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2020-10-26梁佳麒

卷宗 2020年21期
关键词:羽毛球创新能力高校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人才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具备创造能力与开放思维已成为选拔人才的必要素质之一。本文拟以高校羽毛球教学为研究背景,在分析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探讨当前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提出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旨在通过高校羽毛球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关键词:高校;羽毛球;教学;创新能力

与其他运动项目的日常教学相同,高校羽毛球教学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与活动空间。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进行自由实践活动,且可以通过观察与锻炼强化思维能力,故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积极影响。因此,在高校羽毛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努力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在提升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拓宽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而实现其创新能力的养成。

1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根据人体运动中的生物学分析,在长时间开展羽毛球运动时,人的心率每分钟可以保持在150-170次。与此同时,在羽毛球运动过程中,人体组织可以很好地被带动起来,加之运动者脚步的灵活转换与移动,以及挥拍时的抬手动作等,可以增强运动者身体内部的血液循环能力,进而提高身体机能。由此可见,进行羽毛球运动具有较强的运动价值,可以有效强化运动者的肺活量,增强肌肉弹性,提升运动者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1]。另外,由于近些年我国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们的饮食条件也出现了显著变化,肥胖人群越来越多,其中大学生也不例外,普遍存在体重过高这一问题,加之部分大学生不爱运动,所以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情况愈来愈严重。所以,积极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十分必要,而羽毛球运动的竞技性与娱乐性可以有效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灵敏性及协调性,尤其对解决大学生群体的肥胖问题大有裨益。

1.2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

羽毛球运动的简单性与易操作性,尤其在身体负荷较大的运动中对提升人体各项素质都有积极效果,使得其在众多体育运动中脱颖而出,并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热捧和推崇,也是高校体育运动中推广度与普及率较高的项目之一[2]。同时,羽毛球运动兼具娱乐性与健身性的特征,也促使其成为大学生接受度较高的运动项目。所以,将羽毛球运动列为高校体育运动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特别是着力开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需要,而且能够有效深化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帮助其意识到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大工程,从而树立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这对培养身体素质高、创新能力突出、思维灵活的现代化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3]。

1.3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大学生正值特殊的年龄阶段,此时期的教育是奠定其良好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关键期。按照有关研究显示,大学阶段的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参与羽毛球运动,对强化其心理素质具有明显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羽毛球运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高难度性,大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面临多种预想不到的困难与突发事件,因而对锻炼大学生的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处理能力、适应能力等具有重要功能,而在这一系列能力的强化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4]。众所周知,优秀的心理素质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素养之一,故而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必要。

2 当前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

2.1 硬件设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羽毛球运动的硬件设施要求不高,尤其是创建适宜的羽毛球教学环境非常必要,而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项基本要求。根据现阶段高校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大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学校的羽毛球运动,而且该数目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数量的上涨就需要更为广阔的运动场地与之相对应[5]。然而,当前多数高校的羽毛球运动场地并未扩大,所需运动设施也未随之增加,此状况直接导致诸多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项目的机会下降,且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大学生的羽毛球运动热情,不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虽然新时期的羽毛球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羽毛球教学师资力量依然较为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羽毛球运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部分高校羽毛球教师相对匮乏,很多羽毛球教师都是其他体育运动教练兼职的,并非专业的羽毛球运动教学者,这就造成大学生所接受的羽毛球运动知识缺乏专业性;另一方面是绝大部分高校羽毛球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陈旧,与时俱进思想不够突出,不能做到及时的知识更新换代,进而导致输出给大学生的羽毛球知识也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所需[6]。从某种程度上讲,薄弱的师资力量是影响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因素之一。

