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学习,建构有效教学环境

2020-10-26钟启泉

新教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竞争建构

钟启泉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学习”是探究客观世界的认知性、文化性活动。在这种认知性、文化性实践活动中,学习者建构客体与自身的关系、建构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关系,也建构知识与学习者自身之间的关系。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中指出:“‘学习这一实践,是建构客体之关系与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同时是建构课堂中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实践,也是建构自身内部关系的伦理性、存在性实践。”课堂研究需要从“整体的人”的高度,打破传统的教学论囿于“认知性维度”的局限,从三种实践的层面来开展。具体而言,“有效学习环境”中承认学习者是构成学习环境的核心参与者,赋予学习重要价值,也就是促进学生成为“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它以“协同学习”为基础,个人的知识建构通过交互作用在协同过程中产生。在这一学习环境内的教师,承担着协调学习者的动机与成就感的重要角色。学习的情感、认知维度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

有效学习环境极其关注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既有知识的差异。学生在既有知识、能力、学习方式、学习风格、战略、兴趣、动机、自信与感悟方面是多种多样的。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在艰苦努力和减轻过重负担方面达到均衡。

有效学习环境作用的体现与明确的教育目标相呼应,并会展开与目标相应的评价策略。“形成性评价”在这一环境中,可以架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唯有当评价同教育目标一致的时候,才会成为支持学习的强有力的工具。否则,就会成为一种障碍。

有效學习环境超越知识与学科领域,与广阔的世界建立“水平性关联”。复杂的知识结构按照层级化方法,由更基本的知识要素构成,因而能够在多种领域得到活用。

在有效学习环境中,“协同学习”起主导作用,优于“竞争学习”。学习者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提高的学习活动;而建立在“谁是第一”比拼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活动,即“竞争学习”。有效的协同学习取决于两个要素:小组目标与个人责任。概言之,在协同学习中,每一名学生都承担着为同学提升给予帮助的责任。

而传统对于“竞争是有效的”的认识,事实上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源自竞争胜利者的成果引人注目。竞争有效性的主张,单纯是根据竞争成功的事例做出的偏颇见解。可以发现,关于早期教育的效果,建立在极少数成功案例的基础之上,不考虑成功案例背后的无数失败案例,就大吹大擂,甚至肆意歪曲。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基于协同的作业与学习比基于竞争的更为有效。也就是说,对他者做出贡献、从他者获得帮助的协同学习动机,比战胜他者的竞争学习动机,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摘自《核心素养十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有改动)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竞争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