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C80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的应用

2020-10-28金巧珍

河南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劲性混凝土泵膨胀剂

金巧珍 李 严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4151)

1 工程概况

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位于贵州西南部光照水电站下游1.2 km处,大桥跨越北盘江,两岸地势陡峭,地形变化急剧,起伏很大,桥面至河谷深达300 m。桥梁中点里程为DK881+943.0,桥梁全长:721.25 m。主桥采用445 m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引桥及拱上孔跨布置为:1-32m简支箱梁+2-65 m、预应力混凝土T构+4-4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4-42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2-65 m、预应力混凝土T构+2-40 m、预应力混凝土T构。

主桥钢筋混凝土拱圈设计为C80自密实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外包C60钢筋混凝土,截面型式为矩形三箱结构。主桥拱圈拱轴线采用悬链线,成桥后拱圈拱顶挠度60 cm。设置预拱度后,对拱轴线形进行二次拟合,拟合之后,跨度445 m,矢高100.6 m,拱轴系数m=1.612。拱圈劲性骨架由上、下游桁架拱肋及其之间的横向联接系构成,主弦管采用φ750×24 mm、材质为Q370QqC钢管。全桥共有钢管拱肋8根,管内设计采用C80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填充。上弦管轴线长511.84 m,每根弦管需混凝土197.98 m3,下弦管轴线长499.48 m,每根弦管需混凝土193.20 m3,全桥共需C80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1 564.72 m3。待钢管拱劲性骨架悬拼完成后,解除扣拉索约束,对这8根拱肋在裸拱状态下灌注C80混凝土,采用泵送顶升施工。

2 C80自密实钢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2.1 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和设计图要求,施工时采用泵送施工,泵管直径125 mm,泵送高度260 m,配合比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283—2012)设计,拟定如下主要技术要求:

新拌混凝土填充性能:坍落扩展度为SF1等级,要求值550~655 mm;扩展时间T500为VS1等级,要求值≥2 s;混凝土易泵性能:坍落度220~250 mm,倒坍落度筒流空时间3~17 s[1],压力泌水率BV≤40%,2 h坍落度损失值≤20 mm,混凝土初凝时间10~12 h。

力学性能28 d配制强度≥92 MPa,3 d抗压强度≥56 MPa,28 d混凝土弹性模量≥38.0 GPa。

补偿收缩性14 d水中养护限制膨胀率在2.0×10-4~4.0×10-4,28 d 空气中干缩率≤3.0×10-4。

2.2 配合比设计思路

C80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的配制应兼顾其高强、易泵、自密实三大特性,制定如下技术线路:①选择的外加剂不仅应具有高减水率、缓凝适宜、保坍效果良好,还应具备在低水胶比、高胶凝材料用量下能降低混凝土黏度的性能,以满足易泵性要求;②选用高标号水泥,掺加增强效应明显的掺和料,如硅灰、矿粉等,以满足高强混凝土配制要求;③理论配合比设计采用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283—2012)原则,能更好满足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④粗骨料最大粒径小于20 mm,母材强度≥120 MPa,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洁净的Ⅱ区河砂;⑤钢管混凝土有补偿收缩性要求,应掺适量膨胀剂。

2.3 配合比设计

2.3.1 原材料的选用

工程选用的原材料品种及规格如下。

水泥:贵阳海螺盘江水泥有限公司P·O52.5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要求,碱含量为0.53%。

硅灰:贵州某厂产品,性能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2002)要求,二氧化硅含量为90.1%,28 d胶砂活性指数达96%。

矿粉:水城县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S95级磨细矿渣,产品性能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 18046—2008)要求,比表面积439 m2/kg,28 d胶砂活性指数达101%。

膨胀剂:重庆某厂高效膨胀剂,质量符合《混凝土膨胀剂》(GB 23439—2009)要求。

粗骨料:南砚山县平远镇水城村石场,由5~10 mm与10~20 mm两级配合而成,母材岩石抗压强度为134 MPa。

细骨料:湖南岳阳区Ⅱ河砂,含泥量小于2.0%。

减水剂:有三家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供选,其质量均符合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要求。

