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国际理解教育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0-10-26望江平

知识文库 2020年20期
关键词:校本评价课程

望江平

国际理解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为目标,倡导加强异质文化的理解、尊重和互鉴,以构建更加包容的世界,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交流与发展。在国际化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高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实践更多停留于对外交流,并没有成为常态课程,存在随意性、碎片化、空洞化、单一化的困境,导致国际理解教育缺少实效性和持续性。厦门海沧实验中学立足校情,开发了系列选修课程,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管理,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国际理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国际理解选修课程的开发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目标:

这一培养目标与我国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中有关国际理解的内容具有高度一致性。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角度,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校本选修课程还有更丰富的原则和内涵:

第一,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要立足民族认同。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尊重文化,保持文化的独特性,才能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文化是民族的生命,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持续发展而从未间断过的文化,它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无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还是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则来源于对民族的认同。

第二,以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在义务教育阶段,国际理解教育经常以语言知识、他国历史文化知识等识记性内容的学习为主。对于高中,要以知识为载体,形成一种观念,通过沟通、交际、思考提升国际理解的核心素养。

第三,通过国际理解教育,促进教育教学变革,发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学校的教学竞争力;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

2 国际理解教育选修课程开发的路径

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问、集体研讨,确立国际理解教育选修课程开发的路径:以国际班建设为引领,校本课程整体开发为目标,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切入点,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展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探索。如图I

3 国际理解校本课程开发

3.1 中外融合课程

(1)引进国外成熟的课程体系。以国际化为手段,以本土化为目的,融合先进国家的教育优势,建构并引进A-level等课程。在教学方法与内容、开发理念和课程模式方面取长补短,通过教学对比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2)英语课程的中外融合。高一、高二的英语课由外教和本土教师共同执教,外教的口语课的优势是开放性、学生参与度高,本土教师的英语课程优势是基础落实到位。通过这样的融合课程,学生可以体验不一样的教学风格与文化,教师之间也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3.2 开发系列化的校本选修课程

(1)立足民族文化的本土课程。《守望海沧》聚焦学校所在地海沧的建筑、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信仰,家族文化等。《文化育人》选择常见又熟悉的校园文化为切入点,认识校园中介绍的法治文化、传统文化、健康文化、国际教育文化,让学生懂得法律等文化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爱校情怀。

(2)世界文化课程,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形成开放的心态,在胸怀祖国的基础上放眼世界,选修课程有:《主要留学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世界旅游地理之亚欧篇》《德语教材》《足不出户看天下》。

(3)学科拓展课程,通过问题和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知识背后的文化因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选修课程有:《原来数学这么有趣》《物理学家的智慧与人生》《环球化学家》《电影中的文学》《解析国际大片中的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国际理解教育历史校本教材》。

(4)综合实践课程:《让梦想变为现实——3D One三维实体设计》,通过3D打印实体的触觉过程,建立新型的学习通道,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国际理解教育选修课程的实施

4.1 实施原则

(1)合作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实施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组教师通力合作,在充分发扬个性的同时,注重发挥群体智慧。

(2)选择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实施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在满足基本操作程序和规范要求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

(3)灵活性原则,校本课程实施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在现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逐步拓展,形成有学校特色国际理解教育系列课程。

(4)发展性原则。在学生学习评价中将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点关注发展性评价,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4.2 选课要求

(1)学生每学年须从国际理解教育选修课程中选取一门,不能重复选择。

(2)同一年级安排固定的上课时间,学生以走班的形式开展教学。

4.3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方式以学习过程为主,结合学习课时、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平时测驗、学习情感等方面综合给予学分。评价内容由每门选修课根据课程自身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方法,根据校本课程考核办法确定分数,重点考查技能的提高、兴趣爱好及潜能的开发和发展、综合能提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科研基地专项课题《高中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FJKYJD17-13)”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校本评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