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二聚体、脑利钠肽前体在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表达
2020-10-27王爱亮
王爱亮
启东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200)
心房颤动发生及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心血管疾病等因素[1]。有研究认为[2-3],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因子参与心房颤动发生。C反应蛋白(CRP)与心房颤动有关。而二聚体(D-二)水平影响机体纤维溶解活动,是评价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脑利钠肽(BNP)合成与分泌主要在心室,正常机体心室储备粮极少,是调节心房节奏及心室结构性重要因子。联合检测CRP、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预测房颤动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导治疗[4-6]。本探究回顾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探讨 CRP、D-二聚体、BNP水平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80例。按照是否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将其分成合并组与单纯组,例数分别为28例、52例。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WHO制定的心房颤动相关标准(2006),合并组患者以满足WHO制定慢性心力衰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自愿参加;(2)知情同意;(3)确诊患者;(4)调脂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起效患者。排除标准:(1)妊娠期、哺乳期患者;(2)近1个月内接受治疗的患者;(3)心肌炎患者(4)心肌梗死患者;(5)抑郁症患者;(6)恶性肿瘤患者;(7)甲状腺疾病患者;(8)近1年内接受胸部手术患者。
1.2方法 临床特征: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冠心病、高血压、吸烟、饮酒、糖尿病。左心室功能:检测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学指标检测:患者入院后抽取肘静脉血5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P、D-二聚体、pro-BNP水平。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合并组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吸烟、饮酒、糖尿病比高于单纯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2.2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比较 合并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大于单纯组(P<0.05),心室射血分数小于单纯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比较
2.3两组患者CRP、D-二聚体、BNP水平比较 合并组患者的CRP、D-二聚体、pro-BNP水平高于单纯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CRP、D-二聚体、BNP水平比较
2.4左心室功能与CRP、D-二聚体、pro-BNP水平相关性分析 Pearson分析发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与CRP、D-二聚体、BNP水平呈正相关。左心与室射血分数与CRP、D-二聚体、pro-BNP水平呈负相关,见表4。
表4 左心室功能与CRP、D-二聚体、pro-BNP水平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心房颤动多见于心律失常,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心房颤动患者易合并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预后[7]。既往研究分析发现[8-10],炎症因子、纤溶系统因子及心脏结构变化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发展。CRP是一种由人体肝脏合成的炎性因子,高表达会损伤血管内皮壁,引起心房肌细胞损伤,导致心肌纤维化,增加心房结构重构风险。D-二聚体是交联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高表达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BNP主要源于心室,可敏感及特异性地反映左心室功能变化。其高表达表会增加心室重构风险[11-12]。You L R等研究认为[13],CR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有利于预测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联合CRP、BNP检测能较好的反映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另有研究发现[14-15],联合检测CRP、BNP、D-二聚体水平能提高心律失常病情诊断准确性,指导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合并组患者容易罹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且吸烟、饮酒情况更严重。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不及单纯房颤患者。同时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CRP、D-二聚体、pro-BNPP水平高。说明,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病情越严重其心室功能越差、CRP、D-二聚体、pro-BNP水平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与CRP、D-二聚体、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左心与室射血分数与CRP、D-二聚体、pro-BNP水平呈负相关。这也证实,CRP、D-二聚体、pro-BNP影响心功能。提示临床积极检测CRP、D-二聚体、pro-BNP对判断心房颤并心力衰竭动病情程度、心功能有一定价值。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二聚体、pro-BNP水平有助于预测心房颤动病情及患者心功能,指导临床制定合理救治方案,有利于提高预后,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