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检修质量与验收模式设计
2020-10-29杨健
杨健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建设也在加快。变电检修工作是变电站的一项复杂程度较高,且要求变电检修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流程。供电系统的使用效果与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存在很大的关系,变电站的检修至关重要,以下对如何加强电力检修以及变电站电力检修的工作要点和验收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变电站;检修质量;验收模式设计
引言
随着当前城市电网的飞速发展,变电站里电气设备的水平也取得了相应提高,那么,对其开展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以往的管理方法进行调整也成为了必须做的事情。基于此种情况下,检修技术应时而生,其将传统的周期性检修工作转变成集约式的检修模式,依据设备工作的状态进行过选择性检修,从而极大程度增强了工作效率。为了全面发挥检修的特点,同时代发展相吻合,就需要对变电运行的管理形式进行调整。
1变电站变电检修技术
1.1设备状态的监测
变电站是一个复杂的整合集成系统,涉及用于输变电的一次设备及CT探头之后的二次设备和自动化物联网设备,智能电网条件下,还部署了基于IDC的私有云系统。运行在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信号模式下的变电站设备集群,使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并依赖不同的运行环境,所以其监测方法和监测需求较为复杂。变电站监测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可抽取结构、信息转换模式、信息传输模式、信号模式、数据治理方案、数据仓储方案、数据分析方案、数据预警方案等,不同监测需求下这些技术的组合模式不同。随着当前智能电网技术的逐步推进,电站建设水平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数字滤波技术作为电器监测的依托技术,且在云端使用数字化监测和大数据分析的监测系统,可以保证电气监测效率的不断提升。
1.2故障设备的诊断
采用设备状态比较法、震动监测法、红外温度监测法等可以对设备的故障状态进行有效控制测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对物联网探头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最终得出预警数据。
2检修工作的优化对策
2.1完善变电检修的安全控制体系
安全是变电站带点检修过程中第一目标,不断完善带点检修现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现场安全监督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带电检修的安全性。在具体的检修过程中将安全生产控制体系落实,可通过对变电设备的风险识别、设备分析、设备评估以及控制方式排查出安全隐患。针对变电站设备的动态风险和静态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形成更完善的检修作业体系。
2.2加强变电站设备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
变电站设备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是电力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会在电力企业运营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首先,由上级发布调度指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到调度指令后第一时间掌握任务的具体内容,详细告知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和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检修人员进入维修现场,根据指令停电,布置好安全措施。其次,相关负责人在现场确认安全措施和设备状态完备后,发布许可指示,然后向工作人员分配检修任务,明确任务分工后便可以着手操作。当停电和检修工作均已完成、相关人员退出现场后,开始送电。通过采用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模式,不仅可以优化检修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检修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在进行设备检修操作一体化的管理中,应制定科学的管理规范,注重对检修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规范化管理,应该将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效结合起来,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电力企业相关人员应结合实际工作状况,深入研究检修流程,积极参与对当前检修管理模式的改进工作,大力提升检修质量及检修效率。其次,为了防止变电设备出现故障时无从处理等类似情况的发生,各电力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应急机构,提前制定好应急方案,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就能够及时采取行动,第一时间加以解决。电力企业各部门应各司其职,保持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检修任务。
2.3建立操作及管理标准
对于变电工作来讲,操作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高效提升操作的质量,应防止粗鲁性的操作,那么,运行从业人员的细心及责任心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同的变电设施在操作过程中都存在自身的系统,应熟练应用这些操作方法,衍生出流畅的操作流程。在检修过程中,尽可能降低重复传动操作的次数,合理规划好传动各个类别的操作,把设备的动作次数降至最低,从而延长变电设备的工作时间。另外,变电运行也应创建一系列管理标准,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及责任进行明确界定,期间,工作流程系统是其关键的构成内容。在变电运行状态检修过程中,工作的流程系统又包含组织系统、工作过程及评估绩效等。
2.4加强变电站设备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变电检修工作想要顺利完成首先要确保检修现场的安全性,检修人員作为检修工作的核心关键,其自身安全更需要得到切实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检修工作,及时为检修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现场监督小组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巡视,确保检修人员操作的正确性,在检修工作完成后应进行详细复查,以确保检修工作的有效完成。检修人员应对检修工具进行妥善保管,不得乱拿乱放,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电力企业应安排相关人员对检修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并及时检查检修工具的性能,对于已经老化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淘汰更换,以保障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2.5检修工程的状态优化
按照《规程》要求,变电站在带电检修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必须有效归档,对变电站设备运行、风险评估、状态检修等进行全面评估,对操作票的编制过程进行充分优化,状态检修的工作流程如下:(1)数据采集。通过物联网探头技术,对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采集。将运行数据与入网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中设备正常运行的状态、故障的运行状态等都属于设备运行中所产生的信息。(2)状态评估。状态评估包括定期评估和动态评估。根据有关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变电设备的外貌特征也要进行收集整理,在确定设备运行状态下,可采用动态化管理模式进行收集。(3)风险评估。根据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充分评估后,根据设备故障的预判,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特别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编制应对策略。(4)设备检修。设备检修过程中,根据《规程》要求,以及业务流程再造优化,对设备检修操作票进行编制并严格按照操作票进行操作。(5)检修计划。变电设备在寿命使用周期范围内,定制年度检修计划、长期检修计划和不定期检查计划来排查变电设备检修故障。(6)检修考核。上述检修工作完成后,对检修过程进行考核分析。考核工作应明确目标和标准,对检修结果进行有效性和适用性分析,以便持续优化构建更完整的考核机制。
结语
强化变电站设备的检修工作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地安全性能,有助于及时排除电力运行隐患,避免引发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停电造成的财物损失,有助于减少成本投资,有助于显著提高电力服务水平。在变电站设备检修工作的实际开展中,相关单位应将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引进先进电力设备以及实行科学化管理机制等方面落实到位,切实加强变电站设备检修工作,确保变电站各项设备和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吴贇.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及其优化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8):129-130.
[2]贺海龙.当前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3):77-78.
[3]吴贇.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及其优化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