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生活化教学,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2020-10-26徐永亮

知识文库 2020年20期
关键词:所学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

徐永亮

数学本身是抽象的,初中生在学习时往往受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很难对数学知识建立深刻的理解。此外,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只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应付考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容易产生了学数学无用的错误想法。数学是来源于生活,且为生活服务的。所以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辅助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在本文中,本人将立足课堂导入、新知讲解、课堂总结和课后练习等阶段,就如何实现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进行详细说明。

数学的抽象性使得大多数抽象思维不发达的初中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法对数学知识建立深刻理解。而且,在长期应用数学知识应付考试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数学除了考试之外没有别的目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生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面对当前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生活内容融入到课堂上。如此,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辅助下,探究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何实现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呢?

1 在課堂导入环节应用生活化教学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对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我们使用的初中数学教材,不难发现,其中包含了许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在开展导入活动的时候,教师不妨立足数学教材的生活性,从生活中挖掘数学内容,利用多样的方式将这些生活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内容的驱动下,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知识展开探究,打好课堂学习基础。

以“平行四边形”教学为例,教材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我们选择了很多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图画。而且,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早已接触到了多种多样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在组织导入活动的时候,立足教材中的插图内容,我回归现实生活,挖掘其他的平行四边形图形,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图片展现给学生们。大量的生活图片,很容易使学生们产生熟悉感。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们通过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早已建立了平行四边形认知。立足学生的学情,我围绕所展现的图片,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联系小学阶段学过的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知识,结合图片内容,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可以为平行四边形下一个怎样的定义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呢?这些问题联系了新旧知识,便于学生们在经验的辅助下,回忆起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同时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产生探究兴趣,为接下来深入地走进新知课堂,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展开互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便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2 在深入探究环节应用生活化教学

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透过数学表象把握数学本质。实现如此教学,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把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且往往采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机械堆积数学结论。在参与如此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知识。而且,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发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实施新知教学的时候,尝试立足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创设生活活动,为学生们直观地展现数学现象,使学生们在生活经验的辅助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

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为例,掌握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是学生参与这节课教学活动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新课标中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同时,陶行知先生还结合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我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将探究平行四边形但判定定理的权利还给学生们,驱动学生们动手操作,通过剪切两个全等三角形,将其拼凑起来,进而观察、分析哪些可以拼凑出平行四边形,哪些不可以,进而进一步地认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立足学生们的发展,我继续提出问题:当图形具有了哪些特征,其才可以被称作是平行四边形呢:如果对边平行,我们可以将其称作是平行四边形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我继续鼓励学生们操作,通过直观的数学现象,验证猜测,一步步地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实现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 在课堂总结环节应用生活化教学

课堂总结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大多数教师在组织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忽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一般是在黑板上写下这节课讲授了哪些知识点。在参与如此“总结”活动的时候,学生是难以有效建构知识结构的。数学知识总结活动的实施,不仅需要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还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初中数学总结教学活动时,受到生活教育理念的影响,会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出发点,鼓励学生用生活语言自主描述,从而加深理解,为接下来应用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以“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为例,在实施新知教学的时候,我为学生们展现了一道具有生活性的问题:某校为了响应阳光体育的号召,为广大师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准备在一块长度为30m,宽度为20m的草坪上修建两横两纵四条小路,其中,横路的宽度纵路的宽比为3:2,假如剩下的草坪面积是原面积的四分之三,请问小路的宽度是多少呢?在提出问题之后,为了使学生们联系生活经验自主分析,我继续提出小问题,如这个问题中包含哪些数量关系呢?从这些数量关系中你可以获得哪些结论呢?如何利用这些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呢?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呢?在小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会利用生活语言对数学问题进行描述,从而获取解题思路,巩固一元二次方程。

4 在课后练习环节应用生活化教学

课后练习是检查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主要环节。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新知教学和课堂总结之后,大多数教师会将教材或教参中现成的数学练习题展现给学生们,驱动学生们应用所学。不成想,如此练习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为今后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我在组织数学教学的时候,会立足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会设计具有生活性的练习题驱动学生们应用所学。

仍以“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为例,在讲授了新知之后,我联系此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为学生们设计了多个生活性的问题。问题一:参加篮球比赛的队伍,其中每两队需要进行两次比赛,倘若一次比赛一共赛了90场,请问有多少个篮球队参加比赛呢?问题二:一家商场去年的营业额,一月份为200万,一、二、三月为950万,如果每个月的营业额的增长率是相同的,那么,每个月的增长率是多少呢?通过解决如此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还可以积累生活经验,为体验社会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在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数学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应用生活化的方式创设导入活动、讲解活动、总结活动和练习活动,使学生们通过体验多样的生活化的活动,获取数学学习乐趣,掌握数学知识,加深对课堂所学的理解,尤其通过应用所学,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大营初中)

猜你喜欢

所学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
非所学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非所学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