并讲话,气科院党委书记王春乙、副院长高云,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严明良,以及上述单位科研部门和职能处室负责人、各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和创新研究院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孙效功主持。创新研究院院长傅云飞做了工作汇报,介绍了创新研究院在组织架构建设、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团队组建和岗位设置、对外开放合作及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发展建设规划等情况。于波局长在讲话中强调,要将气科院的科研、人才优势与南京气象教育高地的优势充分结合,推进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端义宏院长在讲话中要求创新研究院围绕国际水准、国家站位和江苏特色的总体定位,谋划好创新研究院未来发展。姚学祥司长在讲话中希望创新研究院要做好顶层设计,开展特色研究,强化需求引领,打造气象科技创新高地和气象产业化示范基地,助力江苏气象和相关产业发展。

2020年7月7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梁旭东主任主持召开了第314期科技创新论坛,邀请国家气象中心郑永光研究员、气科院孙继松和陈昊明研究员3位报告人,围绕造成重大影响的6月26—27日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暴雨(山洪)过程的预报和科学问题进行探讨,来自气科院及相关单位的50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在会议现场或通过网络的形式参与了交流。郑永光研究员回顾了冕宁县暴雨灾情和实况,分享了事发当晚的预报预警过程,并结合天气背景、环流形势以及雷达观测特征总结了此次暴雨过程触发和演变的可能机制及其预报难点。孙继松研究员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此次天气过程的形成条件、维持机制和可预报性问题,明确指出此次过程的成因并非天气尺度切变线,而是中低层气流在河谷地形作用下的汇合以及地形抬升机制。陈昊明研究员进一步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评估,指出现有业务模式无法准确预报本次过程的落区,不同模式预报结果之间的差异显著,但部分3 km分辨率模式可以捕捉到受山谷地形影响的降水分布信号。随后,与会学者针对此次灾害的成因以及后续研究思路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复杂地形作用下的极端降水发生发展机制是暴雨预报预警的难点,此次灾害十分典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局地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机制,以及现有模式在山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2020年7月10日,江苏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张林华副局长和梁缘主任一行2人到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江苏省气象局人事处处长闵莉、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孙效功、曾明剑等出席调研座谈会,会议由闵莉处长主持。孙效功副院长详细地介绍了创新研究院在组织架构建设、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人员招聘、团队组建和岗位设置、对外开放合作及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计划与总体设想,并表示创新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力争为江苏省气象业务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张林华副局长肯定了创新研究院各项建设工作,希望能充分利用国家层面和江苏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利好政策,为气象现代化和江苏科技创新发展做好支撑。张林华副局长表示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将全力支持创新研究院工作,努力做好对接和服务工作。

2020年7月17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及相关业务单位专家学者,就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导致多地发生城市内涝和地质灾害的持续性暴雨成因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专题研讨。研讨会上包括院领导及灾害天气气候、季节-次季节等领域专家针对此次重大灾情中天气过程,从大气环流、东亚气候、降水环流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分析。会议强调,此次汛情引起的灾情极为严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当充分发挥灾害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用,针对此次气象灾害过程,利用好前期参与各项国家重大科学项目中积累的对灾害天气形成机理的科学认识,深入分析背后成因,进行科学系统解读,并就未来天气发展演变情况为中国气象局和相关业务部门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参考。会后,气科院将尽快梳理此次研讨会上专家们形成的机理分析共识,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服务材料的编写工作,做好汛期气象科技支撑服务工作。

2020年7月10日,首期气象科技前沿系列报告会以现场结合视频的形式举行。该系列报告会由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强化顶层设计,加快科技创新,加强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首期报告会聚焦生态与农业气象领域科技前沿,邀请气科院副院长、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周广胜研究员,气科院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研究员赵俊芳、房世波和副研究员马玉平分别就生态气象研究展望,粮食、能源和水研究的百年进展,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与农业气象中的应用与展望,农业模型的过去和未来等主题做了报告。报告会得到气象科研业务人员广泛关注,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有关高校、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内设机构和省级气象部门的300多人通过视频会议在线聆听了报告。

2020年7月17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江苏省气象局党委书记翟武全、副局长严明良在南京听取了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孙效功关于近期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气科院和江苏省气象局职能处负责人,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参加会议。会议由气科院院长端义宏主持。参会领导及相关人员针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仔细认真的研讨。翟武全书记希望创新研究院能够跳出限制,开拓创新,将条件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等科技规划中以获得更有力的支持。严明良副局长对于如何做好创新研究院的下一步工作也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端义宏院长指出,建设创新研究院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局党组对创新研究院给予厚望,期待创新研究院发展成为中国气象局科技创新平台和气象科技体制改革特区,要求创新研究院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对创新研究院近期工作和未来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落实工作任务,做好省局科技支撑衔接,将省局的科技创新任务作为重要任务;二是要带动省局科研创新氛围,推进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要勇于探索,建立开放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科技政策资源优势;四是要尽快完成建章立制、职工报到等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创新政策落实落地。

2020年7月17日,由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二期气象科技前沿系列报告会举行。此次报告会聚焦地球系统及其模拟领域的前沿科技,气科院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的4位青年科学家容新尧、刘伯奇、张祎、蒋宁做主题报告。目前是新一代数值模式发展关键时期,世界气象组织提出走向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计划,欧美国家纷纷布局研发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地球系统模式,我国也需加快构建地球系统框架下的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系统。4位青年科学家围绕地球系统模式开发、大气环流研究、大气模式发展和应用以及海气耦合研究的百年进展与未来展望进行探讨交流,分享国际上地球系统模式研发领域的科研环境和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发展的想法与思考。报告会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有关高校以及各级气象部门科研业务人员的广泛关注,线下线上多位专家积极互动,针对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现状、技术攻关及实现目标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

2020年5—7月,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支教扶贫队队员、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工程师李抗抗在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延长县8个乡镇、1所高中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巡回科普讲座”,共惠及1100余名农民、100余名乡镇干部、200余名高中生,受到了延长县领导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巡回科普讲座为延长的农民普及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原理,使他们今后可以站在科学的角度更加理性地看待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延长县副县长于洋表示,县政府一定配合气象部门做好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的实施。巡回讲座过程中,农民们的参与度很高,每场讲座都结合自己的农业生产提出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2020年7月23—24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召开科技创新发展研讨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出席会议并做报告。会议由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孙效功主持,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曾明剑、刘端阳、闫丽华以及部分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和全体职工参加会议。端义宏院长详细介绍了气科院的发展历史、组织机构、学科方向、人才团队和主要科技创新工作等,指出创新研究院作为气科院的京外科研部门,要与气科院同步发展,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协同创新,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做好科技支撑,为江苏省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做好技术支持。希望全院科研人员个人的目标任务要围绕创新研究院的目标任务而展开,要紧紧围绕同一目标,团结一致,协作攻关。与会创新研究院全体职工畅所欲言,共商发展大计,就团队建设、自身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端义宏院长等就科研人员所关心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会议期间,端义宏院长、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各团队首席分别与5个研究团队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团队的基本架构与任务。

2020年7月,面临疫情防控和全国防汛救灾的双重严峻形势,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雷电野外科学试验临时党小组,团结带领野外试验全体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酷热的中国气象局雷电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2020年人工引雷蓄势待发。7月19日上午,雷电野外科学试验临时党小组通过腾讯视频,以“2020雷电野外试验,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为主题召开了第一次党小组会。会议由临时党小组组长樊艳峰同志主持,参加野外试验的全体职工和学生党员以及在京小组党员参加了会议。全体党小组成员首先集中了解了全球疫情发展情况,学习了抗疫背景下涌现出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随后全体党员围绕“在野外试验中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行了讨论。在雷电基地现场的3位党员同志,与大家就试验方案和人工引雷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措施,号召全体观测人员,要站在为科学研究试验和社会防雷减灾服务做贡献的高度,冲破重重困难,打赢2020年野外观测的这场战役。实验室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孟青同志希望党员同志要时刻保持政治性、先进性,在野外试验中不仅要加强疫情防控意识,每名党员都应成为一面旗帜,冲锋在前,带领外场试验人员克服困难,圆满完成野外试验任务。

