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趋向与进路
2020-10-26郭玉峰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深远影响,当前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数字档案资源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数字档案建设的趋向,有助于推进档案改革,因此,我们应从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实际出发,探寻数字档案建设的进路。
关键词: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趋向;发展进路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的重要力量,并以互联网为基础形成了很多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与档案事业融合发展催生出了数字档案资源,作为档案事业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当前数字档案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已经成为档案部门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1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主要趋向
以互联网为基础形成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促进众多行业转型发展,也能够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下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向。
1.1 更加注重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丰富性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不断丰富数字档案资源,特别是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档案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数字档案资源的需求。因此,未来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碎片化信息将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很多新闻报道信息已经由传统媒体转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是大档案观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1]。同时,广大网友在网络上的评论和事件介绍也属于档案重要资源,这些社会性的数字档案资源能够真实反映事件的全貌。但这些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碎片化特征,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规范,因而有必要将这些数字档案资源加以整合。同时,当前用户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要求更高了,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不满足传统馆藏资源,更加青睐于数字档案资源,因此未来在数字档案资源应更加注重对现有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并将散落在外的档案资源作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1.2 更加注重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整合性
当前众多档案部门开始更加深刻理解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重要意义,如果档案信息资源只是单独的存放于各个档案馆和档案部门不加以创新和利用,就无法充分发挥其档案信息作用。因此应该以数字化方式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加以集中利用,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该注重实体整合向虚拟整合转变,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档案信息整合过程中可以将档案内容共享作为核心,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打破数字鸿沟,实现数字档案资源共享。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做好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就必须从用户实际需求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升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1.3 更加注重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客户需求性
互联网背景下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服务模式都越来越注重客户体验,基于此,更多的考虑用户需求才能够获得未来发展优势。要想推进档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客户需求,始终以客户需求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方向,树立“用户为王”理念,扎实推进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在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要主动挖掘潜在用户需求,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于用户使用档案习惯、使用档案偏好和使用档案领域进行统计和分析,进一步明确潜在用户可能需要的档案信息,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前瞻性。同时注重对用户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加强档案工作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分析能力,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用户使用行为、使用频率、使用领域。此外,还应提升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便捷性,当前众多档案用户更愿意运用新技术,通过档案部门网站进行相关档案信息查询,因此,以档案部门门户网站建设为主要方向,在门户网站设立专门查询平台,创立和完善档案信息服务系统也是当前数字档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现实进路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明确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趋向之后,应该主动谋划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现实进路,通过建立健全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拓展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多元化资金筹资渠道,旨在丰富数字档案资源的内容,形式和服务水平。
2.1 建立健全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标准体系
在标准规范体系建立过程中应该注重标准规范的层次性,同时吸纳国际标准和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并对现有标准加以更新和完善,进一步提升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应该加快数字档案资源标准规范的顶层设计,特别是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应该从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国家经济建设角度出发,着眼于总体设计,制定国家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标准框架,进一步明确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评价标准和业务标准,以更为规范的方式来推进数字档案资源建设[2]。同时对档案资源的采集开发利用应该加以明确,并组织相关学者和软件开发公司制定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并逐层下发,将档案部门的馆藏资源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规范和整合,进一步提升全国档案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效率。同时在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提高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性,将可公开、可开发、可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人类共有财富加以共享。这就需要在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标准体系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对于能够与其他各国进行信息共享的档案资源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2.2 完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多元化资金筹资渠道
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仅仅依靠档案部门是很难完成的,特别是在经筹措方面在现有国家财政支持条件下很难实现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数字档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加大对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更为多元化的方式来筹措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资金。一方面,国家应该继续增加对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投入规模,增加建设专项资金,以更为充足的资金补充来提升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标准化水平。同时各级档案部门应该主动作为,加强与本地区的机关沟通和互动,争取本地区党委和政府重视,在经费投入上适当向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倾斜。同时,档案部门本身也应该通过开源和节流两种方式,进一步提升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资金利用效率,特别是在软硬件采购过程中应该有更为公开透明的方式减少不必要支出,在招投标环节应该采取更广泛的优中选优竞争方式以最为科学合理的价格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服务,更好的推进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更好的为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总之,当前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应该紧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云存储等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水平。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档案部门很難实现,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谭必勇,陈艳.社会记忆视野下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多元化路径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8,1.
[2]赵彦昌,毛丽敏.浅谈“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三大趋向[J].档案与建设,2016,8.
作者简介
郭玉峰(1972-),男,黑龙江龙江人,龙江县经济合作促进局,本科,黑龙江省委党校,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