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2020-10-26孙一凡
孙一凡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最基本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立德,用道德教育学生做人,然而,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此篇文章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用哪种方式才能有效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完成思政的工作开展进行了一些基础的探讨。
引言
一个国家的基础就是教育,一个民族想要变得富强,想要取得进步,绝对离不开教育。它可以让国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帮助人民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整个国家注入新的活力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复兴所必须的推进作用之一。提到教育,我们就会想到对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同的阶段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在高职院校的老师应该引导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在学得一技之长的同时,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让工匠精神深入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在职业方面的道德意识;在培养他们所需的职业技能,以及他们在创业方面的能力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精神方面得到提升,真正的朝着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人的方向而努力。为此,高职院校都推崇在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的同时,还能“学有所悟”。
1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1.1 语文课程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功能
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功能伴随着隐性教育功能,就是非教材中内容,在学习环境中无意识、无计划的教育内容。与显性教育内容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这一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接受引导,陶冶情操,启发思想,并最终形成良好人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利用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作品的作家在不同时期精神境界及思想特质等内容,这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而言,十分有利,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语文课程中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非常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语文课程蕴含丰富教学资源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熏陶,引导学生主动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体会中,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大学语文教材与中学教材内容不同,其中不乏有许多古今中外优秀文学,有春秋战国、秦、魏、晋、唐、宋、元等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体裁的经典篇目,还涉猎中西现代诗文。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采用诵读、演讲、辩论、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与文学素养的形成,同时有效促进并丰富教学活动的开展。
2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价值观,为学生后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2.1 有吸引力的课堂:课程“思政”的主舞台
《大学语文》教学的大通道,它最主要的一个平台就是课堂,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尽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的作用,将所需要的课程和一些有关的有说服力的文章相结合,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课程的奥妙,让学生的品德修养得到提高。大学的那些有说服力的文章有很多的营养,它结合了很多国家和很多民族的文化,让学生的思想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文学的作品都蕴藏着很多人文文化,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诗人的兴趣和追求,以及思想的升华,例如文天祥的壮志豪情,他们的那种大无畏,那种为民牺牲的大义凛然。庄子他的诗句就体现出了他的放荡不羁,陶渊明的诗透露出他的田园情怀,他与世隔绝的那种情懷,苏轼的诗就十分的豁达,在他眼里天气的变化都没有什么新奇。作家很多都有着心灵的光芒,他们体现出各种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简约委婉的风格,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那种人格修养,屈原的爱国情感,杜甫的忧国忧民,无不体现出他们的人格情操以及他们对人生的思考。这都是东方存在的一些文化大家,当然,西方肯定也有很多的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圣人,他们的作品透射出了他们和别人不同的思想方式,给了很多求知者的求知欲,让他们更加的有追求世界和人的自我。在挑选作品时,教师应该挑选出有内涵,文化底蕴的作品,让学生领会到文化和精神上的一些雀跃,让他们可以分辨社会中的善恶与美丑,指引他们去更好的学习,去领会人生的真谛。当然,要想让中华民族的各项传统得以传承,我们必须做到理解他人,引领他人,给别人提供关心的道德意识,让百姓乐于关注百姓的疾苦,乐于将自己奉献给社会。
2.2 有吸引力的教师,课程的思想政治的主角
教师掌控着整个课堂,他们可以很好地引领着学生做到了解思想政治,有吸引力的老师在课堂上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光环,让学生很有吸引力,有一种尊敬他们的感觉,很多大学课堂中的一些隐藏的思想政治知识是需要人去发现的,并且传播的,这就是教师。他们就起这么一个作用。可是,怎么样才能让他们能够接受并且快速的消化这个知识呢,这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他们要有趣,要有必备的专业方面的技能,易于学生吸收把握;同时,教师功底深厚,一方面,能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好好的了解,并且多方面的拓展知识,让学生可以多层次的思考,在了解题目的时候,让学生可以从很浅的层面了解到很深的层次和意义。另一方面,积极的带领学生去解决疑问,提出问题,并且学会去思考问题,注重对问题的深层次的挖掘,只有老师具备学生喜欢的样子,学生才会乐于追随老师的讲解方式,才能更好地了解老师的思路。二,老师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在面对學生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时能找到应对之法。
2.3 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教学活动开展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围绕此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政治素养。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工于表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浸染在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对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这一教学目标比较单一,无法展示出思想教育意义的灵动性与生命力。因此,教师应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共同点,并确定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主流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为教学活动开展指引方向,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对于学生学习发展而言,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培养学生政治素养与文学素养,能够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能力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
3 结语
在大学语文教育中,不同的性格和教学模式的教师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他们个人对学生的吸引力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学生一旦对教师的模式不感兴趣就会忽视教师在课堂上分析的东西,会无法从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方面的洗礼,也就没什么效果。好的教师就是很好的文化传播者,他们可以起到一个介质的作用。
(作者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