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的成长是我的最高荣誉”

2020-10-27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

北京支部生活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特级教师教案清华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窦桂梅立足讲台34年,带领团队两次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教师节前夕,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表彰12位“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窦桂梅是其中一员。

永远站在课堂上的“学术工匠”

窦桂梅起初的工作并不是教学。因授课教师请假偶然走上讲台的她,憑借“把每一节课都当作研究课,永远站在讲台上”的人生信条,30岁成为吉林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2002年调入清华附小,又逐步成长为北京市中小学特级校长。

多年来,窦桂梅保持着一个习惯从未改变,那就是任何一节常态教学,她都要写三遍教案,第一遍是寒暑假提前备课时候的初备教案;第二遍是在集体教研、备课的过程中,基于原稿再丰富的教案;第三遍则是在教学之前夹在书里给儿童呈现版的教案。

深入的研究带来精彩的课堂。她在为小学五年级学生教授《牛郎织女》一课时,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见一面,织女就爱上牛郎是不是太轻率了”“为何以牛为媒”等23个问题,并以“美满”为主题将学生的思考归类梳理,在主题推动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民间故事创作特点与价值观的讨论,弘扬和谐美满的民族文化。

窦桂梅讲授的40余节经典课例影响着全国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成为辐射深远的当代小学语文教学流派之一。

致力“培养完整的人”

2010年底,窦桂梅成为清华附小的第16任校长。她在带领老师们走访、听课中发现,各学科老师都会强化自己的学科属性,但最应重视的“培养完整的人”的工作往往被忽略。如何从这个困扰基础教育多年的现实难题中突围,成为萦绕在窦桂梅心中的大事。

窦桂梅想到了自己解决语文教学“碎片化”问题的经验——主题教学。这种经验能覆盖到整个小学学科吗?她组织教师团队攻关,一个影响全国的课程体系模型日渐成熟,这就是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1”是优质落实的国家基础课程;“X”则是由“1”衍生的儿童个性课程。“1+X 课程”既充分发挥各学科育人的独特价值,又达到合力育人的效果。

这个过程中,窦桂梅耗尽心力。老师们在推进这项课程改革中遇到困难时,她站出来说:“我在课堂上先试试看,请大家听课,向我的课堂开炮。”于是,《皇帝的新装》《大脚丫跳芭蕾》等一个个精彩的课例,成了老师们跨越课改难题的阶梯,并促使大家开发了60多节顺应儿童天性和学段特点的课例。在她的引领带动下,“1+X课程”在全国引起基础教育界人士的强烈反响。

在2015年清华附小百年校庆之际,窦桂梅带领团队系统梳理学校的办学经验,构建了学校成志教育的育人体系,提出要引导儿童树立理想抱负、意志品质,并付诸实践行动,使其“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她是教师中的好校长,更是校长中的好教师。”清华附小的老师们这样评价窦桂梅。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的教学秩序。2月初,教育部来电,询问能否由清华附小承担起疫情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课》小学阶段全学科课程直播的任务。

电视现场直播、覆盖所有学科、全国小学生观看、疫情不停直播不停,学校的工作也必须不打折扣……这场“大考”,接,还是不接?“清华附小是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成长起来的学校,我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特级教师。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窦桂梅语气坚定。

从2月17日起,窦桂梅将生活调整成直播课时态,每天12节直播课,意味着她要听12节,参与研究12节。她发挥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协同机制,引导党员教师以此为契机提高能力,形成校长领衔、专家引领、特级同行、伙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研链条。

一支敢担当、敢碰硬、敢创新,每人都“做不漏气的发动机”的教师队伍建立起来。历时近4个月,清华附小各校区教师358人次每天无休地承担了1162节课程。直播课上线后,仅观看电视直播的家庭就有3533万,电视和网络直播及点播总量达6.54亿次,直播课满意率达91.2%。

(责任编辑:陈宁)

猜你喜欢

特级教师教案清华
Notes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