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舞蹈“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践与研究
——以伦巴舞为例*

2020-10-27张向东

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伦巴节奏舞蹈

张向东 郑 华 张 艺

(1.泉州第一中学, 2.泉州市第六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0;3.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福建 泉州362000)

1 研究目的

体育舞蹈的动作技术包含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要素是“节奏”。世界拉丁舞鼻祖莱尔德指出:在体育舞蹈中节奏是给予每一步动作与音乐相关的时间量。[1]数节奏就是把节奏用各种方式数出来,例如,伦巴舞常规数节奏方式:2、3 、4 、1。这种方式比较简单、粗糙,它把脚的节奏和身体节奏合在一起,练习者数“2”数字的时候,不清楚该做脚的节奏,还是该做身体的节奏,脚和身体节奏混淆在一起。针对“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教学中出现上述的现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多年实践与研究,构建了一套体育舞蹈“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它能够很清楚告诉学习者:脚的节奏和身体的节奏有相应数字或字母对应,甚至细化到胯部的摆荡和转动节奏,都有相应数字或字母对应。例如,伦巴舞精准数节奏方式:3、4a ;5、6a; 7、8、1、2a。其中,3、5、7代表脚的节奏;4a、6a、8、1、2a代表身体的节奏;4、6、8、1、2代表胯部的摆荡;a 代表胯部的转动。它让学习者能够明确动作中脚的节奏和身体的节奏(胯部的摆荡和转动的节奏)的区分,丰富体育舞蹈的技术内涵,对教学效果影响明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泉州第一高中高一选修班(体育舞蹈模块必修选学班)中随机抽取72名女学生,在其中36人为实验组,另36人为对照组。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教学,实验组采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教学。

2.2.1.1 实验条件的控制

实验前教师对受测试对象(72名女学生)的伦巴舞从六个项目(脚的节奏、身体的节奏、胯部的摆荡、胯部的转动、姿态、动作质量)的技能水平、形态、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并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期末教师进行一套伦巴舞规定组合套路考试,从六个方面(姿态、脚的节奏、身体的节奏、胯部的摆荡 、胯部的转动、动作质量)进行技能考试,同时聘请2名校外的体育舞蹈评审做裁判,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实验前后的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测试数据由两名专业体育舞蹈教师统计处理。

实验组研究对象均按“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要求进行一套伦巴舞规定动作组合学习,实验前一周进行“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2次试练习,使实验对象了解并且熟悉使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来学习。“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考试方案为:学习一套伦巴舞规定组合(16小节),实验组所有动作采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进行教学,两组的伦巴舞课堂教学均由同一个人担任(保持其他授课条件均相等)。

2.2.1.2 “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与“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具体运用对照

表1 “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与“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对照表(以伦巴舞为例)

表2 “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与“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具体动作运用对照表(伦巴舞-左脚开始的库卡拉恰[2])

?

2.2.2 “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与“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具体动作运用对照的图示(以伦巴舞-左脚开始的库卡拉恰为例)

2.2.2.1 “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图示(图1至图4)

2.2.2.2 “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图示(图5至图15)

2.3 问卷调查法

经过为期34学时的教学后,对实验组成员和对照组成员设置调查问卷,共发出(伦巴舞的数节奏学习主观评定)调查表72份,收回69份,回收率达到95%。

3 结果

3.1 实验前二个组(对照组、实验组)的各项成绩测试结果

表3 实验前两组成员形态、素质测试结果比较( )

表3 实验前两组成员形态、素质测试结果比较( )

?

本研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健康水平(形态、素质)测试,并对测试数据统计后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P>0.05,两组差异不显著,即认为实验组成员与对照组成员(形态、素质)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4 实验前两组成员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测试结果( )

表4 实验前两组成员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测试结果( )

?