2020年7月,为更好地服务各科研单位及相关科研业务人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计财处启动了2020年度财务制度调研工作。计财处副处长王皓哲带队先后走访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工程气象研究中心等单位进行座谈调研,了解气科院相关财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并对近期最新的财务政策进行了汇总说明。会上,王皓哲副处长和邱滟向大家介绍了气科院财务相关管理办法,详细解读了政府采购、固定资产、高值易耗品等文件的内容;参会人员根据工作实际,就如何理解和执行高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政府采购及差旅费、劳务费管理制度和规定等进行了交流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2020年7月 由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团队主导组建的参赛队伍在“华为云杯”2020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粤港澳大湾区强降水临近预测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参赛成员包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3名科研人员高力浩(队长)、郑玉、武玮辰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3名研究生。所用参赛模型由当前最先进的视频预测模型之一MIM改进而来,最终决赛评分排名第4。基于雷达回波和深度学习的降水临近预测是近几年气象预报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此次竞赛的参赛模型(CNN-MIM)由当前最先进的视频预测模型之一MIM改进而来。模型整体架构类似于CNN-LSTM,但将LSTM模块替换为了表达图像时空变换能力更强的MIM网络。改进模型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CNN模块提取图像的高阶特征,同时避免了过大图像的输入导致的内存不足。此外,在损失函数的设计上考虑了回波强度的权重,提高了模型对于强回波位置的定位能力。此次竞赛由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面向对象为全球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数据分析公司等专业对象。竞赛共吸引了100多支队伍参加,其中初赛成绩前20名进入最终决赛,决赛成绩第1名获一等奖,第2、3名获二等奖,第4、5、6名获三等奖。

2020年7月22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示了2020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的150名优秀青年人才名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缪育聪副研究员成功入选,这是气科院科研人员首次入选该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设立于1993年,旨在面向35岁以下青年科技骨干,通过“人才 + 项目”的支持模式,重点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精尖产业重点领域或前沿交叉领域,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不断提高其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在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资助下,缪育聪副研究员将对环渤海地区气溶胶污染的多尺度气象成因进行研究。该研究工作瞄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重污染—气象过程相互作用,依托气科院的科研与业务平台优势,将为环境气象业务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020年7月2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观象台科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新文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委员会是对观象台建设和发展开展顶层规划、科学评议和审议并提供决策支撑的咨询机构。委员会的成立对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研究型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观象台科学发展,完善观象台科学设计,形成“一台一策”发展规划等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观象台科学指导委员会挂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任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中国气象局研究员许小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任副主任。委员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等单位,研究领域涉及大气、陆地生态、海洋和气候变化等。2019年,依据中国气候观测系统16个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的划分原则,中国气象局遴选出24个观象台。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目前,观象台正按照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站、研究型业务平台、生态与气候服务平台、国内外开放合作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一站四平台”的五大功能定位推进建设。相关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已启动。

2020年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到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检查指导工作,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姚学祥等陪同检查。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向宇如聪副局长等领导做了工作汇报,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谈哲敏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江志红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费建芳教授等创新研究院理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江苏省气象局有关领导、联合共建团队成员等出席了创新研究院全体人员会议。宇如聪副局长在讲话中对创新研究院成立以来各方面工作所取得的重要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并代表中国气象局对有关各方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同时对创新研究院今后的发展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要以需求为导向,凝练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气象科技创新研究;二是以合作为抓手,广泛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气象科技创新合作研究平台;三是要推进业务与党建相融合,加强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西北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研究试验6个试验区2020年外场试验已陆续开展。为持续推进西北人影工程研究试验工作,促进人影技术和研究等方面的人才成长,经项目组认真筹划,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组织青年技术骨干组成针对不同试验区的多个研究小组,计划前往西北试验区参加外场试验。2020年8月4日,在云雾实验室主任、西北人影项目总设计师陈宝君的带领下,六盘山研究小组作为第一批青年技术骨干赴六盘山外场试验区参加试验。此行,首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召开了座谈会,人影中心一行6人、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宁夏人影办主任及技术骨干参加了会议。期间宁夏人影办了解了项目进展,落实了参加试验人员工作内容,并讨论了项目进展中的问题。随后,首席科学家、宁夏人影办技术骨干与人影中心研究小组共同前往六盘山试验区参加试验。

2020年8月6日,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正式下发同意台风快速更新短临预报系统TRANSv1.0版准业务化运行的复函。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登陆台风精细结构的观测、预报和影响评估”(2015—2019年)支持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单位参与,集成项目研发的集合卡尔曼滤波雷达径向风资料循环同化技术、雷达影响风稀疏化算法及台风雷达资料同化敏感区识别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台风快速更新短临预报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台风数值模式利用高时空分辨率雷达观测资料的能力,尤其最大化地利用了沿海雷达在台风登陆前4~9 h观察台风内部核心精细结构的特性和价值。7月28日TRANSv1.0通过了预报与网络司组织的准业务化评审,评审结果认为TRANS v1.0对台风临近登陆时的路径和强度预报性能较好,具备描述中小尺度精细降水过程的能力,能较好地预报出雨强演变趋势,并能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阵风及平均风预报产品。模式系统在业务环境下运行稳定、可靠,预报时效能够满足当前业务需要。该项成果标志着气科院在台风短临预报方面已深度融入气象业务体系,积极发挥科研成果对气象业务的支撑。

2020年8月6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召开青年联合会换届选举暨青联工作交流研讨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青联第三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随后召开青联工作交流会,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慧,以及院第一、二届青联主席、副主席到会指导,院青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院团委委员参加了交流会。会上,第二届青联主席吕伟涛首先做了工作报告,从加强思想建设、搭建成长平台、加强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第二届青联开展的工作。李慧副书记希望新一届青联要加强思想建设,引导青年立足本职建功立业,要为科研文化建设搭建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要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气科院和气象事业发展中引导和服务青年树立大格局,做出大贡献。第一届青联主席温敏、第二届青联副主席于飞分别为新一届青联如何开展工作建言献策。党办副主任梁玉英介绍了青联成立以来,围绕凝聚、带领全院青年积极开展的科技创新、访学交流、围绕气象热点问题研讨交流、邀请院士谈科技工作者初心使命、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成长经历等一系列科技交流活动。新当选青联主席丁明虎表示,新一届青联将履职尽责,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在气科院党委的带领和指导下,创新形式,进一步丰富青联活动,传达青年声音,凝聚青年共识,汇聚青年力量,团结带领全院青年共同为气象科技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0年8月14日,国家气候观象台科学指导委员会召开第1次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方案专家咨询会,组织科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对安徽寿县和云南大理2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发展方案进行专家咨询。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祥德院士、副主任许小峰研究员和委员专家出席了此次咨询会。同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部分省局领导以及24个国家气候观象台相关负责人和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科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听取了安徽寿县和云南大理观象台的建设发展方案(2020—2025年)的汇报,并就2个观象台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结合研究型业务“一站四平台”的要求和国家气候研究的需求,从研究方向、技术路线和观测布局等方面,对上述2个观象台建设发展方案提出了指导意见。徐祥德院士强调,观象台在建设方案中要以科学目标为导向,结合数值预报、卫星遥感等重要研究领域,瞄准国家需求力争使观象台建设取得实效。高云副院长向指导委员会专家汇报了近期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进展。综合观测司王建凯处长介绍了中国气象局下一阶段观象台建设的具体工作安排,要求24个观象台尽快形成各自发展建设方案,要根据“一站四平台”的功能定位,不断完善运行管理模式,科学指导委员会要做好观象台方案的评审和现场指导。

2020年8月20日,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司长杨引明一行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调研,计划财务司预算处处长郭雪飞、项目处处长熊毅及规划处王自强陪同调研。气科院院长端义宏、副院长高云,计划财务处处长闫丽华及副处长王皓哲参与座谈。端义宏院长介绍了气科院的基本情况、改革发展以及科研与业务结合情况,计财处处长闫丽华汇报了气科院目前的基本财务情况,与会领导围绕气科院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展开了交流座谈。杨引明司长表示,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气象科技创新工作,在当前财政紧缩的背景之下,计财司仍将着力做好科技创新支撑保障。双方还就年度经费预算执行、预算申报,以及气科院基础设施维修、南京创新研究院运行及研究生招生等经费保障事宜进行了交流。端义宏院长感谢计财司长期以来对气科院的支持,气科院将进一步落实各项科技政策,就存在的困难与各方面做好沟通,进一步做好财务管理,盘活存量,发挥资金效益。

2020年8月26—27日,为科学分析和评估2020年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准确预测秋收作物和全年粮食产量,全国秋收粮食作物及全年粮食产量预测会商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由国家气象中心主办,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有关领导和代表、以及各省市(区)从事农业气象产量预报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马玉平副研究员应邀做了报告。国家气象中心、各省代表就2020年全国、本地区秋收及全年粮食作物生产形势及未来产量预估做了汇报发言。气科院马玉平副研究员做了“基于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的2020年玉米单产趋势预估”的报告,介绍了气科院自主研发的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的进展情况,并基于模式模拟结果给出了2020年全国春玉米和夏玉米的格点单产预估,为全国秋收粮食作物产量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中国农业气象模式是气科院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近几年重点培育发展的科研和业务内容之一,此次参加全国秋收粮食作物产量预测会商,展示了模式在业务服务方面的支撑能力。

