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2020-10-29王烽
王烽
编者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开展职业教育治理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目标。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8月25日,《教育与职业》杂志社举办学术沙龙,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本期选用部分发言人的观点摘编,供大家交流学习。
关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单轨还是双轨?世界上关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有单轨制和双轨制两种模式,而我国实行的是双轨并行的顶层设计。从整个教育体系来看,我国实行双轨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提供了成才的另一条通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于整个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来说尤为重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而双轨制的关键也是中等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技术技能,即它提供现代职教体系中的技术技能基础教育。政策导向一直是“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但目前这个比例已经越来越难以保持了。应该如何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如果放任不管,可能大多数初中毕业生会升入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作用将难以发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有新的思路,可以深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中等职业学校是不是只能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是不是只能进行职业教育,可不可以为普通高中提供职教课程、在普通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是不是只能提供中等教育学历?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是否可以建成一个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终身教育机构,职能包括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闲暇教育、为普通高中提供职业模块课程以及实施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等?
第二,就业还是升学?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而不是升学导向,这是我们一贯的提法,现在也没有改变。但是,目前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的比例越来越大,这还是不是就业导向?客观来讲,就业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突出特征。也就是说,不只是职业教育,整个高等教育都应该把就业作为一个重要导向。关于学生就业还是升学,可以进行适度的引导,但最终都应该是个人选择、市场选择,而非制度安排的结果。如果制度安排违背了市场选择和家长、学生的意愿,必然会产生矛盾冲突。所谓就业导向,实质上就是实用技术技能导向。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是单纯要控制升学比例,而是要教给学生真正的实用知识,确保他们可以顺利就业,也为其升学提供充分机会。当然,现在必须警惕这样一个问题:随着学生升学机会的增多,职业院校会不会也开始侧重升学和应试教育?如果职业学校没有能力向学生传授实用技能,那么必然成为与普通教育一样侧重应试升学的学校,也就丧失了职业教育的特性。
第三,“断路”还是“通途”?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从纵向来看,目前的瓶颈主要在本科层次。为了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我们开展了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工作。虽然本科职业院校的数量在增加,但發展相对缓慢,质量和含金量与社会期待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本科职业教育作为整个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要进一步加强系统规划。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职教专业都应有本科层次,它必须与相应的技术技能体系层次相对应。有些职业或岗位的技术技能等级划分没有那么细,相应的专业层次区分度没有那么大,就没有必要建立从中专到本科的学历层次。所以,在哪些领域、哪些专业发展职教本科,这是需要大规模研究的问题。另外,职教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什么?与应用技术本科相比,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不弄清楚这些问题,发展职教本科就没有明确的方向。目前职教本科建设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原来的普通本科学校转为职教本科高校;第二种是一些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试办职教本科,主要是民办院校;第三种是高职高专学校中一些办得好的专业试办本科层次专业。这里我们联想到一项多年来进展缓慢的工作,就是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因此需要统筹考虑普通本科转型和职教本科建设的问题。目前本科转型陷入窘境,一些学校不愿意扣上“职业教育”的帽子。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应该从学校内部的一些专业或课程开始,建议先选择一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得好的专业,举办具有职教特色的本科专业。只有办好了职教本科,现代职教体系才能完善起来。
第四,“独立”还是“融合”?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必须将其放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来看待。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普及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多数学校低门槛甚至没有门槛,首当其冲的就是职业院校。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门槛低是正常现象,但有些生源竞争已经不激烈的院校还在努力保住入学门槛。这不仅仅是简单入学降低门槛的问题,更是一个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必然会面临很多挑战,因为“高考”这两个字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大学入学时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考试,是大众化教育体系的典型特征。如果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应当有其特定的入学标准和人才选拔方式,完全按照高考的模式肯定是不科学的。具体到“职教高考”,应该是“与职业类型特征相适应的考试升学制度”,其标准肯定与普通高考不同,如更注重技能考核。职教高考是一个系统的体系问题,涉及从初中毕业到本科每一步怎样升学、怎样选拔人才。它在“唯分数”的应试教育之外为招生评价增加了一个客观标准,也就是技术技能的标准。另外,两个体系还需要融通,每个升学台阶前都应有通往普通教育的通道。不少学者提倡职业证书与学历证书两种证书相通,但不能简单地互通,需要有一些共同的内容和基本标准,目前最现实的还是课程和学分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