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擦亮慧眼 巧识特医食品

2020-10-26陈伟

保健与生活 2020年20期
关键词:用途配方饮料

陈伟

前段时间,湖南某企业将标识为蛋白固体饮料的奶粉当作特殊医学婴儿氨基酸配方奶粉进行销售,致使食用过的患儿发育不良,甚至导致某些疾病表现,这引发了很多家长的担忧。

此次事件中所提到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属于我国2016年新食品安全法中明确针对疾病人群的营养食品。虽然都属于食品,但是更像食品中的“特种兵”,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才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应用,要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注册后才能得以销售。而普通食品即便是蛋白固体饮料,其生产、标识、销售等存在极大不同。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应该擦亮眼睛,识别两者差别,严防“李鬼”取代了“李逵”。

目前,市面上的儿童食品种类繁多,有些是配方、生产工艺等控制严格,适合特定人群食用的特医食品,而有些则仅仅是普通食品。家长稍不留神就可能被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所误导,给孩子选择了错误的食品。那么,如何才能挑选出真正的特医食品呢?其实,识别真假特医食品并不难,这些秘密就隐藏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在购买时稍加留意,即可避开“陷阱”。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特医食品的“身份证”

首先来看一看,什么是特医食品?特医食品的全称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针对有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人群的营养需求而设计制成的粉状或液态配方食品。根据年龄段,特医食品分为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通常情况下,婴幼儿食用普通的婴儿配方奶粉即可,如果宝宝有乳糖不耐受、蛋白过敏等症状,就需要选择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需要注意的是,特医食品要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并严格遵循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请不要自行购买。

我国对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管理有着完整且完善的规定。只有符合严格标准并完成注册的产品,才能够被称作“特医食品”,并且获得相关标识。如果在一个产品的包装上看到以下标识,则证明该产品是真正的特医食品,您可放心购买。

1.产品名称 特医食品有统一的通用名称,如×××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无乳糖配方食品(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氨基酸配方食品(粉)等带有“特殊医学用途”字样的名称。要谨防有些企业打着擦边球,用“符合特殊医学用途”的配方食品来替代真正的特医食品。

2.产品注册号 注册号的格式为“国食注字TY+8位数字”。更加保险的方法是,您可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的“服务”板块中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中查询已获批的注册产品信息。如果遇到号称有“预防过敏”“预防腹泻”“补充营养”等功效的产品,却没有标注产品注册号或者查询不到相关信息,建议不要购买。

关注产品类别

普通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其作用是无法与特医食品及婴儿配方食品(粉)相比的。一些产品的名称或者包装看起来非常具有迷惑性,但是只要留心产品类别,如果发现了“蛋白固体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字眼,则证明这种产品实际上是饮料,属普通食品,根本不是特医食品。

在选购产品的时候,不管有多少人推荐、谁来宣传,家长都应该亲自鉴别产品是否正规,关注以上提及的几点,用自己的知识保护孩子的健康,千萬不要被诱导性信息迷惑和欺骗。

小链接:特医食品不能长期作为营养来源

当目标人群无法进食普通膳食或无法用日常膳食满足其营养需求时,虽然特医食品可以作为单一来源的营养补充途径,对其治疗、康复及机体功能维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营养支持作用。但其使用多数在于短期应用,目标是满足此阶段的特殊营养需求。只是暂时的营养来源,需尽早向普通食物过渡,使得宝宝可以逐步从正常的食物中摄取所需营养素,不再依赖于特医食品。当然,这一步需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帮助下完成。

猜你喜欢

用途配方饮料
春天的配方
喝饮料
东北丰新型产品配方
少喝饮料
喝饮料的危害
“史上最严新规”终结奶粉任性
用途
酒与饮料
用途广泛的微波炉
幸福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