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管理

2020-10-28

河南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作业

陈 锦

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350000)

0 前言

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以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成为我国经济支柱型产业。现阶段人们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有着更高的标准与要求,而作为当前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影响着建筑工程作用与功能的发挥,关乎到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因此,要想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需加大对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合理使用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创造最大经济利益打下良好基础。

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问题

1.1 缺乏全面的初始设计

分析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问题的形成因素之一是初始设计问题。在具体项目设计期间,因有的设计者实践设计经验匮乏,有的设计人员未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导致初始设计不全面、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施工期间混凝土形变、裂缝因素。如混凝土受到温度应力、干缩等因素影响,会增大结构裂缝、形变的概率,导致混凝土施工无法达到标准要求[1]。

1.2 材料质量不能保证

材料选用、材料配比是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当前施工建设中,因部分人员未按照规定配合比进行材料配比,或者是出于成本节省的目的选购残次材料,导致混凝土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混凝土实际配合比与设计要求不相符,导致混凝土性能、质量不达标。若施工人员在混凝土配比拌制过程中过多使用水泥、水等原材料,极易加大混凝土的收缩效果,进而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1.3 施工质量监管不严格

质量管控不到位同样会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实际施工中,部分管理人员未认识到施工监管的重要性,对施工流程、操作技术应用监管不到位,导致部分施工人员未按照规定流程施工,使得混凝土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此外,施工监管不利,搅拌不均匀,摊铺填筑不规范,材料配置不合理,也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

2 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

2.1 拌和

作为主要混凝土施工环节之一,混凝土拌和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所以,为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需强化拌和作业的开展。具体施工中,需结合试拌作业来保证混凝土拌和质量。即拌和作业前,以科学的材料配合比为依据,对混凝土进行试拌,并检测试拌样品。若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方可开展混凝土拌和作业。需要注意,无论是试拌作业,还是开展混凝土拌和,都必须按照前期配合比试验确定结果开展。并且在实际拌和中,除对各原材料按照规定比例之外,需加大对拌和物离析、含水量等情况的关注度,进一步保障混凝土拌和质量[2]。

2.2 浇筑

浇筑是否合理,关乎到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所以需依托于浇筑作业的强化开展来确保混凝土施工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实际施工中,管理人员需在浇筑前期开展模板、钢筋搭建质量的检查,确保模板支设满足质量要求后,开展混凝土浇筑。需注意,必须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浇筑设备来保障建筑作业效果。如依据实际浇筑情况选择分层浇筑方式,选择平板式、插入式浇筑、振捣设备,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的确定,将分层厚度控制在200 mm内。

在实际浇筑期间,必须保持浇筑作业的连续性,关注浇筑过程中模板是否存在变形、变位现象,避免因模板形变而影响到浇筑施工效果。此外,需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在剪力较小位置、大梁体单独浇筑位置进行施工缝的预留。

2.3 振捣

等到浇筑作业高质量完成后,则需保障振捣作业的施工有效性,振捣作业是否合理开展,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填筑的均匀性,关乎到混凝土能否将模板填满。分析现阶段振捣作业开展,人工、机械方式为常用方式,而无论是选用其中一种,还是两种振捣方式综合应用,都必须遵循快插慢拔、均匀选择插点的原则,避免因振捣作业不合理导致缝隙的产生。需要注意要等到混凝土不存在泛浆、气泡等现象后方可停止作业,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20 s左右,进而保障混凝土振捣作业符合实际质量要求。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

3.1 加强材料管理

作为混凝土构成的关键要素,原材料质量的好与坏关乎到混凝土结构是否有符合标准的强度、抗剪力、稳定性。所以,需结合以下几点强化材料管控:1)水泥选择必须符合标准型号规格要求,按照施工情况科学采购与配置;2)按照标准规定要求细致检查粗细骨料的规格、级别、质地及其含泥量等,避免混凝土质量因杂质的掺入而受到影响;3)强化水质检测,必须保障水分的应用达到标准要求;4)禁止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利用劣质外加剂;5)强化设备管控工作,需在设备进场阶段,按照要求检查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质量、出厂证明等,禁止三无设备、性能质量较差设备进场;6)强化设备维护检修,需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维护,第一时间发现故障问题并有效解决,最大化发挥出设备的性能与作用[3]。

3.2 组成完善管理体制

要想确保混凝土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开展,质量管理体制的完善、合理构建至关重要,实现混凝土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所以,需加大对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的重视度,落实责任制度,并对个人职责进行具体划分,在质量管理期间,将质量管理开展与人员工作绩效挂钩,实现在约束人员行为的基础上,端正人员工作态度与意识。另外,依据实际情况组建质控小组,强化施工现场管控,通过定期、非定期开展现场巡检来监管混凝土施工质量。若在巡检管控期间发现混凝土作业存在质量问题,需第一时间上报,并要求施工人员立即处理返修,确保各个环节、阶段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后,方可开展后续施工作业。

3.3 重视初始设计

施工设计关乎到混凝土施工能否顺利施工,影响到混凝土建设质量,所以需加大混凝土设计层面的管控力度,提高对混凝土初始设计重视度,配置高素质、多经验设计人员,要求人员在设计期间必须全面且充分考虑到后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并依据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来提升设计方案的全面性与合理性,避免因设计问题而影响到后续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与效果。

3.4 加强材料使用关注

通过加强对材料应用关注度,可为混凝土配比质量提供保障。鉴于此,实际施工期间,针对水泥材料的应用需具备高强度、高抗冻性、低收缩性等特点,并保证水泥材料的应用保持同一型号、同一厂家,进而为混凝土质量、色彩的一致性提供保障。需注意,材料使用是否合理,关乎到混凝土的性能与质量,所以企业需注重对高性能、高质量、环保性材料的有效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为核心环节之一,而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质量、建筑功能与作用的体现,都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所以,需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关注度,采取上述措施强化混凝土施工管理,为混凝土施工质量及其结构性能的体现做出保证。

猜你喜欢

混凝土建筑工程作业
混凝土试验之家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