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风雨兼程,开辟学科发展新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教授
2020-10-27王慧君王东博
王慧君 王东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1 个人简介
韩德民教授(图1),1951年5月4日出生于辽宁大连,中国工程院院士,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著名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90年获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医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归国后师从姜泗长院士、刘鋋、屠规益等老一辈专家并进行博士后研究。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2000-2012)、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1995-2012)。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华夏医学科技奖理事会理事长、世界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事会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院长、世界卫生组织(WHO)防聋合作中心主任、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组长。
图1 韩德民院士
韩德民院士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辛勤耕耘40余载,在国内率先创建耳神经外科、耳显微外科、鼻科、喉科和头颈外科5个耳鼻咽喉科分属的三级学科。作为学科学术带头人,带领团队先后在国内开展并推广普及了鼻内镜外科技术、睡眠上气道通气功能障碍诊疗技术、人工听觉技术以及头颈肿瘤微创外科治疗技术等,提高了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的国际学术地位,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大量疑难重症的医疗救治任务。近年来,韩德民院士积极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探索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国健康服务业等相关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期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40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文章 556篇;发表SCI文章178篇;日文5篇;主编专著25部、教材4部、科普4部;培养研究生97人、博士后14人。
韩德民院士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嘉奖和荣誉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国家人事部及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作为第一完成人,3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8项。200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荣膺联合国“南-南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奖”,成为全球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医生。
2 主要学术贡献
2.1 睡眠上气道通气功能障碍诊治研究
2.1.1 发现“腭帆间隙”解剖部位,创建“功能性软腭新术式:Han-UPPP”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心脑血管疾病、慢性代谢疾病、高风险岗位伤亡及睡眠中窒息死亡等的主要诱因。我国2000至2017年成人OSAHS总患病率为3.93%[1]。
针对这一世界性难题,著名学者 Fujita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了天幕状切除部分软腭、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2],称UPPP手术,为当时全球经典手术。在以后10余年的临床随访中,相继发现了鼻咽瘢痕狭窄、开放性鼻音、鼻咽反流、误咽以及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等严重并发症[3]。
针对上述问题,1993年以来,韩德民教授带领团队深入开展了OSAHS患者咽腔影像学、睡眠监测、上气道-食道测压定位诊断、软腭及悬雍垂肌肉结构与功能、咽腔肌电生理、神经肌肉调节机制、黏膜表面压力感受及遗传学危险因素调查等系列研究。在腭帆提肌、腭帆张肌与悬雍垂肌之间的黏膜下有一三角形疏松结缔组织间隙,OSAHS患者此间隙内沉淀脂肪组织,是软腭肥厚、咽腔塌陷的关键部位。由此发现并命名为“腭帆间隙”,为开展重建“功能性软腭新术式”奠定了局部解剖学基础(图2)[4-5]。
图2 腭帆间隙解剖及Han-UPPP手术示意图
新术式通过解剖腭帆间隙,保留软腭运动肌肉及悬雍垂,拓宽了咽腔呼吸通道,维系了鼻咽腔关闭和正常咽反射等重要生理功能,克服了既往手术并发症。截至2012年,共开展Han-UPPP手术3 569 例,短期疗效为82.4%,围手术期病死率为零。随访OSAHS患者744例(3~7年),对194例Han-UPPP术后患者随访(5.24年)分析发现,主观症状如打鼾、嗜睡、夜间呼吸暂停等改善率分别为84.7%、75.7%和83.1%,高血压新发生率降低为8.1%[6]。