2020年8月26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召开了2020年第5次主任办公会议,通报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28个课题的验收结果,确定综合排名前8的课题为优秀,其中包括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物理过程机理研究”课题。该课题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主持,联合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共同攻关。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的专题——课题四“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物理过程机理研究”共分为5个子课题,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气科院徐祥德院士、张小曳院士、王亚强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柳艳菊研究员担任子课题负责人。经过3年研究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揭示了冬季京津冀区域地理特征、大地形影响背景下多尺度天气系统(环流型)、大气动力、热力三维结构对大气重污染生消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大气重污染过程对流层中层气温距平“暖盖”结构的影响机理及其大地形背景下大气三维结构气象综合影响模型,发现了位势高度距平场“双阻塞”系统对持续性大气污染过程影响的特殊气象背景;揭示出大气重污染过程PM2.5浓度爆发性增长的污染—气象“双向反馈”机制,指出了“双向反馈”机制对污染爆发性增长的主导作用,揭示了京津冀区域持续性强霾事件发生的动力机制等。相关研究成果已在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中应用,参与了“大气国十条”终期评估报告的撰写,为准确评估国家采取的各项污染控制措施效果做出了贡献。建立的区域污染气象条件模型多次应用在国家气候中心与生态环境部联合会商中,基于上述模型研发了国家气候中心京津冀污染监测诊断业务产品。建立了国家气象中心雾-霾预报偏差非线性滚动订正业务系统。

2020年8月27—28日,第二十二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展示会在重庆市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承办了气象监测与交通安全论坛,实验室主任刘端阳博士主持本次论坛。论坛邀请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及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单位的7位专家做了主题报告,内容包含公路交通监测设备、预警预报技术、服务及标准规范等。实验室主任刘端阳做了“浓雾的监测与预报预警技术研究”报告,实验室朱承瑛高工做了“高速公路路面低温冰情预警预报技术的研究”报告,报告在公路、气象等部门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于2017年正式纳入中国气象局重点实验室管理序列并挂牌运行。实验室坚持需求引领科研,围绕“大交通”气象开展攻关,广布局、深钻研,通过持续的科研创新引领交通气象事业的发展。坚持“求是创新、合作担当”,健全和完善实验室运行机制,沿着交通气象特色优势发展方向,紧密围绕交通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致灾机理及防御对策等方面关键技术聚力攻关,在科研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和业务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0年9月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集成综合科学试验与示范应用” 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项目牵头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集明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以及相关领域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科技部中国21世纪管理中心仲平处长强调要进一步凝练项目目标和重大科学问题,力争在关键难点有所突破。专家组针对项目和各课题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等进行了充分的质疑和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一致通过了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负责人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陈宝君研究员指出,在代表性区域开展典型云系外场综合观测和催化试验,对于提高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能力和提升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实施周期为4年,共分为5个课题,由山西、安徽、北京、河北、甘肃、青海和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部门,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10家单位共同承担。预期将完成华北层状云、祁连山地形云和南方对流云外场综合观测和催化试验,获取试验数据,建立综合试验数据集;力争在认知我国典型云系宏微观结构和增雨潜力、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引领本领域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为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撑。

2020年9月7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王春乙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专项“主要经济作物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项目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气科院副院长高云、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姚学祥司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主持,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咨询专家组成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项目负责人王春乙研究员就项目任务分工、落实、总体实施方案、进度安排以及项目组织管理做了汇报,5个课题负责人就课题实施方案及研究进展情况作了详细报告。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和各课题的实施方案和研究进展等进行了充分的质疑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项目首席专家王春乙研究员针对咨询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总结,提示各课题边研发、边总结、边服务,真正将研究成果落实到业务服务中;并对项目组的年度总结会议做了部署。

2020年9月8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召开联合团队建设工作会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费建芳和黄小刚教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赵坤教授,以及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高影响天气研究团队首席研究员孙继松远程参会。会议首先听取了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曾明剑关于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共建团队管理办法制定情况的汇报。与会领导、专家对共建团队管理办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提出诸多建设性修订意见。会议随后对共建团队建设进行了研讨,并重点围绕高影响天气研究团队建设方案进行了讨论。孙继松研究员与赵坤教授共同介绍了团队重点研究方向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与会专家就团队研究目标设置、青年人才培养、团队支持措施等方面各抒己见,提出发展建议。端义宏院长指出,高影响天气研究团队应明确研究重点,推动研究链条前移,聚焦台风、暴雨、强对流及灾害性天气影响与评估等核心议题部署研究力量,完善青年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调动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积极性及支持保障力量,实现关键科学问题重点突破。

2020年9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作为参加单位与香港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的“Urban Ventilation and Assessment and Wind Corridor Plan of Chinese Cities”(中国城市通风评估与通风廊道规划)项目获得2020年香港规划师协会银奖(最高奖)。该项目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空气污染控制和适应气候变化,并且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规划回应。项目团队编制了一系列技术指南和标准,其中《城市总体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GB/T 37529-2019》国家标准协助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城市提供规划决策参考。城市通风评估研究结果可用于建筑优化设计和城市形态控制,在规划源头上为创造健康的城市环境和改善市民的户外生活质量提供保证。

2020年9月10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的付永硕教授做了题为“春暖一定花开?——气候变化下的物候响应”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由气候所黄萌田助理研究员主持。付永硕教授目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植被物候学、生态遥感、生态水文等研究工作,先后入选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国家青年人才计划。报告从物候学定义及其发展历史脉络出发,介绍了物候在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物候响应。针对春暖花开这一自然现象,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未来气候变化下的物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影响等。同时针对气科院气候所研究领域,介绍了植被物候变化对气候系统的反馈机制和过程。与会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对该工作表示出浓厚兴趣,并开展了热烈讨论。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线上方式听取了报告并参与讨论。付永硕教授的研究成果为气候所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以及气候风险研究扩展了新的思路。

2020年9月9—10日,由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共同举办的全国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与方法交流会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召开。会议重点围绕人工影响天气外场科学试验开展经验技术交流,充分研讨了在六盘山、太行山、天山、祁连山、庐山等典型地区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增雨防雹外场试验的研究成果。会议期间,专家组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地形云野外科学试验基地进行现场观摩指导,对基地规划建设工作提出建议,将进一步提升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能力,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效率,有效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来自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气象部门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2020年9月14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与极地大气环境变化及全球影响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成立暨首次学术研讨会召开。周秀骥院士、气科院副院长赵平、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任宏利和丁明虎以及团队成员参加会议。会上,团队成员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各自的科学兴趣,发表了对团队重点研究方向的看法。周秀骥院士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和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就如何结合四个面向,特别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青藏高原与极地大气环境研究做了指导性发言。赵平副院长结合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项目,就如何开展创新性研究、形成国内有特色的研究团队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任宏利副所长就将天气动力学科学问题和所研究方向相结合开展高原极地大气环境研究提出了建议。丁明虎副所长就从多圈层相互作用角度开展高原极地大气环境研究以及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提出了建议。

2020年9月15日上午,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南京市建邺区副区长杨波一行进行座谈,建邺区科技局、组织部、房产局有关领导以及南京市气象局局长刘聪出席座谈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孙效功介绍了创新研究院在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计划与总体设想。杨波副区长表示建邺区将全力支持创新研究院工作,努力做好对接和服务,并现场协调区科技局及房管局落实创新研究院人才公寓配套相关事宜。9月15日下午,创新研究院主要领导赴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进行参观调研。南京市科技局科研机构处处长傅健、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强等领导出席座谈会。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及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研究单位,目标构建成为“政-产-学-研-用-金-介”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王强主任介绍了该中心总体构架、建设任务、战略布局等情况,刘志波副主任对加盟形式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补充,并介绍了气象产业在该中心的发展情况。孙效功副院长介绍了创新研究院的定位、研究方向设计、总体目标和任务。双方一致表示将进一步加深了解和沟通,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江苏省和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0年9月16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集成与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张贤处长、气科院副院长高云、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张洁调研员到会讲话,气科院科技处副处长金啟华主持了开幕式,项目组组长刘树华教授主持论证会。会议采取现场和线上视频会议结合的形式召开,项目跟踪专家、咨询专家、项目首席、课题负责人及骨干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及课题负责人的实施方案汇报,对项目和课题的实施方案、技术路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该项目涉及天气-气候一体化预报试验的关键技术内容,有望对无缝隙预报业务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专家组认为项目实施方案涵盖了任务书立项研究内容、目标和考核指标,一致通过了论证。在此前气科院牵头承担的2项相关项目中,已经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非结构大气动力框架,并构建了匹配多尺度自适应的物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大气动力框架和物理过程进行集成,加入其他模式分量构建多圈层耦合系统,并构建多圈层耦合资料同化系统,建立高分辨率多圈层耦合的一体化模式,最终构建一套天气-气候无缝隙预报系统,为我国未来无缝隙预报业务提供科技支撑。

