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0-10-28张德富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4期
关键词:对策探究生物教学初中

张德富

摘  要:生物知识本身就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不仅是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作为初中的生物教师,则需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对策探究

引言

新课标教改要求各科的教学都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来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初中生物是学生兴趣较低的学科,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就要从提升学生的学科兴趣入手,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一、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浅

生物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尽管有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但是学生由于生物素养的培养较晚,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很浅,没有具体的认知感。尤其是在病毒及细胞教学中,学生只能在显微镜或者多媒体上观察到,但是他们还是觉得这不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而是一个虚幻的存在,有的学生也认为是电子技术的结果而不是真实的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生物教学和学生的生物学习的局限性造成的,让学生对生物的认知很难向更深层次推进。

(二)教师与学生观念陈旧

部分初中教师在当前教育教学新的发展形势下,其自身依旧没有改变固有的教学思想,在生物教学中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以至于生物教学过程无法满足现代初中生的学习需求,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的情况。另外,由于初中生自身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认知错误,也导致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难以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甚至还会减少学习生物知识的时间,将这些时间匀到其他主要科目的学习中,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也会降低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率,进而导致整个生物課堂教学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课堂教学模式缺少多元性,导致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缺少多元性,导致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初中生物教学到目前为止多数教学模式都是靠实验课和多媒体教学以及传统教学三大模式,这样的教学课堂缺少多元性,又与自己的生活脱离得太远,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无法提升,学科素养也就得不到提升。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的有效对策

(一)深化预习展开,进行良好导入

在初中学习理解中,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这一阶段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导入作用。因而,高效生物课堂可以预习为中心展开,在提前了解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来逐步适应教师的教学节奏,去针对性地理解重点部分,对自身尚不清楚的概念去完成突破性学习,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这一过程,实现了简单的“先学后教”,生物学习在疑问与答疑中做到了教学延伸,初中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能形成大致的认知体系,在课程网络设计中能够帮助学生的自学与探究。

(二)学校要提高对生物教学的重视程度

改善生物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重视,还需要学校的支持。对于生物学科来说,其自身具有生活化的特征,而且大部分生物知识都比较抽象化,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在面对理解难度较高的生物知识时,初中教师则需要开展相应的生物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也需要初中学校的大力支持。基于此,初中学校相关领导也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生物教学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能够加强对生物课程教学的重视,同时还要加大资金投入,购买大量的生物实验教学器材工具,为生物实验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设施,以此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在这样物质基础充足的情况下,初中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开展生物课堂教学,还能够吸引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生物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提高自身的生物实践应用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本身就能够成为学生好奇心的载体,为其提供不断知识探索的材料,而传统化的生物教学过于注重理论,很容易在大量的熏陶下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多元化的生物教学方式就显得相当有必要,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出来,进而去促使学生喜欢生物、爱上生物,在兴趣驱动的知识学习下表现出更强的动力。

(四)积极进行实践活动,融入生物知识教学

初中阶段有众多的活动,以春秋游为主的踏青或者各种各样的校外活动,这些都可以是教学材料的一部分。而生物教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质的学科,达尔文就是在探索中来完成自己的旷世巨作《进化论》的,可以说,现代的生物学科都是建立在数不清的实验上来发展与完善的。因此,教师应积极进行实践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与实验的方式来对生物学科形成自己的理解,进而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这样的生物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与分析生物现象,对资源做到充分的利用,在考察与记录中来体现出初中生物的趣味性,为学生的生物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而言,针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一章节进行结合实践进行论述,使初中生在每年例行的春秋游中能够去观察与发现身边的生物活动变化,从山林到湖海,在常规路线中另辟蹊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去探索“人迹罕至”的地区,观察植被与动物的特征。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丰富的生物知识能够促进初中生以后学习、生活的良好发展,而良好的生物课堂教学也会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率,促进学生生物学习水平及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初中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做到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对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姚玉秋.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8(11):117.

[2]  张惊雷.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95):166.

[3]  丁书霞.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课程(下),2018(09):27.

猜你喜欢

对策探究生物教学初中
绿色环保水处理技术探究
当前大学生辍学现象的多重表征及对策研究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