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教学措施研究

2020-10-26梅蒙

文存阅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教学研究

摘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法律能否被信仰将会对国家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化以及法治社会的完善造成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法律信仰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想要建立这种信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从大学入手。对学生的法律信仰加强培养,特别是在几次校园法律案件曝光以后,学校更应该认识到,加强学生法律教育的重要性。鉴于此,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教学研究进行讨论,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法律信仰情况,并对强化法律信仰培养的教学措施进行探讨和描述,希望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教学研究

所谓的法律信仰,实际是社会主体在对法律进行理性认知以后,形成的一种认同感,其认同程度会对自身的守法信念造成直接的影响。而对于法律信仰而言,其核心内容就是人们内在的心理信念,也只有获得了广泛的心理认同,法律才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可以说法律信仰是人们信仰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信仰是相关法规在社会当中有效落实的前提。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人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是否信仰法律,将会对社会的稳定运行及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当前高职学生的法律信仰情况

纵观近些年的校园案件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在学历上已经达到了大学生的标准,但在法律信仰方面却依然是小学生水平,而人们在谈及这些悲剧的过程中,是否看到当代大学生在法律方面的信仰问题呢?

就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不管是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还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升学率一直都是学生较为关注的问题,而且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也是考试和升学,在这种情况下,法制教育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且部分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内容较为表浅,存在严重的形式化问题,这也导致学生在接受法律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形成相应的信仰。[1]

而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法律教育的主体,其在刚刚高考结束以后,身心放松,在与社会当中的各种新鲜事物进行接触以后,会更加渴望刺激、有趣的事情,而由于学校的法律教育模式以及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导致很多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懒散、懈怠的心理。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当中的学生构成较为复杂,不同地区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升学途径,且学生在法制教育程度以及法治文化熏陶程度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虽然动手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却较为有限;而有的学生则是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如果在实践当中具体落实,则会存在吃力的情况。[2]

除此之外,部分學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反而还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只是将相关法律课程作为一个获得学分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没有看到法律教育的本质,因此,法律教育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信仰,导致相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3]

二、加强高职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对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保持高度的重视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提升学生法律信仰的重要作用,并对法律教育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学生能够对法律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明确掌握相关法律规定,理解法律精神,了解法律原则。要通过法律教育的科学引导,将法律条文内化成学生的自觉意识,并保证学生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能够对相关法规进行合理的应用。而学校在完善法律教育体系的同时,还要对相关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要根据学科特点,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而教师除了要对问题情景教学以及案例教学进行应用以外,还可以对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科学的应用,以此来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教学氛围的活跃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得到有效的调动,在提升其法律素养的同时,达到培养其法律信仰的目的。[4]

(二)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这里的法律意识应该涉及到《宪法》意识、依法办事意识、权益义务意识以及依法治国意识等等,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将民主、正义以及公平内化成学生自身的做人准则,以此为基础进行不断的深化,自然能够将法律变为学生生活中的自觉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应用说教教育并不能让学生信服,还需要学校对法律教育方面的课程进行积极地改革,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效果。具体需要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的一些人与事进行分析,从现实生活当中提取典型案例,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明辨是非,通过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法律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做到守法、用法、护法,利用法律对他人以及自身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进行心理健康服务,例如,设置心理咨询站或者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提升学生心理的健康性,健全其人格,使其能够成为一个懂法守法的公民,而这也是培养学生法律信仰的重要途径之一。[5]

(三)对学生的现代法律观念加强培养

第一,要让学生形成法律至上的精神品格,在人类所有的行为规范当中,效力最高的就是法律,强化法律在学生心目当中的权威性,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的信念与意志,学生将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去维护法律、尊重法律和遵守法律。

第二,要让学生形成较强的权利意识,义务和权利是法律的核心所在,如果对权利没有要求,学生对于法律也就自然没有什么渴望与需求。虽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身的权利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且对于平等权利也较为渴望,但仍有部分学生“权利”意识不强。而对于“权利”的漠视,会导致学生出现不尊重他人利益的情况,因此,在对学生法律信仰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权利观念的培养作为重点。

第三,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精神,保证其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的积极性,而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对法律具有深厚的情感,并且要对法律产生坚定的信仰,而信仰的形成是以认同感为前提的,只有学生充分认同法律,才能使其守法活动变得更为自觉。[6]

(四)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

实践是培养学生法律信仰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各种法律实践进行积极的参加,使其可以感受到学习法律知识的价值。例如,学校在对教育管理制度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广大学生群体,给出合理的意见及建议,甚至可以将部分管理条例的制定交由学生负责,使学生能够在自觉应用法律制度的同时,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而这种方法也能够在学生当中形成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的良性机制,学生运用自身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能够对纪律与自由、义务与权力以及法律与民主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法律信仰。[7]

结语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学生加强法律信仰培养,不仅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质量,还能使学生的法律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国家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对法律教育工作保持高度的重视,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法律信仰的重要性,并从多种途径入手,对学生的法律信仰进行积极的培养,以此来减少校园犯罪,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参考文獻:

[1]刘锋.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教学方法(一)——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教学为视角[J].法制博览.2015,56(7):256+264.

[2]姬志茹.高职院校专业法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建筑工程法规》为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11):148-150.

[3]李艳.高职学生法治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以海南省高职院校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1):24-29.

[4]陈颖.信仰危机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微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6,25(9):91-92.

[5]戴春平.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改革实践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31(20):41-43.

[6]魏勇军.四川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考——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经贸.2017,38(3):307-307,308.

[7]李德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职院校培育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J].长江丛刊,2018,15(33):256-258.

作者简介:

梅蒙(1984年—)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研究生,讲师,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劳动法,劳动关系。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教学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