2020年9月18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召开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及装备应用研讨交流会。中兵集团有限公司民品发展部副总经理黄郁馨、人影中心主任李集明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陈宝君主持。北京厚力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乐通过纪录片介绍了中兵集团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了中兵集团新型人影智能化系统研发进展。黄郁馨副总经理介绍了中兵集团的历史变迁和集团的科研、生产模式。他表示,将根据人工影响天气的需求,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李集明主任肯定了中兵集团对推动人影装备发展做出的成绩。他表示,我国人影工作需求多、要求高、领域广,在从人影大国向人影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亟待加强自主创新、拓宽思路谋发展。人影装备发展要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双方加强合作,集中优势,使人影装备技术有突破性进展,满足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的要求。与会人员对人影装备发展产学研相结合、跨领域合作、资金投入、技术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双方初步达成共识,将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与研讨,以机载探测仪器、人影特种观测仪器研制和应用为抓手,开展深入合作。

2020年9月下旬,青藏高原和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完成了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开展的大气成分垂直分布综合观测之气球探空观测试验。此次综合观测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下游天气气候的影响”项目的支持下于2020年5月20日启动的。旨在通过探空气球携带特种仪器探测对流层/平流层臭氧-水汽-气溶胶及温湿压风等垂直分布,同时,采用主动和被动地基遥感观测技术开展补充观测,以获得对流层/平流层气溶胶、水汽、痕量气体垂直分布数据。气球探空观测试验已于2020年9月下旬结束,而地基遥感观测则持续一年。从气球的探空观测结果来看,所谓亚洲对流层顶气溶胶层(ATAL)在高原北部的夏季最为显著的是 7月下旬至8月下旬,9月下旬开始退却,而对流层/平流层臭氧-水汽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而且对流层臭氧受天气变化过程影响显著。观测结果增进了对青藏高原北部对流层-平流层相互作用过程的认识,为今后长期开展相关观测奠定了基础。

2020年9月28—29日,生态与农业气象学术交流会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召开。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王建林就生态与农业气象发展现状,生态气象逐步走向精细化预报与格点化等问题发表了讲话;科技司何勇处长详细报告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发展规划、未来野外基地建设的主要科学目标、功能定位与布局等;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侯玉峰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广胜分别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与气科院的合作背景,并为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象学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和气科院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就生态与农业气象最近研究进展、重要成果、关键数据、合作计划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2020年9月29日,以“科技强国气象万千”为主题的2020年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京举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恒毅副研究员以稳定的发挥获得大赛三等奖。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气象系统的108位气象科普讲解达人竞技比拼,分预赛和决赛两轮进行。在决赛现场,23名参赛选手通过自主命题讲解、随机命题讲解和科技常识测试3个环节展开激烈角逐。刘恒毅作为一线科研人员选手代表,是众多选手中的一股清流,以“揭秘人工引雷”为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简约沉稳的台风,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最终凭借优秀的科普讲解、扎实的知识储备、精彩的现场发挥,赢得评委的一致认可,以92.78分的成绩获得大赛三等奖。

2020年9月29日,为推进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的研究试验工作,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召开研究试验项目外场试验交流总结汇报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人影中心、甘肃人影办公室、宁夏灾防中心领导及技术人员、项目首席科学家参加会议,人影中心参与2020年外场试验的6位同志汇报了试验成果。人影中心林大伟和谭超分别以“祁连山地区一次火箭增雨作业雨滴谱的前后变化特征”“雷达快速循环同化技术对祁连山地形云的数值模拟试验”为题汇报了祁连山试验情况;参与六盘山试验的车云飞、唐雅慧、卢广献和周旭汇报了利用试验区微波辐射计、云雷达、雨滴谱、雾滴谱和三维超声风速仪等的观测资料,以及在试验区地形云雾宏微观特征、雨滴谱特征、观测数据订正算法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分析结果。与会人员对6位试验人员所做的科研工作表示出浓厚兴趣,开展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并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20年10月15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舒红平一行3人到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调研,孙效功、曾明剑、闫丽华等院领导与舒红平副校长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孙效功副院长向舒红平副校长一行介绍了创新研究院的机构定位、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和团队研究任务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舒红平副校长表示,创新研究院的机构定位、建设思路和人才工作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未来发展有较大启发性,值得进一步学习借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汤志亚介绍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建设情况、专业设置和优势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形成了大气科学、信息技术、管理经济三大学科群,并在气象数据应用、气象雷达研发等方面有较强的研究和产业化实力。双方约定未来在气象大数据和信息化应用、大气探测技术等方向探索更多联合研究的可能性,并在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

2020年10月1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孟晓林一行5人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调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主持调研座谈会,预报与网络司和科技与气候变化司领导及气科院副院长赵平、高云和徐祥德院士陪同调研。徐祥德院士介绍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工作进展情况,赵平副院长汇报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取得的重要成果。孟晓林副主席肯定了气象研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尤其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和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对提升西藏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稳定、发展、生态和护边的四件大事,离不开科技支撑。未来希望在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卫星监测和生态发展方面与中国气象局加强合作。宇如聪副局长强调,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要以青藏高原科考和大气科学试验等为契机,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高原特色,在防灾减灾、护边安全、生态发展、人才培养和气象卫星监测等方面与中国气象局各部门加强合作与研究。

2020年10月16日,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组织专家对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牵头实施的小型气象建设项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弹药全程监控应用示范”(简称人影物联网项目)进行业务验收。中国气象局职能司、人影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和天津、安徽、山东省人影办的专家,以及项目参加单位上海物管处和4个示范省的技术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减灾司人影处处长孙锐主持,安徽省人影办主任袁野研究员为专家组组长。项目负责人李宏宇从项目基本情况、工作与技术总结、系统联调测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方面汇报了项目总体建设和业务推广应用情况。与会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建成的人影作业装备弹药全程监控系统、人影作业信息实时采集监控系统,经国省两级试运行,各项功能、性能达到了业务技术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该项目通过示范建设与应用,还总结提出了可用于全国推广的技术模式与系统,形成人影弹药监控管理系统建设指南,为人影作业弹药全程监控与作业综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全国人影安全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导。

2020年10月15—16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翟盘茂研究员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区域重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归因方法研究”项目中期总结与评估会议在上海召开。项目组成员和有关专家62人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国家气候中心宋连春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志红教授,以及项目责任专家兰州大学黄建平教授、国家气候中心李维京研究员等专家出席。会议由气科院科技处处长温敏主持。翟盘茂研究员对项目总体情况做了汇报,项目在中期阶段完成了归因方法的适用性评估,初步建立极端事件的监测归因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极端事件的影响,初步认识观测资料和归因结论对模式模拟的约束意义等内容。已围绕极端事件归因在包括National Science Review、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BAMS等国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9篇。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比较突出,虽然开展时间不到2年,但成果非常丰富,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研究成果不仅对国内相关领域有贡献,对国际贡献也很突出。专家组建议项目需要进一步凝练亮点成果,为迎接科技部中期评估做好准备。

2020年10月17—18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罗亚丽研究员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暴雨的多尺度作用机理及预测理论和方法”项目中期检查预备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刘树华教授、兰州大学黄建平教授、清华大学林岩銮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闵锦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段晚锁和孙建华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李柏研究员、气科院周毓荃研究员等专家以及项目成员57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罗亚丽研究员主持。项目5个课题负责人重点汇报了课题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咨询专家组对各个课题的执行情况、研究进展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比较突出,对每个课题的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和创新性以及技术资料完整情况等各方面给予了较高的评分,并对如何提炼和整合项目的亮点成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2020年10月19日,由吕伟涛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专项“雷暴云起放电过程和雷击效应研究”项目中期预检查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处代表、项目组成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另有30余名项目组成员通过线上会议方式参会,项目跟踪专家北京大学刘树华教授主持会议,气科院周秀骥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吕达仁院士、气科院院长端义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郄秀书研究员、气科院刘黎平研究员、国家气象中心郑永光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陈明理教授、重庆大学司马文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何俊佳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万齐林研究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戴传友教授级高工等预评审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的中期进展汇报。与会专家对项目的中期进展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并提出了宝贵建议。建议项目组进一步梳理研究成果,凝练自主创新亮点,迎接科技部的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吕伟涛表示,项目组将根据专家组意见认真总结前期工作中的不足,抓紧推进后半期执行工作,进一步加强课题之间的协作,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2020年10月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多尺度全球大气数值模式物理过程和资料同化系统研究”项目中期检查预备会在北京召开。丑纪范院士、黄建平、李维京、端义宏、王斌、封国林、李建、苏京志、黄小猛、薛巍等专家组成员和项目承担单位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王斌研究员主持了会议。项目负责人彭新东汇报了项目总体研发进展和中期目标完成情况,5位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湿物理过程、辐射过程、陆面过程尺度自适应参数化和精细化计算方法、资料同化系统和卫星资料应用及非结构网格全球大气动力模式的研发进展和成果。项目开发了具有尺度自适应能力或精细化描述的一套物理参数化方案和球面非结构网格大气动力学模式,并成功实施了10年稳定积分,具有较好的中期预报能力。专家组基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发目标和考核指标对项目和课题进行了质询和评议,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预定研发任务,达到了中期考核目标和检查指标。项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级超算无锡中心、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气候中心和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共同实施。该项目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的“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动力框架研发”和“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集成与应用”2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姊妹项目。

