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百问(七)

2020-10-29洪厚甜

艺术品 2020年7期
关键词:章草二王米芾

文/洪厚甜

怀仁《集王圣教序》

葵园:我想学好行草书,请问洪老师,从哪里入手好?拿到一本帖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解读?

洪厚甜:行草书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对转换技巧的学习,也就是说怎么把一条线变成一组线。这是把一根线跟另外一根线、一个字和另外一个字之间让它形成一个血脉贯通,这是要靠行草书的技术技巧来做支撑的。行草书在古人的学习路径里面,一般是从《十七帖》、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怀仁集王圣教序》开始。我觉得这些都是古人非常有经验的一种选择。

这种选择我们要尊重,是有它的很多道理的。比如《十七帖》,对铺毫、线的体积感和形态很有好处,且它是刻本,把很多细小的小技巧给损去了,上手会直接、简捷得多,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细节。智永《真草千字文》是真和草对照,让你在识字、记草法上更加便捷。这些我觉得都是很好的,进一步再通过写《集王圣教序》《书谱》来拓展,这是一条路。

还有现在比较普遍的一条路,就是直接从米芾行书入手。米芾是大家公认的对“二王”技术的传承,是很优秀的一位书法家,他的墨迹是真迹。我们所说的王羲之他们传下来的更多是刻本、拓本,不是原始的墨迹。所以说对米芾的学习,有个捷径就是直接对墨迹进行学习,然后再通过对米芾的学习而上溯到对“二王”流传下来的这些拓本、摹本的学习,对“二王”手札的学习,然后再拓宽、加深对行草书的学习。这也是一条很好的路径。

总之,书法的学习有宏观的把握,有细节的追问,转换技巧更多的还是要从墨迹里边去体察。

陈鸿飞:洪老师,请问练习行书应该从哪家入手?晋唐?还是可以直接入手宋米芾、苏轼的较好呢?

洪厚甜:关于行书的学习,路径是很多的。比如说直接从“二王”的行书《集王圣教序》入手,这些都是有很多经验可寻的;还有从米芾的行书入手、从“宋四家”入手也是可以的;还有很多从赵孟入手也是可以的,法无定法。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行书这个技术系统是建立在楷书和草书的技术系统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我们提倡的是先要解决楷书的系统,就是说在楷书的构形系统上有一定的积累,然后在草书的技术体系上也要有所积累。这个积累是解决点画的衔接转换技术,实际上在这两个技术系统的基础上,再学习行书,就可以事半功倍。

无无斋:洪老师好!我非常喜欢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但又感觉无从下手。我对颜体楷书研习较少,曾参照何绍基行书来临习颜体行书,可效果不好,无法深入。是应该有颜楷的底子,还是要有行书技法的准备方能学好颜行?请老师指点迷津!

洪厚甜:颜真卿的行书应该说是中国书法行书体系里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技术系统,实际上他这个技术系统也是从“二王”技术系统里面生发出来的。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呢?颜真卿的书法是引篆籀入书,也就是说他的行笔过程是以绞裹的运用、绞转的运用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其书法不是单纯简单的提按、反转来实现毛笔的节奏变化和断连、映带、牵丝、转换的。

所以说,在学习颜真卿行书的过程中,还是要建立在对篆隶书的技术体系的把握和理解上,建立在对篆书绞裹、绞转和平铺的小篆线形、大篆线形的基础上的,还要建立在对“二王”行书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因此说学习颜真卿这种技术体系,得有足够的前期技术准备,还要通过对颜真卿墨迹的学习,《祭侄稿》和《争座位帖》其实是一个技术系统,但是《争座位帖》是刻帖,《祭侄稿》是墨迹,那么我们在学习刻帖的时候能够以墨迹为参照,那将会是非常好的过渡。

超然:请洪老师谈谈李邕对唐及以后书法史的影响?对于行楷书技法的学习有必要对他做进一步追问吗?

宋 米芾 多景楼诗册 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洪厚甜:唐代李邕的书法成就主要是在行书上,而且李邕的行书成就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赵孟、齐白石对它的吸收,而且消化得特别好。所以说李邕是学习行书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我觉得是应该花大力气去消化、学习、研究。楷书和行书这里边,行书的技术系统,是草书的技术系统和楷书的技术系统的结合。偏于楷书的它就是行楷,偏于草书系统多一点的就是行草,所以说,核心是把草书的技术和楷书的技术深入研究,把这两个点做好。对草书做得越深刻,你转化技术就交代得越到位。

心慕手追:请问洪老师,《集字圣教序》在初学的时候如何进入?如,是以单字为主还是练习词组和行气?由于割裱的版本不同,每行字数有差异,那么行气上如何把握?