2005和2007年,韩德民教授应邀在世界睡眠医学大会上作专题报告,介绍“功能性软腭新术式”。国际睡眠外科协会主席Tucker Woodson教授多次给予好评:“Han-UPPP成功保留了软腭功能,避免了术后并发症,得以广泛流行。” 2008年,韩德民教授应主编Michael Friedman教授邀请,在专著SleepApneaandSnoring中编写独立章节,详细介绍了“功能性软腭新术式”。Friedman教授在引言中评述:“韩德民大夫创建的这项技术,疗效显著,几乎没有并发症。” 并命名新术式为:Han-UPPP[7]。新技术逐渐推广到欧美、澳大利亚及港澳台地区。
2.1.2 创建鼻腔扩容术,达到解除鼻腔源头性阻塞的目的
韩德民教授团队在OSAHS术后的随访中发现,部分患者在软腭、咽腔手术后,并没有完全缓解睡眠中上气道阻塞。为此,自2005年以来,韩德民院士带领团队通过鼻腔解剖、影像、空气动力学等相关研究发现:鼻腔狭窄是咽腔阻塞的源头。为解除源头性阻塞,创建了鼻腔扩容术[8]。
鼻腔扩容术包括:鼻中隔三线减张成形术、中鼻道双侧对称开放术、中鼻甲内移和下鼻甲外移固定术。通过矫正鼻腔阻塞部位、扩大通气空间,恢复双侧对称通气,增加了呼吸潮气量,随访发现患者主客观症状均有了明显改善[9-11]。截至目前,北京同仁医院开展手术逾万例,国内实现了大面积推广。
2011年,韩德民院士应邀在ActaOtolaryngologica发表述评,美国医学科学院王存玉院士评述:“鼻腔扩容技术意义深远, 将影响并促进睡眠外科进步几十年。” 2012年,韩德民院士应邀在德国召开的国际睡眠医学大会做大会主题报告。
2.1.3 “睡眠呼吸疾病数字化集成设备分级诊疗体系研究”全面开展
我国OSAHS患病率逐年提高,该患病群体有着巨大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但由于治疗技术存在局限性,如技术门槛高、成本高、负荷重、产出效率极低等,OSAHS患者预防及治疗面临挑战。
面对这一诊疗困境,韩德民院士提出:研发集成自主研发的云平台与穿戴式睡眠监测服务技术, 优化现有诊疗体系, 建立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的大众化新型健康管理与诊疗服务模式(图3)。课题组全面展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睡眠呼吸疾病数字化集成设备分级诊疗体系研究”工作。针对我国慢病“健康服务重心下移”的共性壁垒问题,开发智能专家诊断和反馈软件,应用人工智能进行OSAHS监测数据实时远程自动化辅助分析、辅助临床决策,验证分析的兼容性、有效性、准确性和适用范围,利用人工智能的有关知识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找出潜在的、医生无法通过直接观察数据发现的问题,大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解决技师稀缺、分析效率低的问题。基于睡眠呼吸疾病云平台的大数据集,开发智能辅助诊断算法并在1 793 例临床数据上验证:睡眠分期精确率达84.1%,微觉醒事件检测精确率达83.3%;呼吸暂停检测精确率82.2%;低通气精确率81.8%;在睡眠分期公开数据集上验证了睡眠分期正确率达86.1%,较国际上类似研究优越。现阶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将对睡眠鼾声、面部影像、语音、心率变异性等参数对OSAHS患病严重程度及阻塞部位进行深入探究。
图3 大众化新型健康管理与诊疗服务模式案例
2.2 开创现代鼻内镜外科技术
鼻腔解剖部位深在,毗邻颅底、眼眶、颈内动脉、视神经等复杂结构,手术难度大,高风险及严重并发症多,包括失明、大出血、死亡等。
针对上述临床技术难点,1988年韩德民教授赴国外系统学习,回国后带领团队开始了以引进、消化、吸收鼻内镜直观引导的鼻腔鼻窦外科治疗技术的创业历程,并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体系,带领鼻外科进入了微创技术时代。1993以来在国内相继开展了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垂体腺瘤切除、嗅神经母细胞瘤和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等十余项新技术,范围延伸至颅底-鼻-眼相关领域[12]。期间共完成各类手术48 500余例,手术成功率达到99.5%以上,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
课题组研发的鼻腔冲洗器、鼻腔扩张管等6项产品获实用新型专利。截至目前,2001年主编出版的《鼻内镜外科学》并再版,是国内鼻科学领域引用率最高的专著。
2.3 在防聋治聋工作中的贡献
依据2013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3],我国中度以上听力障碍人群约有7 000万人,其中重度耳聋患者达2 054万人(包括大量聋哑人)。耳聋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言语形成、严重影响成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流,是老年痴呆发病风险以及交通肇事等的重要成因。耳聋严重危害健康,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国家防聋治聋形势严峻,面临巨大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韩德民教授带领团队针对不同类型聋病的防治工作开展了系列研究: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并纳入国家临床规划检查;开展国内首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图4),提出并完善人工听觉技术,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研发中国人群言语编码策略,提出评估方法;研发多种疑难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建立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模式,建立听障儿童听觉、语言和学习能力评估方法;实现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创建国家防聋治聋技术网络,促进产业服务模式转型,形成国家防聋治聋服务模式。
