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
2020-10-26陆波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备受各界科学研究者的关注。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说,大数据技术能让信息的传播不受限制,能将信息资源更加优化,在各个行业中进行资源共享。目前,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也可依托大数据技术开展,将发展与建设的眼光放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调整上,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受技术与建设观念的影响,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进程缓慢。对此,本文以智慧图书馆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建设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图书馆;建设途径
图书馆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重要机会,传统的图书馆建设方式,不仅不利于图书馆工作的管理,还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要提高高校的教育成果,建设智慧图书馆尤为重要。和其他教学管理工作不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其内容更加专业与复杂。因此,学校需要用更全新的理念开展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抓住时代变革背景下的建设要点,将大数据的优势发挥出来。
1 智慧图书馆的基本概念
从“智慧”两字可以看出,智慧图书馆的特点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软件等基础设施,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有非常明显的层次,包括了应用层、感知层以及网络层等层次[1]。其中,感知层是通过相关的感知技术和设备的作用,实现设备的有效运作,应用最广泛的是二维码标签和传感器这类现代化的感知设备,能有效感知不同的物体变化。学术研究者们在分析感知层时强调,感知层的作用原理与人的皮肤组织相似,在感知过程中,能得到有效的延伸,以此提高感知能力与感知水平。物联网云计算在感知层和网络管理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将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处理,才能保证其传递给应用层时,得到正确的应用。由此可见,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应用层,图书馆智慧化不仅对管理流程、业务流程、服务流程的进行了设计改造;也是对文献、应用、用户、设施、设备做了服务创新。智慧化改变了图书馆传统模式,具体体现在信息观、技术观、资源观、思维观方面,大大拓展丰富了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带给图书馆全新的思维模式。
2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智慧图书馆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我国高校对其建设整体性的把握还有些不足。下面将进行详细阐述。
1)技术问题。要实现数据化的智慧图书馆,需要有专业的平台与技术基础。首先,硬件设施需要满足智慧图书馆的基本要求,馆内的布局和建设需要围绕智慧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开展,有基础的物理设备,保证图书馆正常开展[2]。其次,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等,都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软件设备,通过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构建完善的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在软件与硬件设备的结合下,将虚拟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等有机整合,建立信息化的图书馆信息系统。但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现状来看,还没有十分成熟和统一的智慧化图书馆建设平台,平台建设相关的技术,还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大部分的技术需求都还处于理论阶段,不足以支撑现实过程中的智慧图书馆的平台建设。
2)数字信息资源缺口较大。大数据环境的发展,依托于信息资源的建设,只有保证基础信息资源充足,才能实现完整的大数据背景。目前,信息管理机制还不能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发挥长足的作用,主要原因是信息资源的检索标准和存储的格式还存在差异。全国高校图书馆中的网络服务系统不统一,导致智慧平台搭建中,没有基础的服务对象,现有的数字信息资源较为分散,图书馆内部的资源配置也不够合理,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这是阻碍高校智慧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因素[3]。除此之外,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约束,现阶段的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且无法通过有效的方式,将信息与用户进行匹配,从而导致智慧化图书馆的建设存在较大不足。
3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有效途径
从智慧图书馆的基本概念与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来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对提高高校教学成果有较为显著的作用。针对其技术与资源层面存在的不足,管理人员可依据不同的信息要素出发,对图书馆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发挥智慧图书馆的优势,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加强支撑平台的技术研发。图书馆基础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要保证智慧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图书馆功能的升级改造与信息应用。从网络建设来看,智慧图书馆平台对网络需求度较高,可将北斗卫星导航网、有线网以及无线网等网络技术进行整合,进一步推动网络建设系统,从而提高智慧图书馆基础设置的支撑力度,积极加强支撑平台的技术建设工作[4]。传统图书以纸本资源视为核心要素、数字图书馆以数字资源视为核心要素,与前两者不同的是智慧图书馆不是某一种单一资源类型的强化,而是组成图书馆所有资源元素(纸本、数字、人员、设备、空间等)的关系通过高新技术重构和价值重塑。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不仅对平台开发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保证图书馆工作人员能依托于智慧化的图书馆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积极挖掘高校教职工与学生群体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智能趣味多重情景体验。
2)进一步优化智能管理系统。智慧建设的核心是智能化管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的传输速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信息量也逐渐增大,高校在建设智慧化图书馆的过程中,需要依据这一变化产生的本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变革。依靠数据治理的成果,以数据驱动的方式,一方面针对纸本管理,升级改造传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性能;一方面针对电子资源及其他资源类型,建设新型的自动化系统,全面提升图书馆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结合图书馆的服务场景,优化智能管理系统。
3)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毋庸置疑担负着为学科、教学服务的责任。在突出优化资源建设的同时,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拓展拓宽也是重要手段。智慧圖书馆通过AR技术创新服务,使用实景视频的方式给读者更直观的AR图书馆导航,包括寻找图书,物联预约等服务,提高智慧图书馆的综合建设质量。让图书馆人员多参考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彰显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内涵,变革传统服务模式升级完善。
4 结束语
智慧图书馆正以快速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并已成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提高高校教学成果,促进高校师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图书馆模式的转变,图书馆迎来一个以“数据”的治理为目标,“智慧”的能力为结果的全新发展阶段。此外加入智慧图书馆建设社区(科研、咨询、培训、活动等),通过智图联盟成员的身份,参与并影响智慧图书馆社区建设,同时也保障智慧图书馆建设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真正实现智慧图书馆的数据化、智慧化运营。 “智慧”将成为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新标杆、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廖素明.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人文之友,2019,000(013):97.
[2]尹全勤.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科技传播,2019,11(012):163-164.
[3]高颖.基于大数据的地方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9,V37(003):38-42.
[4]杜丽杰.论基于大数据库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000(003):112-113.
作者简介
陆波(1969-),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副研究馆员,数字图书馆、学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