洪厚甜:行书学习选择《集王圣教序》,是因为《集王圣教序》的结字水平,包括对王羲之书迹的选择和摹取都是很准确的,应该说是非常准确地反映了王羲之用笔的技术技巧、结构的技术技巧。还有就是怀仁对王羲之书法的研究很深,他也关注了王羲之字与字之间的血脉贯通的感觉。但是不管他怎么关注,这个也是个集字本,集字本更多的是学习细节上的技术技巧、点画的技术技巧和字内的技术技巧,不能以它的章法来作为王羲之章法的研究学习,也不能把字与字之间的转换关系作为标准的王羲之书法的关系来学习。学习细节的技巧,它的字量很大,可以给你提供很多信息,但是学习王羲之书法的行与行之间、字与字之间的整体章法不能以《集王圣教序》为基本的范本来研究,因为这是后人附会上去的,而不是王羲之本身的。王羲之传本墨迹的章法和王羲之《兰亭序》的章法才是王羲之本身的东西。

军刀:请问学习米字应该从米芾的哪几个帖入手呢?

洪厚甜:对米芾书法的学习,我们通常是把它作为进入“二王”的笔法体系的一个通道,为什么呢?因为米芾是真正地深入了“二王”的技术体系而且有所发挥的伟大的书法家。他不仅研究王羲之、王献之,而且对像褚遂良这种对王羲之有很好继承的优秀书法家,也有深入的研究。

我们学米芾选哪个帖,因为米芾的作品风格跨度很大,如果我们写了《集王圣教序》,去写他的《方圆庵记》是非常好的,因为《方圆庵记》里边大量运用了《集王圣教序》的一些内容。米芾的手札也是一个很好的板块,还有大的行书,他的《虹县诗》《多景楼》也是很好的范本。你学习小楷,他的《向太后挽词》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范本,这没有一定之规,根据个人的情况不同,可以选择很多的切入点。

总之,学习米芾的书法,我们不是学他个人的一些特殊技巧,核心的还是学习他具有王羲之书法共性的东西。

㊗ ㊗ :我想问问学习《集王圣教序》有哪些误区要避免?

洪厚甜:王羲之的《圣教序》,应该作为学习王羲之书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本。因为在唐代的时候,《怀仁集王圣教序》可以说是广收天下王羲之的真迹,来转移摹写集字的。他是历史上公认的集王羲之书最好的范本,最好的一件作品。但是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在单个字的技法上,在技术细节上,它的到位、细腻和准确,都准确地传播或者是传承了王羲之的技术内容。但是由于它是集字,所以,字与字之间的这种映带、生动、变化,就不是书写者本来的那种状态,不是书写者自己的那种自然的状态。所以说我们通过学习它以后,还得要去学习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包括阁帖里那种完整的属于王羲之的东西。当然学习王羲之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历史上也有对《集王圣教序》的深入学习挖掘,又对自己的风格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的很多优秀的作者。我们在借鉴古人的时候,一方面要借鉴古人优秀的,同时也要避免他的局限。

佛子墨农、薛新尚:您常说“二王”的技术是中国书法核心价值判断里面的标准,只要进入这个技术体系就对路了。那么“二王”的技术体系是什么?不是结体,不是章法,那么就应该是笔法了。请洪老师谈一谈什么是“二王”的技术体系?其核心的技术是什么?

洪厚甜:我们大家只要是从事书法艺术的学习,都应该知道“二王”在中国书法史上突出的地位。陈振濂在前不久的一篇微文里边,也专门论述了关于王羲之之所以被称为“书圣”的理由,有一个非常深刻全面的表述,我建议大家认真去读一下。

至于王羲之这个技术的核心内容,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看,就是用笔、结字、章法。王羲之技法体系的核心价值当然首先体现在他对中国书法技术的归纳总结提升上,那么这个归纳总结就是王羲之技术体系的生成。它是建立在对秦汉、魏这个时期的整个书法技术的提升、体验上,尤其是在点画的毛笔运动过程中,表现了线本身的丰富性和点画与点画之间的衔接转换技术。这既是技术本身也是技术应用的延伸,都建立了一个完善的体系,更重要的是这个体系,它和人内心的情绪、情感的主观表现表达,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也就是说,从这儿才开始真正实现了笔墨即人、人即笔墨的这样天然、深刻的沟通。

