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胃]

2020-10-26李丽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9期
关键词:贲门括约肌胸外科

李丽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原本用来形容忧心忡忡、吃饭睡觉都不安稳,生活中,有些人“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却是因为患一种疾病——贲门失弛缓症。

“长不高”的8岁小患者

患儿小泽是个瘦小的孩子,从小吃饭就比较慢、吃得比同龄孩子少。

眼看孩子的身高与同学身高差距逐渐明显,也容易生病,家人带孩子到消化内科完善检查,胃镜检查发现贲门处明显狭窄。医院为患儿施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术后患儿恢复顺利,半年后复诊时身高增长明显。

“吃不下”的中年患者

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来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时,主任医师魏立看到的她是一种几乎“皮包骨头”的状态。患者说近几年吃饭越来越困难,有时勉强多吃几口就感觉食物到了嗓子。由于吃饭少、身体差,她有时从椅子上站起来都会感到头晕眼花。

与患者和家属详细沟通后,医生团队为其进行了微创手术,术后患者很快恢复,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大口吃饭了。

分析:贲门是个“关键岗位”

贲门这个“警卫”在食管和胃之间站岗,负责“开门、关门”。贲门及其周边部位的神经肌肉像橡皮筋,平时就安安静静收缩着不动弹。一旦人吃饭喝水时,它们就得立刻行动,让收缩的状态松弛、伸展开来,把“门”打开,让食物顺利通过。

如果贲门“失职”,它的神经肌肉组织失去“弛缓”的功能,就像橡皮筋失去了弹性,当食物已经到了门口,它还不能“开门”,食物只能委屈地顺着极小的“门缝”往下走,那就非常慢也很困难。

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是由于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高压以及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

该病的病因不明,但患者会感觉吃饭时難以下咽,或者需要站姿等特殊体位吃饭,有反胃、嗳气、咽喉不适等胃食管反流的症状,还可能有胸骨后的疼痛。

贲门失弛缓症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也会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营养不良以及发生相关的咽喉炎、肺部感染等。患者通常会因胃部不适做胃镜检查时发现问题。

如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使食管下端松弛,以解除括约肌痉挛,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 通过口服药物或者进行硝酸盐和钙通道阻滞剂、肉毒杆菌毒素注射,让部分轻症患者得到缓解。

内镜治疗 消化内镜下进行局部扩张,可短时间缓解症状;或者做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手术治疗 胸外科可以开展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或传统手术治疗。

医生将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综合判断,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贲门括约肌胸外科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人倒立着还能喝水吗
为什么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胃部胶囊内镜检查方法的改进研究
排便的奥秘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