2.3 教学模式与方法过于单一

僵化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法等是当代高校羽毛球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点:一是羽毛球运动教材较为单调乏味,目前国内高校的羽毛球运动教材虽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用教材,但这些教材都十分注重羽毛球运动的概念阐述,理论性特点十分显著,这种现象一方面不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羽毛球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得相关知识点的叙述缺乏创新性;二是诸多高校羽毛球教师仍以理论讲解、动作示范的传统教学法为主,对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研究较少,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不够强烈,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教学法更是微乎其微,单一的教学方法大大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塑造;三是教学模式缺乏个性化,多数高校羽毛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采取的单一化教学模式,没有顾虑到大學生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偏于“一刀切”的落后教学策略,必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

3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3.1 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与配备

硬件设施是有效开展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因而各大高校制定出长期的、科学的羽毛球硬件设施完善规划,对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影响深远。首先,高校可以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协调,力争教育资金方面的扶持,尽可能解决因资金不足导致高校羽毛球运动硬件设施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羽毛球教学场地及相关设施,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预留一定的未来发展空间,提高规划的预见性、科学性与实用性[7]。最后,高校需要提高羽毛球运动硬件设施的开放性,无论是教学时间还是课余时间,学校都要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可以随时到羽毛球场地进行羽毛球运动,而且不管是否选择了羽毛球运动课程,都可以自由到羽毛球运动场地参与该项运动,以此实现硬件设施的利用率最大化。

3.2 构建一支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而建设能力强、素质高、思想进步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是重中之重。首先,高校要扩大羽毛球教师的招聘规模,以此满足高校大学生的羽毛球学习需求,但同时要严把质量关,切实做到招聘一批符合现代化高等教育所需的羽毛球教师队伍;其次,高校要加强针对羽毛球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知识的更新与架构,促使教师的知识储备适应时代发展,且要有计划性地选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努力汲取最为前沿的知识体系,拓宽教师的视野,开阔大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高校羽毛球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藩篱,增强自我学习意识,利用一切时间与机会充盈自身的知识储存,自觉追随时代步伐,保持知识结构的常新化,尤其要积极参与各种羽毛球比赛活动,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通过各种实际运动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知识认知,以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

3.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对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巨大。首先,高校要不断丰富羽毛球教材内容,在编撰和选用羽毛球教材时,兼顾教材内容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增强教材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激发大学生对羽毛球知识的学习兴趣。其次,灵活应用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将情景式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视频、声音等技术手段,即通过比赛视频、演练视频等真实可见的运动场景,帮助大学生构建起立体化的知识结构,以此更为高效地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8]。第三,高校羽毛球教师需要做到耐心、细致与灵活,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运用个性化教学法制定出符合大学生独特的学习需求,融入个性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第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征,高校羽毛球教师还可以穿插应用小规模竞赛式学习、游戏性教学、分层式学习等教学法,提高羽毛球教学的娱乐性、趣味性、融入性与可操作性,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又好又快地理解教材内容,而且可以提升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的指导性,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逐步养成。

总而言之,通过高校羽毛球教学,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不單单需要逐步完善各项硬件设施与基础设备,而且需要强化大学生的训练与学习,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最大程度降低传统教学法对现代化教学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同时,还要积极构建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高校羽毛球教学师资队伍,将创新化教学理念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兰彤.“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羽毛球专项课程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02):43-48.

[2]王海涛,徐影.基于TPACK框架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教学实践平台设计及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102-105.

[3]赵晢晢,李大新.新学制背景下小群体学习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曲阜师范大学羽毛球课为例[J].运动,2017(14):40-41.

[4]彭华.如何创新高校羽毛球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159-160.

[5]何立夫.对高职羽毛球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2):63-65.

[6]庄均.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体育研究),2012(07):32-33.

[7]穆鹏.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5):23-24.

[8]吴杰.羽毛球教学实践引入终身体育思想之实践探究——评《现代羽毛球运动的多角度审视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8(06):124.

作者简介

梁佳麒(1988-),男,汉族,河南漯河人,硕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体育教学部助教,研究方向:羽毛球。

猜你喜欢

羽毛球创新能力高校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羽毛球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羽毛球PK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