在王羲之的整个体系里,单说王羲之是不够的,它是王羲之和王献之两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完整的体系。王羲之是以短促的线的跳跃翻转,这种跳荡式的节律,短节奏的形式实现了王羲之的风格,这种毛笔的跳荡、翻转、映带形成的,他是更新,因为节奏感更强,他有一种鲜活的气象。而王献之更绵厚、绵长,有延伸,有绞裹。也就是王羲之之法是新,王献之之法是古,“二王”构成了由古及今、由今及古、以古为新、以新来深刻的转换、表现、发展古的这样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所以说进入了这个体系,有了这个体系,那么作为一个书法家的核心支撑就形成了,所以我们是在教学中强调的核心。如何来真正、客观、准确地认识和把控“二王”的技术体系,决定了一个书法家在实践创作中的核心价值。

佚名:洪老师好!智永《草书千字文》与怀素《小草千字文》有何不同?

洪厚甜:智永《草书千字文》和怀素的《小草千字文》的不同,大家通过比较都可以看得到的。智永是正宗的“二王”的草书,这种草书的核心是交代点画的起收处和转折处的技术技巧,这种技术技巧是清晰的,是属于王羲之的小草的衔接,短线的很清晰的转折、反转。而怀素《小草千字文》更多的是用篆籀的笔法,它的线的绵、厚和它转折处更含蓄自然,显得平淡古雅。

我们在学习时,应该以智永的《草书千字文》作为第一阶段的学习和前期的学习,怀素《小草千字文》因为用笔很浑穆,对于用笔的技巧、内涵要求更高,应该是高端的、向草书高境界生发和提升的一个阶段的范本。

宋 米芾 珊瑚帖 26cm×47.1cm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寒石:我想学“二王”草书,应该从哪些帖入手?写了一段时间的《十七帖》,感觉有点难,从降低难度出发,该选何帖?

洪厚甜:对“二王”行草书的学习,《十七帖》是一个很好的入门范本。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十七帖》有很多技术细节,因为它是刻帖,所以就没有了,那么就需要《书谱》来作为辅助的。或者是先写智永的《真草千字文》,《真草千字文》其实也是《书谱》的技术,《书谱》所有的技术也是和《真草千字文》的草书是一个体系的。所以你只要把这两个墨迹和刻帖交叉进行,回头再学“二王”的那些传本墨迹,然后再学其他的东西就会深入一些。

王羲之、王献之的行草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既包括他本身,也包括“二王”所传承的历代的一些因“二王”获得成就的书家,他们都是“二王”体系里面需要学习的技术的点。包括唐代的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包括五代的杨凝式,包括宋代的苏东坡、米芾、黄山谷实际上都是这个体系的,还有后来的赵孟、王铎、董其昌他们都是这个体系的。所以说整体的观照学习,从细节到整体,从一个书法大师到历代的书法大师的这种经典碑帖的贯通式的研究,才能真正对“二王”这个体系有所把握。

心慕手追:请问老师能不能谈一谈章草。如章草学习如何体现书写性而摆脱符号化的排列,以及章草与今草的关系。

洪厚甜:我们学习章草一定要注意,章草是隶书的草写,那么写章草的前提是要写隶书的,在隶书的基础上来写章草,而且写章草不要单纯地从以前古人的那种《急就章》去学习。我觉得我们现在学章草,应该从汉简里面的草书和《平复帖》这种很成熟的章草资料来展开。

那么章草的学习,笔意、笔势、笔姿都有它自己的特点、特性,但是我们现在学章草是要建立在隶书和小草的技术上。很多人学章草,没有通过小草的这个技术,就会写得很生硬,里面的笔势往来等都有问题。所以说小草是学习章草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反过来说,要让你的章草进入到一个非常自然的状态,小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的技术储备。

猜你喜欢

章草二王米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下册)
米芾拜石
米芾与《阳朔山图》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用“心”写字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不激不厉风规远 醇厚儒雅溢毫端
谈张耀山的简章
章草对联
秦淮“二王”往事录
揭秘共和国首张A级悬赏通缉令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