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能力素质提升
2020-10-26郭超
摘 要:军校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梯队,对我国的社会人才输出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军校图书馆的文职人员素质的提升,对加强其团队建设,提高信息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军校教育、促进图书馆全面建设的重要指标。现就我国军校图书馆的文职人员教育方针、体系进行分析,为完善我国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的整体能力素质进行分析,为完善军校教育体系提出部分参考。
关键词: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能力素质提升
军校图书馆属于我国军用文职人员的首要聘用部门,数年来为我国的图书馆人才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精良、具有高素质的图书馆文职人员,进而培育优秀的图书馆文职人员队伍,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
1 当前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分析
1.1 军政素养欠缺
军校图书馆的文职人员通常来源于各院校的毕业生以及流动性人才中,该类人群往往未能接受专业的军事化教育,军队的了解程度明显不足。同时根据有关调查发现,在此之中,非党员基数占比较大,具有部分人员的价值观更偏向于物质利益以及个人得失,因此普遍缺乏了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以及主管理念。在研究中发现部分文职人员在进入部队管理中,无法有效融入军队的环境中,另外含少数人员还存在散漫、自由的心态,严重影响军校部队的整体形象以及对个人的行为理念。文职人员作为现代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组成军队整体结构的基本,若承担人员无法对自身进行严格的素质要求,则无法满足该岗位对人员的基本需求,进而限制了任职人员自身的发展以及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
1.2 专业水平不足
从事军校图书馆的文职人员多由非图书馆的情报人员组成,因此在对军校图书馆内容的了解方面普遍较为缺乏。但军校图书馆往往对文职任职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以及学习能力需求,通过给予任职人员一定的时间,需要迅速掌握军校图书馆的业务水平及整体素质。但目前多数文职人员仅仅能够处理常规的杂物工作,在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方面接触尚浅,无法承担军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决策和任务执行责任。
1.3 职业思想缺乏
军校图书馆建设越久,在任职的文职人员中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程序化的工作性会促使任职人员赶到疲劳,由于缺乏了技术含量,人员对职业发展的前景也缺乏了一定的信心。同时部分人员认为非现役文职人员制度无法保证自身的权益,存在工薪等价的情况,另外具有少部分人员可能将图书馆文职工作作为后期发展的阶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对文职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整体发展[1]。
2 军校非现役文职人员能力缺乏的原因
2.1 部分人員存在岗位任职的动机复杂
对于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来讲,部分学生可能在毕业后选择在军校图书馆任职,其原因在于对部队生活的向往,认为能够参与国防组织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所在,同时能够满足自身的从军梦想。但对于部分动机不良的人员来讲,军校图书馆仅仅作为接受剩余人员和接受教职员工子女以及随军家属就业的主要地点,此类人群多数未接受过正规的知识教育,同时未能接受军事化的培训,仅仅将其视为提供就业岗位中的一类,部分地区认为军队院校图书馆能够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毕业就业问题,通过利用一段时间具有发展前景时再转型为其他工种。
2.2 专业知识结构和图书馆需求不匹配
军校图书馆的发展必定为吸引专业性较高的人才,进而改善军校图书馆整体素质较低的局面。但图书馆的情报以及外语和计算机需求量普遍较高,而各类专业人员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不一,无法体现其作用,即便能够保持较高的接受度,但普遍在专业技术的应用上具有一定的需求差距。另外学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也不具备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共同引起专业技术知识不匹配的局面。
3 提高文职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策
3.1 完善人才招聘工作
3.1.1 规范招聘制度
军效应制定严格的文职人员招聘标准,进而形成制度规范。同时可采用国家公关人才选拔形式,同时结合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任职岗位的具体信息公布于网络,应聘者能够根据自身意愿进行选择。
3.1.2 拓宽渠道
军校图书馆可以从退役文职干部或各类士官中选取具备良好军事知识背景的人员进行馆员任职,同时建立文职人员调动使用机制,循序人员在图书馆内的自由调动,加强人才的流动。
3.2 加强培训力度
3.2.1 任职前培训
主要强调应聘人员的基础知识掌握。需要满足军事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要求,提供相关专业知识保障。另外图书馆应当提供学科设置,重点学科专业和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要求人员规定时间内阅读数据并撰写臂机,条件允许可带领参与讲座。另外可结合专业理论由人员带领为其进行知识检索,熟悉业务流程。
3.2.2 专业技能培训
根据认知岗位的不同特性,例如坐班需求和灵活调动需求,需要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培训,内容主要以任职中的疑难点进行分析,让不同岗位的文职人员进行相关岗位的责任培训。
3.2.3 深造学习机制建立
相关部门可在图书馆内设定领导职务,通过计划性军事院校培训,安排优秀的员工参与军队院校的学习,鼓励文职人员参与深化教育。
3.3 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
作为激励文职人员工作欲望、不断加深自身素质建立的主要措施,可通过设立内部、外部奖励完善岗位任职制度的完善。
3.3.1 改善工资待遇
根据文职人员任职年限的长短,同时根据市场的物价变动进行阶梯化提升;其次根据人员的公祖业绩进行奖金激励;最后保证文职人员的注塑以及看病问题。对于无法住宿的人员需要提供单身宿舍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3.3.2 精神激励
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需要时刻保证自身的使用意识,可通过定期开展英雄事迹报告会,并提供文职人员进行野战部队的参观学习,在实际的作战演练中体会责任感,其次需要为文职人员创造深层次学习和重大课题研究的机会,促使提高文职人员对自身重要性的认识[2]。
4 结语
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往往需要保持强烈的责任心以及专业知识,通过全方面的输出,才能够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创造条件,进而促进图书馆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赵莉.浅谈军队院校图书馆情报开发人员素质及队伍建设[J].科技资讯,2018,16(26):218-219.
[2]孙立峰.网络视角下军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大众文艺,2018,450(24):193.
作者简介
郭超(1983-),女,汉族,江苏如皋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