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表演保护与利用
2020-10-26叶安全
叶安全
摘 要:做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需求,同时也是落实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的体现。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地分析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从而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保护;开发
非物质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部分,它也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工作劳动中的智慧结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出现消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因素,面对它的破坏,人们对它的保护和开发也就显得更加地重要。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根据相关的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包括了行为、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一些物品和遗址等等。根据相关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不同民族人们相传的各种文化艺术和表演场所。它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还包括了民族个性、审美等活跃的表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非物质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制定了保護文化的公约之后,人们也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但是还是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这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人们对其进行了过分的包装,这也导致它原本蕴含的意义在消失。在相关的普查活动中就可以知道,一些原来安静存放在民间的曲子被人们当成文化遗产,改编成了能够迎合市场的曲子,这种被包装过的民间艺术,虽然能够成为成熟的舞台表演,却失去了它本身的质朴和魅力。这种看上去是在弘扬民族文化的行为,却在让民族文化脱离原来生活的环境,变成没有意义的符号,从而彻底地消失。
其次过于商业化也会让这些文化走向消失,比如一些地方表面上是弘扬文化,可实际上只是为了发展经济,通过申报一些内容,投入巨大的资金打造,使原来具有精神价值的文化遗产变成提升本地知名度和发展经济的一种方式。这种想要获得经济收益的行为,就没有从根本上保护文化遗产。例如在普查古镇之后发现,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帮助了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其商业化运转也破坏了这个地方原来的文化内涵,这就让这个地方的文化逐渐地消失。
最后科学技术的加入也让原来的神秘感完全消失,例如有名的嵊州小笼包就包含着人们对神灵的尊敬,相传在大禹治水祭神的时候用的馒头就是受到了石馒头的启发,这才做出来了小笼馒头。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也在逐渐地消失,反而多了一些娱乐方式。
3 处理民俗表演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的建议
1)建立民俗表演保护与开发的两种意识。首先第一种意识就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保留人们的民俗活动、礼仪、表演、传说等等。第二种意识就是积极地进行开发。比如一些百姓只想保护自己的文化,不想做任何改变,希望任何事情都通过神灵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地区的百姓。他们的心里就完全没有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对于这种村民,相关人员也要进行唯物论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树立开发和利用的思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外来的人员一想到开发就是完全改造,根本没有树立保护意识。他们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环境,也没有深入地去了解民风民俗。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放下自己的架子,做好模仿带头作用,虚心的学习“传承”两个字的内涵,从而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2)建立不同的表演场地。为了防止民间文化流失,当前情况下还是不要轻易去改变传统的民间文化。在相关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观赏,就取消了原来的小型祭祀等活动,还开辟了一些新的场地,让人们去那个地方去活动。结果不管干部说什么,人们都不愿意去,情绪低落,不愿意再去进行活动。
从民俗的角度来思考,人们在确定一块土地来确定他们活动的场地,往往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和人们的信仰、习惯等多个方面有关系。在这种历史悠久、有着独特文化内涵的地方进行活动,百姓们不仅可以保持饱满的情绪,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比如在一些仪式上的颂词,不仅有着原来文化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周围的事物去创造一些东西,这就是民间艺术的创作。如果换了一个地方,原来的情绪就会消失,原来的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
另外的场地往往是具有表演性的场地,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旅游事业的需要,一般会选择一块宽敞的地方,模仿传统活动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容下表演的人员,也可以包容很多群众和旅客。相关人员在设置的时候,不仅要有传统的因素,也要有现代的特色,从而让场地的形状和结构更加地有特色。在开发场地的时候也要量力而行,不能太浪费。
3)组织两套人马。两套人马是指原来举办仪式的人员和另外组建起来的表演人员。在原来的活动中人们举办的内容往往是带有宗教性的,多是一些民间艺人,或者是当地的一些居民,他们在举办不同仪式的时候往往会展开多样化的竞技活动,或者是一些娱乐活动。在过去的时候人们往往是载歌载舞,希望神灵能够保护他们,而现代他们多是自娱自乐,放松自己的身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来。当然也有一些人保持着原来的想法,不过这不是占主要的部分。这个队伍在举办仪式的时候,往往会举办一些歌舞活动,但是这些内容不能说是艺术,因为他们的很多细节没有经过打磨,比较地粗糙。不能说是不好看,不过也需要经过一些加工,才可以登上更大的舞台。
另外一套就是民俗的表演队伍,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娱乐来观看的观众。对于当地的人们来说,他们是新出现的队伍。在以前农村的百姓不仅生活得很艰苦,各种歌舞娱乐活动也是自己举办的,没有任何的技巧,同时也没有人为他们去组织一些表演活动。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地的人们也可以去组建起相应的队伍。
作为新组织起来的人马,他们往往不带有什么陈旧的观念,也可以根据当前的形式去进行表演,吸引游客的注意,同时还可以从当地的文化传统中找到一些素材进行节目的编排,让外来的游客可以体会到当地的风俗,也让当地的人们感受新的艺术。
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的需要,相关人员也要积极的促进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从而实现文明的延续,而这种队伍也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作为团队成员,要选择有能力的中青年来承担,同时也要请一些专家来进行指导,使他们成为一个成熟的队伍,从而更好地宣传当地的文化,成为其中的骨干力量。
4)推动两种形式的并行。也就是原来的活动形式和新型表演队伍呈现出来的内容。根据前面说的,想要开发传统文化的因素,就需要用艺术表演活动代替原来的民俗活动。这样长远来看是合适的,但是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如果只考虑新的形式和方法。只能给人们留下一些记忆,原来内容的精华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对于表演活动来说,可以采用传统活动和创作表演两种形式的同时存在,不能支持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完全放弃了另外一个方面。
对于人们的付出来说,构建一个新的表演,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往往很多,甚至超过民间活动。实际上如果用这些支出放在扶持民间活动上面,而不是重新改造,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文化基因。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完成的工程,想要保护好它们,并且促进它们的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更好地做好普查工作,构建完善的体系,从而争取人们的参与,让保护工作可以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王鹏平.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化,2017(10).
[2]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文化,2018(2).
[3]王光荣.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文化,2013(7).
[4]黎炼.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J].民族研究,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