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学专业的教育模式的探析

2020-10-26黄小元

卷宗 2020年21期
关键词:湘西教育

摘 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们的一大历史责任。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需要被我们深入研究并继承发展创新。湘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湘西高校美术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值得研究,从而更好地学习发扬本土民族民间艺术。

关键词:湘西;美术学专业;教育

现当代各国的美术教育都有传统美术的内容,强调本国民族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学习传统美术。湘西山川险峻、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是少数民族土家族、苗族、白族等的聚集地,各民族均有丰富、历史悠久的美术文化遗产。怎么样将这些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性质。湘西地区的高校美术学专业应该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又传承了湘西的民间艺术呢?这是我们应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 湘西地区高校美术学专业教育的现状

美术教育掌握美术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传播美术文化、提升公民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品味是目标。吉首大学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的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个大块,学科基础课一般都是理论课程,如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等,众所周知美术专业的学生对于枯燥的史论性的知识兴趣度都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是学习提升所学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开设的课程有素描、色彩、国画、油画、版画等,每门课程开设的课时一般为48,由于时间的关系,一般学生不能深入的掌握此项能力,只是学习了解大概。专业选修课为学生自选项,主要是看学生学习兴趣,如室内装修设计、广告创意策划与制作等,学生一般较喜欢这类课程,考试压力小,符合自己专业外的兴趣。湘西地区高校美术学专业跟其他地区美术专业教育的模式是差不多的,但是湘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物产丰富,民族民间文化多样,所以新的、多元化的,针对湘西地区的高校美术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深思及研究。

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的美术教育以教师口述为主,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美术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更加的个性、感性、艺术化,理论课程相对来说比较的枯燥、乏味,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所以一般的理论教学效果不佳。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采用师徒制教学,学徒跟着师傅学习,一起生活几年,边教边实践,学徒根据师傅的经验学习领悟并创新,在这种模式下,我国当代产生了大批的画家如:齐白石、张大千、董其昌、黄宾虹、黄永玉等。相比于这种模式,学院美术教育成就的画家屈指可数如:李可染、徐悲鸿等。综上所述,美术学的教育应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教师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应该授人以“渔”。任课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抛弃教学容易出现的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入实地考察、现场观摩、听取专家讲座与专家进行交流、实际动手操作并举办小型作品展等,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课程参与度,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把民间艺术吸收得最好的当属民间艺人,适当的把本土艺人引进课堂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模式,民间艺人实践操作能力强,但是理论教学能力稍弱,我们则可以采取高校教师与民间艺人联合上课的模式,高校教师讲解、艺人示范,推动教学体系建立。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让高校教师自我觉悟,认识到民族美术的优秀,传承本土本民族的艺术,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发掘美术学习资源,主动了解湘西的历史文化、向湘西民间艺人学习,开发湘西本土美术资源从而进行美术教育活动。

2.2 立足本土文化,突出本土特色

一般的高校美术学专业都开设了素描、色彩、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油画等课程。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的湘西,应立足本土文化,突出本土特色,学习本土民间艺术,将本土民间艺术引进课堂,利用本地民族民间美术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开创本土特色的美术教育,突出地方美术的教育特色。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工改良,适应当代人们的审美需要。

湘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聚集的有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丰富民族文化的重要来源。他们拥有历史悠久的美术文化遗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互动学习又产生了新的文化。湘西的民间艺术流传这么久大多靠的师傅传徒弟、父亲传儿子这种传承方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湘西民间艺术是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已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老民间形态。如苗画传承人梁德颂把大幅的苗画进行改良变成小幅,再进行装裱,变成旅游工艺品。湘西地区常见的民间艺术有:土家织锦技艺、苗绣、苗画、蜡染、土家建筑、苗族锉花、纸扎、泥塑、歌舞、民族节日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校可以将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将其适当改良编撰成本土课程。分析湘西的民间艺术语言,运用到美术绘画中,如土家吊脚楼的独有形式,苗族银饰的形态、土家织锦的独有图案表达方式等。

