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2020-10-29张军辉徐伟伟

关键词:勘察水文地质岩土工程

张军辉 徐伟伟

摘要: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时,诸多因素会对其造成影响,不仅使工程的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并对工程质量造成了影响。工程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可以为之后的施工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可以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的优势,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同时,经过对周边水文地质的调查,对潜在的工程隐患进行分析与控制,从而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并使工程的效益得到最大化。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

1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1.1可以对岩土工程周边的水文情况进行掌握

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得到更进一步完善,以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将水文地质应用于实际的岩土勘察工作中,需要对周边的水文情况、岩土结构、以及地质状况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掌握,获取更加精确的信息;并对工程方案进行科学性的完善与调整,以便使岩土施工可以顺利、高效地进行。

1.2为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提供必要的支持

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时,地下水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就会对工程周边的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坏,进而影响岩土工程的整体运行;而造成相关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则是地下水位的变化。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不断变化水位的地下水会使工程周边的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对工程的效果与质量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

2.1水位上涨带来的影响

在建设企业具体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勘察环境非常复杂,并且地下水的分布区域、水量以及水位等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在大多数状况下,比如:长时间降雨、人工灌溉等都会造成地下水位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这非常容易造成部分地质区域被沼泽化,这对于岩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水土流失、岩土地面坍塌的情况。这样一来,就给建筑项目的建设工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干扰。与此同时,在岩土工程的勘察和建设过程中,假如某一建设区域出现了地下水位上涨的情况,就有可能会严重腐蚀地基以及地下钢筋混凝土等建筑物结构,另一方面,因为地质结构的疏松,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在无形之中就增大了建筑物局部坍塌问题出现的概率。

2.2动水压力对岩土工程带来的影响

所谓动水压力,又被人们称作渗透力,其主要指的是岩土体中大量的水分子在自由流动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了土壤阻力的影响,而对地质构造产生拉拽力的情况,这样会使得岩土体地质中的应力出现改变,即渗透力出现改变。而渗透力的大小则直接影响到建筑建设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当前岩土工程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人为因素是导致土壤地质渗透力改变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国民活动的与日俱增,使得岩土构造被逐渐破坏、瓦解,进而造成地下水的天然动力失去平衡,而地下水天然动力的失衡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土流失、基坑坍塌等危急情况,这对于岩土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2.3地下水位频繁升降带来的影响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在建设企业对岩土项目开展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假如地下水位出现频繁上涨的情况,就会非常容易导致岩土体的膨胀形变等潜在危险,而要是长时间都出现这种危急情况,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进而造成岩土工程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在地下水位不断涨幅波动的情况下,假如地下水的波动处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就不会对岩土项目的顺利施工造成太大影响。但要是地下水位的涨幅波动非常频繁,那么动水的形成就会以最快的速度直接打破地下水的平衡状况,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整个岩土项目面对流沙以及水土流失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问题。

3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

3.1勘察气象条件以及地形地貌

勘察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气象条件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内容,气象水文特征指的是工程所处的地域环境、气候带、季风气候、蒸发量、年降水量以及地下水位。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地形地貌勘察指的是考察工程区域环境内的地域特征、水系特征、地形是否开阔以及地貌堆积和侵蚀情况等相关内容。

3.2勘察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地形特点和水文特征2部分内容。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气候特点,如空气湿度、温度以及降水量等。地形特点指的是周边山地地形以及高原分布的特征,同时也包括土地完整性以及水土流失程度等相关特点。在岩土工程项目建设之前,做好自然地理条件的勘察,可以提高方案的可靠性,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图纸和方案的设计。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自然地理条件勘察工作的重视,并通过勘察所得的数据加强建设人员对气候和地质环境的了解和掌握,及时调整建设方案和施工规划,保证工程项目建设可以顺利稳定地进行。

3.3地下水位勘察

在岩土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地下水位直接关系着岩土工程地基建设的稳定性以及整体建筑物的安全性,不仅会对工程项目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对当地的岩土地质环境带来间接影响。因此,需要深入勘察地下水位,明确水位上升和下降的情况,结合工程项目建设需求确定水位标准,分析历史地下水位最高情况和最低情况,从而可以系统地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相关技术人员和勘察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职责的重要意义,可以引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勘察设备对水位进行测量。测量静止水位的过程中要保证水层的渗透性,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开展地下水位的测试,工作人员在采用泥浆钻进时,需要将测量的管道打入含水层约20cm,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4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勘察

在岩土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地质勘察活动涉及的内容较多,对工程项目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干扰岩土工程项目建设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大的因素是隔水层和含水层,因此,需要加强对含水层以及隔水层分布情况的勘察。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地下水位升降情况、地下水供给问题以及地下水流方向直接关系着隔水层和含水层的分布。岩土工程施工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前,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以及目的进行系统分析,对影响隔水层和含水层分布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并制作成相关的统计表,为后续地质环境的改造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岩土工程项目中正确判断含水层分布的依据包括地下水渗透系数、地下水流情况以及含水层厚度等,结合分析判断的结果可以为建筑物地基的下陷以及建筑基层的腐蚀制定相关防护对策,保证岩土工程后期施工可以顺利安全地开展,避免由于含水层和隔水层问题而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其次,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评价机制的重视。作为整个勘察工作的总结,为工程项目地进行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工程产生影响的重点位置提出不同评价,并对基坑开挖之后承压水冲毁的可能性进行精确测量,计算不穩定性因素,明确岩土性能对工程提供的保障。

结束语:从以上研究得出,在工程勘察期间,水文地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此,工作中须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勘察工作加以落实,制订具体的对策,以此提升勘察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1]赵君.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71-173.

[2]王健,杨灵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6):54-55.

[3]彭川.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177-178.

[4]孟雄飞,李龙.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155+161.

[5]祝凤春,杨晓飞.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166-167.

猜你喜欢

勘察水文地质岩土工程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分析
矿山地质勘察和勘察灾害防治问题探讨
浅谈推行水利工程勘察(测)监理制
岩土工程特点与专项监理技术探析
新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