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020-10-29张天明
张天明
摘要:电力系统是我国目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现阶段,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系统要求不断提升,但电力调控运行现状并不是十分理想,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结合优化管理措施来提升电力调控运行的效果。本文针对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结合电力调控运行现状进行深入探究,提出对应的电力调控运行的优化管理措施,以完善电力调控运行效果。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都对电力能源有了更高的需求,电力企业也在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中获得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项目已经投入建设,这将是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的重要保障。电力企业需要在电力网络工程建设完成后进行一系列的调控工作,而实际的电网调控工作中往往存在很多的运行安全风险。因此,为了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安全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规避掉这些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为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转提供安全保障。
1网调控运行中常见问题
1.1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管理与使用关系失调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管理与使用关系失调集中表现在维护不当、检修不力,造成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有关设备寿命缩短,故障频发,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只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相关记录,建立台账,而忽视了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维护检修情况进行记录建档,缺乏实行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维护检修的痕迹管理,使得真正出现问题时,无法为故障判断或问题解决提供资料或经验的支撑保障。
1.2由于电网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当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电力企业持续的进行法制,但是电力企业的调控系统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因为自身水平并不是很陈述,在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较多,比如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比较低,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中不是很成熟,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也是导致了调控系统自身的作用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日后工作中,相关人员必须要熟悉调度系统,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如果调度系统出现问题,可以应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解决。但是根据现如今的情况来分析,电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少,这样也是为电力调度系统的故障维修带来一定的不变。
1.3集约化风险
当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进行电网调控运行都是采用集约化管控模式进行的,集约化的管理模式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依据,通过对网络平台进行整理以及集中对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管控,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为电网想着智能化以及系统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这种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也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一些不法分子会非法入侵电力网络管理系统,对电网调控运行过程进行破坏,电网调控过程受到破坏将无法达到管控效果,对电力网络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2电力调控运行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2.1新技术的恰当融入
在“三型两网”的大背景下,很多先进的技术也开始走进电力系统,逐步被引入到电力控制系统中。如果一味固执引入先进技术,没有结合自身需求,并做好人员配置,无异于画蛇添足。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例,由于光伏发电会直接调控管理,其自身的灵活性对机组进行并解列,同时受到自然条件影响,也会出现不可控和随机性。这样会直接增大调控中心的调控力度,导致调控运行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加强调控规划和相关人员安排,适当增大调控力度。同时,还需要建立对应的维修系统,结合多样化的管理措施和维护措施,确保技术人员可以有效应对光伏发电中的常见问题,从而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总之,在引入先进技术和系统之前,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调控和规划,确保有切合相关技术的人员融入其中,全方位地思考,制定合规的管理措施和维护措施,并预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以保证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2.2完善管控体系,增加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管控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管控体系的直接影响。因此,对管控体系进行完善是电力企业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电力企业应当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要求规定,对现有的管控体系进行完善。现有的管控体系中对于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内容相对欠缺,需要我们明确整个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内容,同时完善管控标准以及管控制度,提升管控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并以此为基础,实行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制,将每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每个管控人员的身上,每项管控工作都要有对应的负责人,有效地减少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进而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2.3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对于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培训的方式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工作原理、重要的参数指标、运行逻辑等教授给相关人员;第二方面要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具体的操作技术内容主要涉及调试、使用、维护、检修等,可以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以加深印象,增进经验;第三方面是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安全意识,以确保工作人员认真负责,降低故障的发生概率。
2.4改进自动化系统
首先要加强对自动化系统的升级工作,通过采取遥测和遥信等方式,对其一些不同的信号做出相应的分类,比如遥信是以信号的重视程度存在不同,一般情况下能够分成为一般、重要和事故警告等,这个时候可以根据其信号的表现程度存在不同,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处理,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去避免工作人员出现工作遗漏,降低其监控时候的风险问题。其次需要优化无人值班的模式,让变电站能够实现调度数据以及综合自动化设备升级,对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可靠性提升,这点也是作为事故出现提供出相应的处理意见,保证其调控一体化的实现,对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最后企业也是需要建立起防误系统的分区和功能将其具体的应用到实际中,这样能够为调控人员提供出安全的平台。
2.5电力监控系统的确定
在电力控制运行阶段,为保证控制的效果和合理性,恰当地融入监控系统,避免在一些环节出现疏漏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先做好设备优化,并在这基础上结合报警系统的要求,处理好信号装置,保证信号的全面、快速传输。其次,要站在等级保护的角度上对系统网络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需求分析,并结合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对信息加以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研究表明,未来社会必将朝着集中控制和高效管理的方向發展。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实际,及时对系统进行全面评估,结合不同阶段制定保护内容,避免由于保护不当和方案有误而影响管理的效果。
结语
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电能服务都直接取决于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果,而当前我国电网调控工作中确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安全风险就是影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最重枷锁。因此,为了提升我国电网调控国内工作的质量,就必须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电网调控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程度地规避掉这些安全风险对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勇平.试析如何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2):184,233.
[2]陈小燕,李宗成.电网调控运行全过程风险管控的分析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