图4 韩德民院士与首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小患者交谈
2011年,北京市完成20 839名持证聋人的耳聋基因检测,覆盖率达96.27%。2012至2018年,应用问卷调查、听力检查及基因筛查的形式对北京市180 469例新生儿系统随访6年,筛查与耳聋相关变异呈阳性新生儿临床数据,共筛选4个基因GJB2、SLC26A4、mtDNA12SrRNA和GJB3中的9个变体阳性8 136例(4.508%)[14]。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580万例,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合并耳聋基因筛查385万例,为8万余例重度神经性耳聋儿童成功植入人工耳蜗,恢复了听力。过去,随处可见的聋哑人,如今已不见踪迹,国家防聋治聋工作发生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
国家防聋治聋项目启动以来,韩德民院士共承担国家课题36项,技术推广项目32项。发表学术论文454篇(SCI文章156篇)。出版教材、专著、科普丛书33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及发明二等奖共计4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
在项目组的共同参与下,推动国家10部委于2000年正式确定3月3日为国家爱耳日。2013年3月19日,WHO在我国防聋治聋工作取得世界瞩目成绩的影响下,将3月3日确定为世界爱耳日,这是全球防病治病纪念日中中国贡献的第一次。
2.4 践行中国健康发展战略
韩德民教授认为,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注重疾病治疗,以疾病诊疗服务为目的,现在医疗健康网实现了对患者的服务监控,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把健康服务放在了第一位,未来依托医学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医疗健康服务将步入更美好的预防服务新时代[15]。
2.4.1 探索医疗服务健康新模式
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发展战略》及《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重要文件精神,韩德民教授2015年成功申请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进一步明确健康服务业的定义和内涵,为国家合理制定统筹协调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探讨了健康服务业与医疗体制改革之间的衔接关系及医改出路新的突破口,评估了健康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医疗健康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了学术实践基础。并于2019年成功申请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健康促进创新模式战略研究》。
2.4.2 “华佗工程”初见成效
2015年,韩德民院士提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医疗资源分布重点发展方向。为了将理论结合实际,中国医疗保健交流促进会于2016年11月26日发起了“华佗工程”。“华佗工程”依托中国医促会大批二级分会的集团性医疗资源优势,整合调动并下沉全国范围内优质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农村)进行医疗技术帮扶。目前“华佗工程”已在全国建立了1个省级中心、10个市级培训中心和92个学科基地,覆盖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生殖医学、血液科、神经外科和妇儿保健等多个学科。
2.4.3 探索智慧医疗体系建设
在《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韩德民院士提出了健康中国要与大众化诊疗时代紧密结合的新观点。2018 年 5 月 17 日,华佗健康网正式成立。华佗健康网是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高速公路”,是构建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的一个重要抓手。2018年,由韩德民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大众医疗健康医学人工智能管理服务模式”正式启动,目前已在甘肃、北京、山东、河南等地大规模试点。
四十余年来,韩德民院士作为学科领军人物,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且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显著提高了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学术影响力,推动我国专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阶段,韩德民院士积极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踏上了智慧医疗体系建设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