实验前,本研究对两个组(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了伦巴舞基础能力水平的检测,先对两组学生进行了一个伦巴组合动作的教学,并在教授后,马上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考试,然后计入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评)。

本研究对实验前两组成员的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和伦巴舞考试总成绩测试后的数据统计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P>0.05,差异不显著,即两组成员的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和伦巴舞考试总成绩差异不显著,可以接受原假设。因此,可以认定实验前对非实验因素实施较好控制[3]。

表5 实验前两组成员伦巴舞考试总成绩比较( )

表5 实验前两组成员伦巴舞考试总成绩比较( )

?

3.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和伦巴舞考试成绩考试总成绩测试结果比较。

表6 实验后两组成员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测试结果( )

表6 实验后两组成员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测试结果( )

?

表7 实验后两个组成员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考试总成绩

从表6可以看出,本研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成员伦巴舞(脚的节奏、身体的节奏、胯部的摆荡、胯部的转动、完成的质量)五个单项考试成绩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P<0.01,差异非常显著,即可以认定实验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成绩(伦巴舞单项姿态考试成绩呈现出不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3]

从表7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成员伦巴舞考试总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P< 0.01,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实验组考试总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3]

统计结果表明,本研究通过一个学期“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的教学后,采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实验组成员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的对照组成员。

3.3 伦巴舞的数节奏学习主观评定

表8 伦巴舞的数节奏学习主观评定调查统计

表8显示:两组成员对伦巴舞的了解、欣赏、喜欢程度高达到80%以上;两组成员80%以上了解伦巴舞音乐节奏;两组成员94%以上能够数出伦巴舞节奏(实验组成员采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对照组采用“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两组成员82%...以上认为数节奏对技术能力有明显提高作用;两组成员76%以上认为数节奏对教学效果影响程度很明显;但是,在认知伦巴舞动作的脚的节奏、身体的节奏、胯部的摆荡节奏、胯部的转动节奏方面,实验组94%以上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39%左右认知度,由此可见,实验组成员在动作细化方面(脚的节奏、身体的节奏,特别在胯部的摆荡和转动节奏)区分更明确、更清楚、更精准,明显优于对照组成员。

4 分析与讨论

4.1 构建体育舞蹈“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

4.1.1 教师方面

其一,教师的课程教材、课堂实践教学、布置课后作业及课后指导中,所有的体育舞蹈动作均采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进行实施。其二,组建“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教师群和师生群,以及建设信息技术平台。其三,开学第一周所有体育舞蹈教师要进行“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的培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相关视频、图片等信息资源制作成“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的课件,提前发布在信息技术平台(钉钉群、微信群等),让学生在课前对“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知晓,为随后的课程教学中使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起了很好的铺垫。其四,课堂教学中,所有的动作教学都要采用“精准数节奏”方式进行,教师精准地讲解示范每个技术动作的脚的节奏和身体的节奏(髋部的摆荡和转动的节奏),使学生明确数节奏时哪个数字对应是脚的节奏,哪个数字对应髋部的摆荡,哪个数字对应髋部的转动,提高技术动作的精准度。同时,课堂中充分利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五,教师布置课后“精准数节奏”学习的作业,要强调复习本课所学“精准数节奏”的动作,引导学生尝试对其它动作进行“精准数节奏”自主学习,或者跟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其六,教学研究资料收集(课题、论文、课例、视频等),促进“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建设。其七,教师把自己研究的“精准数节奏”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实现信息共享,并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4.1.2 学生方面

其一,学生课前通过信息平台上查阅教师发布的相关“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内容的进行自主学习,做好预习与铺垫。其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认真观看及思考教师讲解示范的技术动作的精准节奏,并在教师带领下积极体验,逐渐学会区分脚和身体的节奏,明确所学的每个技术动作的脚的节奏、身体的节奏(髋的摆荡和转动节奏),并按“精准数节奏”方式进行练习,提高学习精准度,提升节奏诠释能力,提高动作的质量。同时,学生借助教师的“精准节奏学习体系”的教学课件去学习、去尝试、去揣摩,也可以利用手机、APP拍摄下自己的练习动作,通过反复观看寻找不足,并及时纠正,提高动作质量。其三,学生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拍摄练习动作发布在信息平台(钉钉群、QQ群、微信群、APP),让老师和其他同学点评。