2020年10月21日,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举行了2020/2021年冬季气候预测会商研讨会。会议由祝从文副所长主持,次季节至季节和数值模式研发团队的骨干成员参加。首先,刘伯奇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东亚季风季节预测模型研发工作的新进展,并基于新模型和2020年汛期以来的全球下垫面异常信号,给出了2020/2021年冬季全国气温和降水异常的预测意见。苏京志研究员介绍了气科院动力预测模型对2020/2021年冬季ENSO事件和冬季全国气候异常的预测结果。随后,参会人员分别从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影响、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ENSO事件对东亚冬季风的遥强迫和冬季东亚地区冷空气的次季节活动等方面,对统计和动力预测结果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对2020/2021年冬季全国气温和降水异常的预测意见。经过研讨,预计2020/2021年冬季,全国气温将以整体异常偏暖为主,但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将异常偏冷,其中12月发生全国性寒潮过程的概率较大;全国降水异常将呈现“北多南少”格局,不排除华南地区出现冬春连旱的可能性。祝从文副所长建议冬季气候预测班组会后认真总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预测结果,做好冬季全国气候预测会商的科技支撑工作。

近些年破历史记录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凸显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干旱往往源于一段长时期内降水的不足,被认为是水循环的一个极端状况。由于干旱对人类生活、农业和受影响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理解全球增暖背景下干旱的变化,并力求量化人类活动和其他外强迫影响因子对干旱的作用。2019年8—10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伏秋重旱,造成部分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江河湖库水位明显下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次季节至季节研究团队马双梅博士和祝从文研究员所发表的“Combined Impacts of Warm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Anthropogenic Warming on the 2019 Severe Drought in East China”(赤道中太平洋海面温度升高和人为变暖对2019年中国东部严重干旱的综合影响)论文,对这次极端干旱事件进行了归因。研究结果表明:赤道中太平洋地区的暖海温异常可以通过激发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气旋性环流异常,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高温少雨的干旱条件;源自气候系统自然内部变率的赤道中太平洋极端暖海温异常对2019年的长江中下游伏秋重旱具有重要贡献;全球变暖显著增加了类似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概率。该文被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接收并出版,并被选为2020年第11期封面论文。相关介绍内容已在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EurekAlert!等相关网站及境外媒体报道和转载。

2020年10月22日,由中国工程院丁一汇院士担任组长,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9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在北京召开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亚洲大范围降水和气温异常成因的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平台”验收会。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正秋博士的工作汇报,审阅了有关文档资料,经质疑和讨论一致通过了验收。该平台由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科研团队历时6年自主研发。不同于传统的气象信息系统,该系统平台可提供用户二次开发框架,并且操作简便。在如下几个方面实现了创新:(1)自主设计了一套交互界面设计管理子系统,用户可以像编辑PPT一样,设计远程交互界面,降低了网络在线服务系统搭建门槛。普通科技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设计应用接口,促进科研成果及时向业务转化。(2)为该平台系统发明了一门“远程交互控制脚本语言”,并且平台为该语言的编写提供一种智能指导系统。用户在编辑控制脚本时,可以根据智能系统提示,编写所需要的交互控制脚本。另一方面,该脚本语言也为系统功能的扩展提供了灵活性。(3)对气候模式动力诊断过程进行了自动化的设计,即使用可视化平台实现了多模式数值试验和气候诊断的自动化,并为后续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业务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0年10月22—23日,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南京分别与到访的北京中咨泰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亚优华科技有限公司、天气在线有限公司先后进行了交流座谈。三家企业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的基本情况,其中北京中咨泰达科技有限公司着重介绍了其在交通气象道面状况传感器及能见度仪方面的研发及应用;新亚优华公司简要介绍了其气象与卫星遥感技术服务农业、林业、环保、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天气在线公司介绍了其在交通旅游气象软件开发方面的经验。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端阳介绍了交通气象的科研、业务、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详细介绍了实验室所取得的交通气象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实验室科研骨干与企业技术人员就关注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双方就在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开展合作等方面交换了意见,未来将积极搭建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促进交通气象事业的发展。

2020年10月28—29日,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集成综合科学试验与示范应用”项目“华北降水性层状云综合观测与飞机增雨试验”研讨会顺利召开。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刘强、山西省气象局副局长王文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集明、项目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特邀咨询专家、项目参加单位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参加会议。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陈宝君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项目的立项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各课题间的相互关系和项目考核指标。课题负责人李培仁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方案、组织实施计划以及试验准备情况。与会人员针对组织实施方案就课题承担单位、参加单位及相关单位分工、协调和相互配合等进行研讨论证,大家各抒己见、为课题顺利实施建言献策。经过研讨,不仅形成了更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试验设计,同时对试验过程可预见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此次会议加强了项目与课题、课题与各专题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2020年10月27—29日,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实验室吴泓高级工程师一行4人与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云南省气象服务中心、北京聚恒博联以及中原光电等单位的技术人员一起,在云南昆明和昭通举行了项目交流研讨会和联合科学试验。在昆明召开的地标和团标编制研讨会上,吴泓介绍了标准编制起草情况,与会人员结合高原气象条件特点以及山地道路特点,兼顾未来交通气象监测网规划设计,综合监测设备性能、效益、成本、维护等各方面需求,讨论确定了《高原山区公路交通气象智能监测预警设备技术标准》的编制大纲和编制方案。10月28日,实验室成员等一行在麻昭高速公路开展交通气象观测基地评估与现场工作,对麻昭高速公路2019年建设的交通气象观测站进行了对比观测和仪器维护,通过现场维护、比对,确保了交通气象观测站设备观测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实验室成员还采集了麻昭高速公路的道路环境、站点位置等信息,为后续的精细化低温冰情连续监测预警预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此外,实验室成员还参与了滇东北交通气象灾害防治调研座谈会,同麻昭高速公路管理方、交巡警、路政等部门开展交流,发放了调查问卷,详细了解了一路多方对交通气象监测、预警和服务的需求,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2020年10月30日,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云南科学试验与应用研究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是交通气象实验室携手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聚焦交通气象关键技术和科技前沿开展科学研究的新里程碑。从2018年开始,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和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就开始了交通气象科学观测、科研及人员和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近年来,双方在滇东北麻昭高速公路开展了野外科学试验和外场观测,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共享野外试验基地。经过多年的合作发展,双方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今后的长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南京气象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孙效功和云南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才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揭牌仪式后,双方就未来2个实验室的科研合作进行了交流探讨。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胡澄宇主任介绍了国家工程实验室在陆地交通气象灾害综合防治方面开展的探索研究。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刘端阳介绍了开放实验室在恶劣交通气象形成机理和防灾服务的研究进展。双方的研究领域有着很好的互补性,实验室的合作有助于推进道路交通气象科学的上下游合作研究,共同提升我国交通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2020年10月28—29日,灾害天气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天气雷达及资料应用联合开放实验室以及中国气象局-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联合实验室协办。研讨会共收到了100篇投稿。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院校学者,国家级业务部门骨干以及实验室科研人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有300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在会议现场或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参与了研讨会。近年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着多项面向科技发展和减灾需求的重点任务,在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及综合科考、东亚区域大气再分析资料研制、卫星应用技术研究及应用、雷暴云起放电过程和雷击效应研究、华南前汛期华南海岸与内陆强降水机制、登陆前后台风强度及降水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实验室联合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天气雷达及资料应用联合开放实验室以及海洋气象联合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就卫星、雷达等遥感监测及应用技术、资料同化技术及数值预报、评估等方面开展研究。同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业务单位在灾害天气观测理论与技术、灾害天气机理以及数值预报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研讨会就以上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深入交流。

2020年10月28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苗情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郑州举办的中国测绘学会学术年会上荣获2020年测绘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由测绘学会评审委员会评审并授予为我国测绘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苗情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房世波研究员牵头,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的多位专家学者,历经数年研发完成。项目以全天时、全天候的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长势的卫星遥感监测为目标,利用光学、微波卫星遥感,研发了全天候气象灾害和作物长势监测的新方法、新模型,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项,制定气象行业标准3项,出版专著6部。成果已经用于多个省(自治区)的农业防灾减灾和决策服务,有效提升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指挥决策能力和主动防控能力。

