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电力企业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2020-10-29王全玲

关键词:柔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王全玲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柔性管理工作是新时期社会发展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人才管理模式,旨在从员工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结合单位发展要求及员工个人需求合理设置管理工作的内容,让员工自觉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从而共同构建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推动各项工作项目的顺利完成。文章阐述了柔性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应用优势,结合事业单位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有效利用柔性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柔性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维持经济稳定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电力企业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利用电力调度、调峰调频等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电力企业将面临“配售电放开”的市场化新局面。在改革的浪潮中,原有的传统化、刚性化管理模式已无法适用,亟需建立以人为本、快速应变的柔性管理体系。

1性化人力资源管理

柔性化管理是指企业在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迅速作出应对的一种管理理念,而人力资源作为实现战略管理目标与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其柔性化可理解为通过对组织机构设置、员工招聘、人才培养、绩效及薪酬管理等灵活调整,达成管理与环境的匹配契合,最终助力于企业战略实现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权变理论下的组织管理柔性,二是需求理论下的员工管理柔性。权变柔性理论是指根据不同的环境灵活对待外在事物,应用于企业中可理解为及时根据内外部变化调整管理思路。在组织管理层面,柔性化管理充分吸收了权变理论的核心理念,提倡构建权责模糊化、制度信任化的管理体系。通过上级向下级进行充分授权达成资源分解,弱化了等级分明的直线式职能组织体系,可极大提升基层组织的工作自主性与应变主动性。柔性化管理同时提倡非迫性管控,倾向于弱化刚性化管理模式中的规章制度,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达成“无为而治”的管理目标。需求柔性理论是指通过满足员工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方面不同程度的需求,达成最优化的管理效果。员工需求是自下而上的共存型阶梯,只有低层级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才会产生高层级需求的驱动力,同时各级阶梯也相互依存,仅是影响程度不一致。柔性化管理便是以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考虑到员工不同职业生涯阶段、不同个性的影响权重有差异,将导致等量高层次需求所产生收益大于已得到满足的低层次需求,故提倡对核心与非核心员工、青年与大龄员工、主动型与被动型员工等不同群体进行差异化的管理与激励,采取“主导需求+从属需求”方式充分进行员工个性化激励。

2国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弊端

2.1国有电力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大、地位特殊

一般隶属国家机构管控,并参照政府部门采用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即企业负责人全面主管、职能部门间接指导的行政化管理体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这种高度集权的组织架构也出现了诸多困扰,组织更重视生产创收部门,管理部门缺少发言权;生产部门缺少自主管理权,员工主观能动性降低;信息传递通道不畅,难以及时应对外部电力市场环境变化;组织内部员工发展通道单一,难以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2.2人才开发在国有企业内部单纯被视同为员工培训

培训项目也多以单向授课式教学为主,高层领导认为培训是一种“石沉大海”式的支出。在国有电力企业中,这种片面狭隘的管理理念影响广泛,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投资持模糊态度,将其视为工作量与财务的双重负担,甚至刻意减少培训次数。员工能力提升渠道多为内部授课与外请授课等灌输式方法,将员工群体等同看待,没有兼顾到员工本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未对员工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3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应用

3.1弱化制度硬性指标

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硬性指标,可以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但是一味的“命令”式约束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向心力的凝聚。对此,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要树立柔性管理理念,将柔性化观念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弱化制度中的硬性指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总结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制定柔性管理制度。了解员工实际需求,根据员工企业和企业柔性化经营需求,定期调整制度规范,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和优化。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企业要在实践中落实柔性化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制定制度后,要将制度内容公开并宣教,提高员工对各项制度的理解和认同,让员工正确认识到实施制度的意义和价值,促使员工自覺遵守制度,形成自发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最大效益。除此之外,在制度后期修改和维护上,要明确内容,针对不符合实际需求的内容,要及时修改,制定合理的制度修改流程,让企业员工参与到制度修改和制定中,提出自己的建议,管理人员会选择有代表性和有价值的意见进行确定,这种弹性制度更能约束员工行为,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3.2完善激励制度体系

激励是柔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由于每个员工的爱好、岗位、工作内容和薪资都不同,在激励制度体系的制定中,要坚持灵活性和柔性的原则。在物质激励中,企业要关注员工的物质需求,制定显性化津贴或是绩效,提高员工的整体薪资水平,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而对于物质需求较大或是性格内敛的员工,企业要注重精神激励的应用。精神激励主要是通过柔性的语言和制度,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更加倾向于对员工的肯定和表扬,基于员工内心需求,激发主人翁意识,使得员工形成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思想精神。对此,在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中,企业要注重激励方式的运用,选择多种激励方式联合使用,科学设计员工的薪酬结构和福利待遇,制定柔性化管理机制,鼓励员工不断进行大胆创新,提高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创造性,激发主人翁意识,进而促进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达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3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对柔性管理的实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文化承载着企业所有的精神资产,汇集着企业内部员工的所有智慧和思想,是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对此,在实施柔性管理中,一方面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文化育人的目的,帮助员工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一致的个人目标,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和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心理依赖性,留住优秀人员,进而发挥出文化引导的作用;从另一方面上看,柔性管理中需要企业和员工的及时、有效沟通。通过企业文化的加强和建设,可以为员工营造自由、和谐的工作环境,尊重员工个体差异,并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和关系,尊重员工个人意愿,提高员工的使命感和认同感,进而发挥出企业文化的育人作用。

结语

总之,在电力市场新形势下,国有电力企业只有保持管理制度的柔性化,对员工管理、制度建设等加以柔性应变因素,摒弃国企长期存在的弊端,自我创新、自我改革,才可能突出重围,在电力行业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徐鹏.柔性管理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世界,2017(17):100.

[2]张荣,陈大佑.提升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力的新途径——柔性化管理[J].当代经济研究,2006(1):33-35.

[3]李文芳,李中斌.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研究述评[J].价值工程,2008(9):230-231.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