拌和用水:北盘江水,符合《混凝土用水》(JGJ 63—200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要求。

2.3.2 配合比的试配

配合比依据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283—2012)进行设计,C80自密实钢管混凝土配合比经多种试配,最后确定见表1。

表1 复现性试拌结果

表1的数据验证了目标配合比PBC80-2各项性能稳定性,可以作为本工程C80自密实钢管混凝土配合比。

3 C80劲性骨架钢管拱肋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

3.1 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方案

顶升施工依据对称与均衡加载的原则进行,即以拱顶为对称线两半跨对称加载,以桥轴线为对称线左右幅拱肋交替加载。主拱肋钢管混凝土要求单管对称泵送灌注,严格控制泵送量,使两侧管内混凝土填充长度差不大于10 m,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整根管的顶升灌注。待管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再进行下次灌注。两岸拱脚处各设一灌注孔,在1/4跨度处设备用接力灌注孔,尽可能一次性灌注至拱顶)。拱顶设置隔仓板,隔仓板两边钢管顶部各设一个出浆管。

3.2 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效果

从2014年4月2日开始至2014年4月20日结束,历时18 d便顺利完成了全桥8支钢管肋C80自密实混混凝土的泵送顶升施工。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泵的工作性能,坍落扩展度<600 mm,倒坍落度筒流空时间>12 s时不入泵机,很好地保证了混凝土泵送性能。每支管内混凝土都是一次性由拱脚顺利顶升到达拱顶,出浆口仅有少量稀浆排出,混凝土抗离析性能良好。没有启用备用灌注孔,这比以往的类似工程要顺畅,提高了施工效率,单支拱肋灌注时间最少的为5 h,最长的为10 h,平均为6.5 h。

3.3 钢管混凝土实体质量

混凝土28 d标准抗压强度检测评定结果见表2。混凝土3 d同条件养护早期抗压强度在56.5~62.8 MPa,14 d水中养护限制膨胀率平均为2.92×10-4,28 d静力弹性模量平均为41.7 GMPa。

表2 混凝土28 d标准抗压强度统计

混凝土施工14 d后,对混凝土与钢管的密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方法以超声波无损检测为主,锤击敲打为辅。检查结果发现:8支拱肋仅在跨中3~5 m范围内弧顶处钢管与混凝土均存在1~3 mm的脱黏空隙,拱肋的侧面、底面均与混凝土保持密贴。通过钻孔压环氧树脂净浆的办法来填补1~3 mm的脱黏空隙。

4 结语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将会更多地使用于桥梁建设中。本工程采用C80自密实混凝土泵送顶升工艺灌注钢管劲性骨架就是一个例证。混凝土经一级泵输送至150 m高度,入二级泵,再经二级泵一次性顶升入长达256 m垂直高度100.6 m钢管内,充分体现了混凝土优良的工作性能,是本桥施工的一大亮点。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多,细粉含量高,拌和物大多较普通混凝土黏稠,因而评价其可泵性不能仅从工作性(坍落度或扩展度、压力泌水率)测试判断,还应考查混凝土黏稠程度。本工程引入倒坍落度筒流空时间来反映混凝土的黏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方法操作性强,简单实用。

猜你喜欢

劲性混凝土泵膨胀剂
钢筋混凝土拱桥劲性骨架施工技术探析
制备工艺对镁质膨胀剂水化活性和微观特性影响研究
混凝土泵车用双向液压锁故障探讨
温度作用对连续梁合龙段劲性骨架的影响分析
塑性膨胀剂对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劲性复合桩在地基基础领域的应用探讨
倾斜劲性组合桁架柱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模糊Petri网的混凝土泵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走自主路——访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贺应涛
论膨胀剂在防水混凝土中的正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