2020年11月6日,应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所所长王亚强邀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陈卫东工程师一行人来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并做了题为“电力气象技术及应用”的专题报告。陈卫东工程师首先介绍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近些年来在电力气象模拟与应用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对新能源站网级电力功率的有效预测,电网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技术等。随后陈卫东工程师提出了在电力气象研究中面临的一些难题,如模型预测精度的提升、所用气象数据的不足以及电力预测所需的特定预报模式等,希望在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方面与气科院加强合作。王亚强所长与团队成员就进一步的合作研究、相关技术问题与陈卫东一行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学术报告为人工智能所创新团队开展人工智能方法在气象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启发。

2020年11月9日,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所邀请国家气象中心系统实验室主任薛峰研究员做题为“气象大数据管理技术与业务应用”的主题报告,这也是气科院科技创新论坛第321期学术报告。薛峰研究员主要介绍了近些年国家气象中心在大数据处理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科研和业务工作进展。报告分析了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发展史,以及随着气象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气象数据处理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审时度势及时运用最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构建满足气象业务需求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同时,薛峰研究员还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在基于雷达资料的人工智能临近预报系统研发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以及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薛峰研究员同参会人员还深入研讨了机器学习在气象应用方面的相关技术问题。双方就在气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开展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乘雪龙2号科考船出发。受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所有队员随船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选派的3位考察队员——山西省气象局董剑、陕西省气象局武维刚和安徽省气象局凌新锋将接替第36次南极考察队员罗斌祥、祝伟和朱孔驹的工作,进行为期1年的长城站气象观测、中山站气象观测和大气成分观测工作。

2020年11月7日,由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张东启研究员主持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专题“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对青藏高原典型水环境的影响”项目召开年度进展研讨会。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山东师范大学等6个参与单位课题负责人汇报了年度进展。来自气科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在听取了各课题负责人汇报后,任务负责人徐祥德院士、专题负责人周广胜研究员、特邀专家翟盘茂研究员、丁明虎研究员对各课题的进展给予细致的指导并提出了极富建议性的意见。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专题要紧紧围绕西风-季风环流的大背景,在大量使用遥感数据的基础上,沿着由面到点的研究思路开展5种水环境要素变化的研究工作;选取典型观测点开展地面验证和机理研究工作。

NOx(NO+NO2)是O3生成的关键前体物。污染大气中的NOx主要是以NO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如柴油车尾气排放的NOx中NO占比在90%以上。初始排放的NO大气化学活性很低,需通过大气氧化转化为NO2之后再参与到光解等大气化学过程并最终导致O3、硝酸盐等二次污染物的形成。因此,NO到NO2的氧化过程对大气氧化性的增加及二次污染的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认为NO极难氧化,主要通过气相反应在O3、RO2自由基、HO2自由基等强氧化剂作用下才能得以氧化,并认为非均相等表面过程对NO氧化没有贡献。刘畅等人通过研究NO在矿物气溶胶如MgO表面的非均相反应发现,当有SO2共存或气溶胶表面已被SO2老化的情况下,NO摄取系数可提高2~3个数量级,NO将被快速氧化为NO2及HONO。基于原位光谱试验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明确了表面硫酸盐是NO吸附及氧化过程的活性位点,发现了NO2形成的重要中间体物种[SO4-NO],提出了NO2将会进一步与表面亚硫酸盐反应导致HONO的生成。该研究结果首次提出了气溶胶表面反应中NO快速氧化机制,对深入认识NOx大气化学过程及探究污染地区大气氧化性来源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畅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马庆鑫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王韬教授等合作完成,已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0年11月9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特邀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薛勇教授和秦凯教授前来开展学术交流,两位专家分别做了题为“陆地下垫面气溶胶定量卫星遥感反演”“紫外波段气溶胶与污染气体遥感监测”的学术报告。创新研究院卫星遥感团队、江苏省气象局大气环境团队和多源卫星资料业务应用团队等相关科研业务人员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后,创新研究院孙效功副院长、刘端阳副院长以及其他科研技术人员就气溶胶定量反演和紫外遥感的关键技术问题与两位专家开展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并在大气遥感领域的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2020年11月9日上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率队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展调研。气科院人事处长于飞、计财处长闫丽华、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曾明剑等参加了调研。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院副院长吕建成首先向调研团介绍了深圳先进技术院发展理念及发展历程、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产业化情况,以及深圳理工大学建设规划。双方就队伍建设、薪酬体系、考核制度、成果转化等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端义宏院长对深圳先进技术院的发展速度感到震撼,要求南京创新研究院要学习借鉴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管理理念、建设经验,打破传统固有思维模式,在激励机制创新,激发人才活力上充分打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并期待与深圳先进技术院进一步交流合作。当天下午,南京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曾明剑一行还调研了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深圳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预警预报中心主任万齐林和副主任吴宇介绍了预警预报中心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主要目标任务等。曾明剑副院长表示两家单位性质相似,并且都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应相互学习借鉴,瞄准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加速将单位科学研究工作推向正轨,为气象科技创新事业添砖加瓦。

2020年北大西洋涛动(NAO)次季节尺度位相转换对梅雨冷锋和暖锋降水影响示意图

2020年6—7月,我国江淮流域遭受了21世纪以来最强的持续性梅雨的侵袭,对当地的生命安全、生产生活和防疫工作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什么在厄尔尼诺现象不显著的背景下我国江淮流域发生了持续性“暴力梅”事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次季节至季节研究创新团队自2020年7月初就开始了跟踪研究,并率先在国际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指出,除了传统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暖海温异常的影响以外,北大西洋涛动(NAO)位相的次季节调整是导致2020年梅汛期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的重要原因。在次季节时间尺度上,按照降水落区和梅雨锋性质,2020年梅雨可分为6月中、下旬的江淮梅雨期和7月上、中旬的江南梅雨期,前者对应梅雨暖锋结构,后者对应梅雨冷锋结构。暖锋降水受热带环流系统影响,低纬度高空南亚高压和低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向而行”,为江淮地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和良好的抬升条件。冷锋降水则受中纬度强东北冷涡影响,大量冷空气南下至江南地区,局地水汽经向梯度加大,大量水汽在江南地区辐合。进一步研究表明,NAO位相转换能够通过调制欧亚大陆中纬度高空波列结构,造成梅雨锋面性质和环流结构的次季节调整,最终导致2020年超强梅汛期降水。评估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S2S模式预测结果,发现该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测出热带环流和暖锋降水异常,但对中纬度环流和冷锋降水异常的预测能力较差,这很可能是制约气候模式对梅雨降水次季节预测能力的关键,预示着未来次季节尺度模式的研究重点应该是解决如何提高东亚季风中纬度环流的预测精度和时效这一科学问题。该研究相关论文已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接收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是气科院刘伯奇副研究员,通讯作者是祝从文研究员,鄢钰函博士、马双梅博士,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李健颖博士共同参与了该项研究工作。

气溶胶“光学-微物理-化学组分”综合反演算法流程图(蓝色部分是前向模型,红色部分是数值反演模块)

基于多角度偏振观测开展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和成分估计研究,有助于揭示我国重污染天气发生发展过程中气溶胶成分和关键光学特征的区域性时空演变规律,准确观测并获得全球尺度气溶胶成分含量及光学特性信息是减少气溶胶辐射强迫评估不确定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车慧正课题组在气溶胶组分卫星遥感反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多角度偏振观测优势,在国际上创新性地率先发展建立气溶胶化学组分卫星反演算法,实现了基于卫星辐亮度和偏振观测的气溶胶化学组分和光学-辐射特性参数的直接反演,弥补了间接获取气溶胶组分方法的不足,有效降低了气溶胶组分反演不确定性。相关成果发表于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针对黑碳和棕色碳对气候变化评估不确定性影响大且空间连续观测数据缺乏的热点问题,率先从卫星观测角度揭示了黑碳和棕色碳质量浓度时空演变规律,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准确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同时,卫星气溶胶组分反演算法的光学-辐射特性产品也揭示了粗细模态气溶胶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的气候学特征。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以上研究成果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法国里尔大学、NASA等国际机构合作完成,第一作者为气科院李雷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车慧正研究员和法国里尔大学Dubovik研究员。该研究成果使气科院在多角度偏振气溶胶组分遥感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进一步研发基于国产卫星(高分和风云卫星)遥感气溶胶组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成果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家青年基金项目等资助。