4.2 “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的积极作用

4.2.1 有利于精准学习体育舞蹈动作,丰富体育舞蹈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能够使体育舞蹈数节奏方式更加科学、更加精准,能够准确把握脚的节奏以及身体的节奏,特别是更准确到胯部的摆荡和转动的节奏,是一种更好更细的数节奏方式,有利于学生精准学习动作,提升动作的韵味,丰富体育舞蹈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2.2 有利于体育舞蹈中节奏上的精细处理,使体育舞蹈技术水平前进一个台阶

体育舞蹈的音乐很多层次,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数节奏方式也是不断变化,可以细分多层次,从第一层到第二层到第三层到第四层,这些层就像无数泡泡,它们充满了整个体育舞蹈音乐空间,他们是重叠,又有关联,又有区别,又有叠加螺旋上升。看似纷繁复杂的动作,其实背后蕴含着第一层到第四层的这样清晰规律。同样的“常规数节奏”到“精准数节奏”也是层层递进,正是符合这种规律。可见 ,“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更有利于体育舞蹈中节奏上的精细处理,使体育舞蹈技术水平前进一个台阶。

4.2.3 有利于评审评分

从评审评分角度来看,常规数节奏的方式:2、3、4 1。它还是比较模糊,不够精确和细化,因为在评审心中,节拍器细分为多层次,从第一层到第二层到第三层到第四层,有时甚至可以再分一层,就是从1拍,细分到1/2、到1/4,就是音乐中的每个小节奏都是灌满的,评审会在极短的1-2个音乐小节里,看选手在每个小节奏是否把动作做得准确。“精准数节奏”的方式:3、4a、5、6a、7、8、1、2a。它把伦巴节奏由1拍细化成1/4拍,正好符合评审心中的节拍器,从第一层到分到第四层,让评审更能清楚看到选手脚的时间、身体的时间、胯部的摆荡时间、胯部的转动的时间,有利于评审评分。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为期一个学期教学后,实验组成员采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学习,伦巴舞单项考试成绩和伦巴舞考试总成绩明显好于采用“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教学的对照组成员,说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采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教学是有效的、可行的、可借鉴的。

5.1.2 “精准节奏学习体系”应用于体育舞蹈课堂教学的价值体现

它是对“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改进和提升。“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使学习者更加清楚地区分出脚的节奏以及身体的节奏(胯部的摆荡和转动的节奏),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体育舞蹈的韵味,更有希望跳出更高质量的动作,从而体现出动作的质感和艺术感。

5.1.3 新型“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推动体育舞蹈教学体系的发展

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主动进行实践和研究,积极开发契合实践教学的教材教法。[4]“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的研究构建,就是“研究者”一种研究成果的体现,它改变了学习者对原来“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的认知,是对“常规数节奏学习体系”的一种颠覆,打破了学习者的固有思维,让学习者进入崭新的“数节奏学习体系”。新型“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使动作和节奏以及音乐进行美妙结合,进一步提升动作技术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很好推动了体育舞蹈教学体系的发展。

5.2 建议

5.2.1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体育舞蹈教师需要在上课前先进行体育舞蹈“精准节奏学习体系”的培训,确保每个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熟练运用“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

5.2.2 “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运用到其它舞种中,成为课堂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来授课。

5.2.3 “精准数节奏学习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到其它体育项目中。

5.2.4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体育舞蹈师资培训(校、区、市、省、国家),逐渐提高教师体育舞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与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伦巴节奏舞蹈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学舞蹈的男孩子
节奏
机械舞者
舞蹈课
轻快漫舞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