在湘西少数民族的高校美术学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与民族认同感极为重要,民族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创造的结晶。科技进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现当代大部分的年轻人追求欧美、日韩潮流远胜于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改变思维意识,才能使民族艺术得到更好地发扬与保护。

2.3 與相关学科相融合

各学科之间是相通的,要想把美术学学好,学习相关的哲学、文学、设计知识会大有益处。湘西高校美术学专业若要得到发展,需要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结合,发挥综合优势。如可与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根据游客的需要结合本土的民间艺术开发旅游工业品。也可运用美术学所学美学知识协助开发湘西武陵山区的旅游开发。可与音乐舞蹈专业相融合,根据湘西特色舞蹈结合少数民族服装文化,创造设计舞台表演服饰。可根据土家族民间故事制作故事绘本等。

2.4 运用“互联网+”模式教学

由于各种现实的原因,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学习民间艺术,觉得民间艺术老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不挣钱还费事,湘西民间艺术正在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进行退化。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悟,重新学习民间艺术,并将民间艺术进行创新,艺术家们大量运用民族元素到自己的作品中,民间艺术走上了国际舞台,被世界人所认识及喜欢。“互联网+”平台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民间美术教育可以运用“互联网+”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变革原有的教学模式,使传统、单调的课堂模式变得丰富有趣让学生更好地运用互联网资源学习民间艺术,适应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共建共享泛在教学资源,提供了无处不在的教学信息资源,只要有手机和互联网,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查找已有的学科资料。人手一部手机,尤其是现当代的年轻人,手机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这给“互联网+”模式的开设提供了前提。开设“慕课”在线课程,利用平板、手机、电脑通过在线点播进行学习,弥补学生们课堂所学知识的有限,离开教室,减少了学生压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应用网络学习模式还可以随时接受教师指导。手机进入课堂,有利也有弊,可以方便老师的教学,对于没有自律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阻碍了老师的教学。

在湘西高校用“互联网+”的教育模式进行美术教学,弥补了湘西地区教师资源的缺乏,如民间艺人的现场传艺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学视频展示,实现民间艺人的创作实践和教师理论知识的资源共享,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紧密结合。“互联网+”可将丰富的湘西民间美术以具体的、直观可视的形态展示给学生并通过互联网共享对湘西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识、创作构思、造型形态以及湘西民间美术发展变化的信息传达给学生。例如在讲湘西土家织锦的时候,“互联网+”可将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创作题材、图案纹样、造型特征、制作技艺等进行直观、系统、形象化的展示,让授课质量大大提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解决教师地域上的限制。

2.5 与就业相挂钩

湘西的独特风景及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旅游工艺品市场繁荣,这就需要大量的有创意、特色、个性的旅游纪念品。制作、设计旅游纪念品的人才被市场需要。例如张家界的“湘小伍”就是设计开发湘西地区土特产及旅游工艺品的成功典范。高校的学生业余时间很多,参加社团活动就是一大好去处,学校可以多扶持与民间艺术相关的社团。

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就是将来的美术教师,越来越注重民族文化教育的今天,如果你掌握、了解的民族知识越多,相信会更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的青睐。

3 结语

通过对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美术学专业的课程构造和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湘西高校的美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突出湘西的本土特色民间艺术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人文精神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教学模式应该因地制宜,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立足本土文化,突出本土特色,利用“互联网+”弥补人力和物力资源的缺乏,与旅游、设计等学科相融合,发挥综合优势。与就业相挂钩,给学生的毕业就业提供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田爱华.“互联网+”变革湘西民间美术教学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6(3):130-133.

[2]陈苏.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探析[J].青年时代,2017(012):133-133.

[3]周亚辉,贺炜.“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困境与改革——以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为例[J].美术大观,2016,000(007):150-151.

[4]向妤.美术学專业课程体系探究——以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6,000(008):74-74.

[5]陈伊娟.湘西乡土美术在高师美术教育中的传承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6.

作者简介

黄小元(1989-),女,研究生,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创作。

猜你喜欢

湘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欢乐湘西
湘西 国画
湘西芷江洽降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