为做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人工影响天气保障服务,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与上海市气象局共同开展2020年上海进博会期间的人影保障工作。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保障服务协调会议,成立了指挥技术支持组、外场作业保障组、新员工实习组,分别赴上海和安徽九华山外场开展保障工作。2020年10月19日至11月12日期间,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协助上海市气象局做好人影指挥工作,每日研判天气条件和作业条件,进而制定飞行方案、发布飞行指令,在飞行后根据观测资料开展云条件分析和作业效果的分析工作。同时,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协调山西省气象局负责运行的空中国王350飞机B-102P及外场工作小组、黑龙江省气象局负责运行的空中国王350飞机B-10GD及外场工作小组,一起负责九华山外场的人工增雨探测与作业工作。在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上海市气象局、山西省人工降雨办公室、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及通航公司的通力合作下,圆满地完成了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人工影响天气保障任务。

2020年11月12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国家气象中心研发的“基于关键影响系统的江淮流域中长期强降水预报模型(KISAM)V1.0”获预报与网络司正式批准,作为天气预报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该成果主要完成人为翟盘茂、周佰铨、牛若芸、陈阳、余荣、谌芸、唐健、梅双莉、林建。该模型基于对引发强降水的组合性环流配置的深入认识,利用加入权重的余弦相似方法和大数据的参数优化方法,对不同环流预报因子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分配不同权重,在突出关键环流系统作用基础上匹配最优相似,并利用最相似和多相似平均输出未来1~15天的江淮流域强降水预报。通过对2016—2020年5—9月大量强降水个例的预报检验,证实该模型相比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模式在中长期预报上有明显优势,特别是雨带位置预报,有助于提高中长期时效江淮流域强降水预报的准确率。

2020年11月18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在英国伦敦发布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院士入选交叉学科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榜这份备受期待年度名单的科学家在过去10年间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在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中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高级分析师David Pendlebury表示:“通过衡量研究成果被他人引用的程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甄别和表彰了那些对科研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杰出科学家。”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167人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国内地入选科学家从2019年的636人次(占比2%)上升到2020年的770人次(占比12.1%)。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根据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1年期间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21个领域以及跨学科中遴选出6000多名科学家。遴选方法凭借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文献计量专家所进行的数据分析,利用InCitesTM数据库和ESITM数据库,按照基于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的科研绩效指标和趋势数据专门制定。Web of Science™是全球最大、最值得信赖的非出版机构引文索引数据库及独立的研究信息平台。

2020年11月2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气象部门西藏工作暨援藏工作会议精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已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联合推进科技创新,共建野外试验基地,联合开展科学试验,联合共建国家气候观象台,合作开展人才交流与培养,推进建立联合研究机构,深化合作。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拉卓希望双方通过互派科技人员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交流与培养机制,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深入开展合作研究。并希望在冰雪灾害防治等重大工程保障和重大项目研究中与气科院加强合作。气科院院长端义宏感谢西藏气象局长期以来在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和高原气象学科发展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并表示气科院将一如既往支持西藏气象事业发展,在合作协议框架下,尽快明确具体合作事项,并积极推进落实,把援藏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气科院将通过设立开放课题等方式支持双方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持续提升西藏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支撑西藏气象事业发展和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西藏气象局局长向毓意,气科院副院长赵平、高云及双方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2020年11月25日,“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的设立旨在缅怀谢义炳先生对中国气象事业和人才培养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鼓励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表彰在气象事业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中做出贡献的青年人才。该奖是我国大气与海洋科学领域面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奖项。在全国各高校、科研和业务单位的推荐下,2020年评选委员会经过严格的评审,共评出了6位青年学者为获奖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缪育聪副研究员(左7)因系统研究了高空环流与复杂下垫面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及气溶胶污染的影响而荣获2020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作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出站人员,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赵胡笳副研究员(左8),因研究成果提升了对我国东北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及辐射效应的科学认知而荣获该奖。

2020年12月,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所和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气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团队主导组建的参赛队伍在“2020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创新大赛”中荣获第二名。此次竞赛由上海市气象学会主办,上海市进口博览会气象台承办,面向对象为全球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数据分析公司等,共有10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本支联合队伍Nowcast-AI参赛队员包括气科院高力浩和南京创新研究院的郑玉、刘希3名科研人员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李扬。参赛过程中团队采用多种深度学习模型包括MIM、TrajGRU和U-net模型,根据过去1 h雷达回波图像预测未来2 h雷达回波图像连续变化。经过两轮激烈角逐,人工智能团队获得决赛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为加强青年职工交流,促进青年职工成长成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联、团委联合举办了气科院优秀青年交流报告会,气科院党委副书记李慧应邀参加,第三届青联主席丁明虎主持报告会。院青联委员、团委委员及院属各单位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聆听了报告。李慧副书记对全院青年职工提出“要不懈追求有理想、要爱岗敬业有担当、要脚踏实地有作为”等希望。党委办公室梁玉英副主任向广大青年介绍了气科院有关优秀青年相关政策以及气科院青联的基本任务等。夏茹娣、尹金方、李论3位院优秀青年获得者分享了他们在出国访学、援疆期间的感受和收获,并从如何静心做科研、融入团队、潜心研究等方面给在座的青年职工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李抗抗分享了扶贫支教期间的生活感悟。院青联主席丁明虎表示,作为在气科院成长起来的一名青年,切实感受到气科院一直以来对培养青年的重视和支持,希望广大青年职工能够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抓住机遇,尽早成长为气象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院青联、团委也将继续为青年职工搭建更多交流平台,引领和带动青年职工共同为气象科技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2020年12月9日,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2020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主办,江苏省气象学会协办。江苏省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的科研业务人员,以及交通气象领域的专家学者等1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特邀徐祥德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赵天良教授、南京大学赵坤教授、中国气象局公服中心行业气象室吴昊首席在大气动力、热力过程对大气污染时空变异影响机理研究、PM2.5和水汽对能见度的影响、雷达定量降水估计和临近预报方法研究以及“十四五”期间交通气象保障规划等方面做了报告。与会专家分别就卫星遥感、雷达观测技术、大数据智能交通气象应用等方向以报告、墙报等形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交流,并评选出优秀口头报告及优秀墙报。交通重点实验室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技术及致灾机理及防御对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实验室建有先进的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开展了浓雾、强对流、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野外科学试验及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同时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交管气象试点工作,持续推进交通气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2020年12月9日,作为落实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耕云”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举措之一,强化科技人才在创新发展领域的支撑,在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下,“2020年人工影响天气产品及业务应用培训班”在北京开班,培训采用远程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覆盖省(区)、地(市)、县全业务链条的近150名学员将参加为期1周的学习。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王晓辉、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人工影响天气处处长孙锐、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教务长孙博阳出席开班仪式。为做好面向全国省、市、县各级人影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人影中心对此次培训的教学计划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准备,培训内容紧密围绕业务需求展开,主要包括人影“五段”业务关键技术和产品概述、作业条件潜力预报和作业预案制定、作业条件监测预警和作业方案设计、飞机和地面作业跟踪指挥、作业信息收集和作业效果检验等方面。授课教师均从国家级、省级一线作业指挥人员和国家级人影培训基地中遴选。学员们都充满了学习热情,在课堂上与授课教师针对云系特征、作业方案设计等关键问题进行讨论,通过业务培训,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的理念将会更好地得以实现,持续推进人影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0年12月11—12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在江苏(东海)交通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开展冬季雾-霾外场综合观测试验。试验得到了连云港市东海县气象局的大力支持。此次试验利用雾滴谱仪、三级分档雾水采集器、自动气象站、系留汽艇探空系统、气象探测无人机、开路涡动协方差系统、闭路涡动协方差系统、宽范围粒径谱仪、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器等仪器,对雾天气下的雾微物理结构、雾水化学组成、气溶胶粒径分布、湍流运动强度及边界层垂直结构等特征进行观测,旨在研究雾过程的垂直廓线及其演变、雾微结构的水平分布、雾形成的宏观天气条件与雾微结构配置、雾的爆发性增长机制等科学问题。此次试验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过程的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项目中“长三角典型陆面背景下重污染过程大气污染物与低层气象要素垂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研究”的重要内容,项目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雾与大气污染过程的宏微观科学认识,增强对雾害和大气污染的防治能力。

2020年12月13—1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环境效应”项目年度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郑州大学等20个单位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王建林、郑州大学副校长赵明皞、河南省气象局总工程师赵国强和任务一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马耀明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负责人周广胜研究员介绍了专题与任务一的关联性、科考目标与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与亮点以及重点考核目标;随后,17个参与单位的21位子项目负责人汇报了年度工作进展和下一年工作计划。同时,此次会议还针对项目服务和技术支撑邀请河南省气象局局长王鹏祥、郑州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田智慧、太原理工大学任鸿瑞教授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吕晓敏分别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超算技术在青藏高原科考项目中的应用、最大熵原理和方法、以及多源遥感数据使用和处理方法做了特邀报告。

