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20-10-26王路
王路
摘 要: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知识性+实践性+综合性”的一门核心课程。本文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对该课程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如:科学合理选择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及结合沙盘模拟进行实训等,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1]。工程项目管理是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研究范围涵盖工程项目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直至项目投产的整个过程,旨在全过程工程咨询背景下,为学生建立管理项目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有效地将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建设工程项目结合的实践能力,所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水平急需提高,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项目管理人才对提高我国工程建设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强。作为综合性专业课程,它不只包括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论,而且还涉及管理学原理、工程经济、建设法规、工程招投标以及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等各个学科的内容。
2)发展性强。作为同工程实践关联比较密切的一门学科,《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来源于教育学习内容、诸多工程实际与技术创新。由于该课程自身和现实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所需学习的内容必须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实际工程项目需求。
3)实践性强。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施工组织设计、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等。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经济、技术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等方面的控制能力。课程内容与将来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有较强的相关性。
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资料不全面。当前,《工程项目管理》教材虽有许多版本,但只是涉及项目和施工技术、成本和质量管理等一些传统内容,或者是只重视理论知识方面论述,导致工程实践与学科理论之间相脱节。而且,教材间差别较大,编排侧重点各异,缺乏统一性与权威性。同时,由于条件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大,课程内容的丰富难以保证。
2)教学内容不合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繁琐且复杂。因各个学科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实际教学内容中多有重复,并且难以协调各个课程之间的关系,容易形成教学内容重叠,学科关系混乱的现象。
3)教学方法较单一。目前,授课中,教师仍为“填鸭式”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由于管理类的知识比较理论化,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内容,就会觉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非常枯燥,没有学习的兴趣。并且由于教师在课堂上主导教学的节奏,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出来,使得很多学生即便对于教学内容有疑问也不愿意提出来,降低了教学效率。
4)实践教学不够。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其作用。但是实际授课中,只是注重平时的理论教学,却忽视实践对教学的意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导致学生无法将知识学习和工作实践进行结合,无法体会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作用,也就不利于学生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无法真正地运用专业知识对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的管理。
3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科学选用教材,丰富教学资料。《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材有多个版本,各版本教材均有其优缺点以及侧重点,所以选择科学合理的教材极为重要。按照行业发展的新形势,选择将实践知识、经验和各种前沿理论结合的教材,不能拘泥于某一本教材。
本课程在经多方比较后,本课程最终选择2017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丁士昭主编的《工程项目管理》为教材,2015年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成虎主编的《工程项目管理》(第四版)为辅助教材,这两本教材的内容进行相关整合,进行授课内容设计。
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工程项目管理这一学科的发展历史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才由同济大学丁士昭教授从西德引进传入我国,新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出现。所以授课内容一是应注意结合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沿。如在讲解施工阶段的三大控制时,将BIM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利用BIM信息技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将工程建设过程动态模拟出来,让学生拥有亲临现场的感觉[1]。二是该课程是国家建设行业许多注册职(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因此,课程教学内容还应筛选、考虑这些重要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将来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结合最新的工程规范、标准、法律法规和新技术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有大量结合工程实际的案例,可以“真题真做”,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2]。
3)创新教学手段,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手段,能够将时间与地域对《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限制打破,实现多媒体、远距离教学。因此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投屏教学,激活课题。教师在电脑端或者手机端登录学习通,进入课程,可以将课程资源上传到对应区域,以方便使用。上课中借助手机进行教学活动,主要是签到、问卷、抢答和主题讨论等功能。课中讲解完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利用学习通中问卷功能发布任务或者从资料区题库里选取几个题目进行课堂测试或者展开主题讨论,这样把生硬的课堂提问,变成有趣的小活动,使全员参与有效互动,既可以检查全部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又可以强化学生对重难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课后利用电脑可以导出统计数据,便于过程性考核的记录。
4)强化实践锻炼,培养实操能力。《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真正掌握并能在实践中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如可采用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训练,基于施工企业视角,考虑工程施工项目从中标到竣工结束全过程的管理。通过盘面操作,以游戏的方式,学生结合所给的工程信息将模拟真实的项目部中的各岗位,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分析市场行情,做好项目策划,组织项目生产、调配资源和财务分析等活动中身临其境感受项目开展的全过程,认识到市场资源的稀缺性,项目实施中的风险性,进而掌握施工管理规律,加深工程项目管理认识,提升现场管理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工程项目管理》理论课程的理解[3]。
5 结语
新时代对工程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处于持续更新状态,《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改探究也应不断革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罗中.BIM技术引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山西建筑,2015,41(27):249-250.
[2]薛玉潔,胡水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综合改革探索[J].安徽建筑,2018(1):243-246.
[3]过灵利.基于沙盘模拟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探究[J].现代交际,2019(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