2020年12月17日,全国气象快手矩阵启动活动暨第二届全国气象短视频创作大赛年度盛典在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召开。活动现场公布了第二届全国气象短视频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其中,评委会单项奖3件、一等奖作品6件、二等奖作品16件、三等奖作品30件。此外,5件作品获评最受网友喜爱作品,9家单位获最佳组织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创作团队原创作品《我的南极故事》,在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和民航、海事、电力等相关部门以及中央及地方媒体的238家参赛单位(团队)41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一等奖。《我的南极故事》讲述了在南极开展大气成分观测的重要意义,以及主创者朱孔驹参加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时,在南极中山站的工作、所遇到天气和南极的生活等情况。

序号 著作权名称 完成人 著作权类型 颁证日期1 云降水精细处理分析系统[简称:CPAS]v3.0周毓荃,蔡淼,史月琴,王飞,孙晶,刘卫国,陶玥,李琦软件著作权登记2019-12-16 2 云降水精细处理分析系统(国家级版)[简称:CPAS_WMC]v3.1周毓荃,蔡淼,史月琴,王飞,孙晶,刘卫国,陶玥,李琦软件著作权登记2019-12-31 3 中国植被生长状况遥感监测系统v1.0 房世波,周广胜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04-01 4 基于微波卫星遥感的农牧干旱和长势监测系统v1.0房世波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04-01 5 基于关键环流系统的江淮流域强降水相似预报模型软件周佰铨,翟盘茂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04-07 6 作物生育阶段气候极端状况时空特征统计分析王培娟,霍治国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07-01 7 玉米产量趋势分析软件 姜朝阳,周广胜,刘建栋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07-08 8 玉米生育期数字化查询软件 刘建栋,周广胜,姜朝阳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07-08 9 机载云降水粒子图像数据(CIP/PIP)显示与处理软件v1.0张荣,李宏宇,周旭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07-22 10 人工增雨随机化试验样本数据库系统v1.0姚展予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09-18 11 飞机外场综合试验数据集管理系统v1.0段婧,楼小凤,周旭,卢广献,张骁拓,高扬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11-28 12 云水资源评估系统v1.0 蔡淼,周毓荃,刘建朝(外),上海辈友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外)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12-07 13 雨型分析模糊识别算法软件v1.0 赵琳娜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12-10 14 Gamma 分布降水空间模拟软件v1.0 赵琳娜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12-10 15日降雨时间序列模拟软件v1.0 赵琳娜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12-10 16 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系统v2.0周广胜,汲玉河,李贵才(外),周莉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12-14 17 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系统v1.0 姚展予 软件著作权登记2020-12-21

序号 专利名称 发明人 专利类型 授权日期1 中国江南地区夏季平均气温短期气候预测方法及系统刘舸,彭京备(外),王慧美(学)发明专利 2020-01-03 2 星载微波传感器低频通道无线电频率干扰检测及校正方法杨俊 发明专利 2020-02-11 3 一种加压式空气采样设备 王瑛,徐晓斌 实用新型 2020-03-10 4 用于大气水汽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监测的系统 丁明虎,张通,张东启,效存德(外),柳景峰(外),李传金(外)发明专利 2020-03-13 5 一种人工防雹早期雹云识别技术方法及系统 姚展予 发明专利 2020-05-19 6 一种三维云场诊断方法 蔡淼,周毓荃,刘建朝(外),胡志晋(外),唐雅慧发明专利 2020-06-02 7 一种加压式空气采样设备及其采样方法 王瑛,徐晓斌 发明专利 2020-06-05 8 一种一体化无人机三维电场探空装置 张阳,姚雯,樊艳峰,吕伟涛实用新型 2020-06-09 9 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恒流放水堰 陈悦丽 实用新型 2020-07-17

序号 专利名称 发明人 专利类型 授权日期10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 周广胜,汲玉河,李贵才(外),周莉发明专利 2020-07-21 11 闪电定位方法及装置 张阳,陈泽方(张阳)(学),郑栋,吕伟涛发明专利 2020-07-21 12 一种冻雨温湿度结构的分析方法 蔡淼,周毓荃,欧建军(外),刘建朝(外)发明专利 2020-07-28 13 闪电通道自动观测系统 马颖,吕伟涛,杨俊,齐奇,武斌,张阳,姚雯实用新型 2020-08-25 14 基于双偏振雷达网的相态识别产品拼图方法及装置吴翀,刘黎平,王红艳,胡志群发明专利 2020-08-25 15 基于双偏振雷达网的参量拼图方法及装置 吴翀,刘黎平,王红艳,胡志群发明专利 2020-08-25 16 用于测量雪面雪粒径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丁明虎,杜福嘉(外),温海焜(外),王飞腾(外),田彪发明专利 2020-09-01 17 一种基于单目标变量判断云区的方法 蔡淼,周毓荃,欧建军(外),刘建朝(外)发明专利 2020-09-01 18 一种基于作物对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的发育期模拟方法邬定荣,王培娟,霍治国,宋艳玲,杨建莹发明专利 2020-09-04 19 一种中心切割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系统 王瑛,张康平(外),印丽媛(外),徐晓斌,程红兵实用新型 2020-09-11 20 冬小麦历史种植区的休耕轮作信息遥感识别方法及系统周广胜,王树东(外),汲玉河发明专利 2020-09-18 21 常绿人工林遥感识别方法及常绿人工林长势遥感监测方法周广胜,王树东(外),汲玉河发明专利 2020-10-23 22 一种云区判断方法 蔡淼,周毓荃,欧建军(外),刘建朝(外)发明专利 2020-11-03 23 一种云区判别结果图形化方法 蔡淼,周毓荃,欧建军(外),杨琪(外)发明专利 2020-11-03 24 一种云水路径获取方法及装置 蔡淼,周毓荃,唐雅慧,刘建朝(外),蔡兆鑫(外)发明专利 2020-11-20 25 一种单调制器双通道全二维气相色谱装置 王瑛,印丽媛(外),程红兵实用新型 2020-12-08 26 云雨对雷达信号的吸收衰减和米氏散射衰减的提取方法李丰,阮征,葛润生(外)发明专利 2020-12-15 27 风廓线雷达回波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阮征,李丰,刘黎平,王改利发明专利 2020-12-15 28 一种植物物候监测设备 吕晓敏,周广胜 实用新型 2020-12-18

2020年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2020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业务人员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工作,潜心科研,在科研业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集体和个人、成果获得奖励。

序号 奖项名称 获奖集体/个人 授予部门1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大气成分研究所雾—霾监测预报团队科技部2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固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科技部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4 2020年度测绘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参加单位)3 2019年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第四参加单位)中国测绘学会5 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科学算法创新大赛特等奖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CAMS 风起云涌队中国气象局、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 “华为云杯”2020 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粤港澳大湾区强降水临近预测三等奖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所踏风逐雨队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南山区人民政府,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7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端义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8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车慧正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9 科睿唯安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 张小曳 科睿唯安公司10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孙俊英 中组部、人力社保部等11 个部委11 2020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缪育聪 北京市科技委12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缪育聪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13 气象杰出人才 端义宏 中国气象局14 气象杰出人才 周广胜 中国气象局15 气象杰出人才 翟盘茂 中国气象局16 气象领军人才 车慧正 中国气象局17 气象领军人才 吕伟涛 中国气象局18 气象领军人才 李建(气候所) 中国气象局19 气象领军人才 刘黎平 中国气象局20 气象领军人才 梁旭东 中国气象局21 气象领军人才 罗亚丽 中国气象局22 气象领军人才 张华 中国气象局23 气象领军人才 任宏利 中国气象局24 气象领军人才 孙俊英 中国气象局

序号 奖项名称 获奖集体/个人 授予部门25 首席气象专家 刘洪利 中国气象局26 青年气象英才 刘伯奇 中国气象局27 青年气象英才 李论 中国气象局28 青年气象英才 陈阳 中国气象局29 青年气象英才 何建军 中国气象局30 青年气象英才 李昕 中国气象局31 2020年度测绘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房世波 中国测绘学会32 气象部门援藏工作先进个人 郭建平(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33 全国气象短视频创作大赛一等奖 朱孔驹、任瑞淇、王自锋、秦忠豪中国气象局34 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 刘恒毅 中国气象学会35 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创新大赛二等奖 高力浩、郑玉、刘希等 上海市气象学会36 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王宏斌、诸葛小勇、唐飞、李昕、郑媛媛、刘岩江苏省气象学会37 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和新中国气象事业70 周年重大活动先进个人钟鑫获 中国气象局38 2020年风云气象卫星用户大会优秀报告蔡淼、王宏斌 中国气象局、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中国气象局气象
边塞风光气象雄丽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气象武器:翻云覆雨等闲间
大国气象
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发展历程
中国气象局卫星数据广播系统
美丽的气象奇观
走进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