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象
2020-10-26
红领巾·探索 2020年6期
1000多万年前,在现今的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生活着一种庞然大物——恐象。恐象是现存大象的远亲,两者有着类似的外貌特征:长长的獠牙、高而粗壮的四肢,还有巨大的身体。不过,恐象的体型比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哺乳动物——非洲草原象还要大上不少。
生存时间
恐象生活在中新世(2300万年前~530万年前)的中期至更新世(258万年前~11700年前)的早期。
体型
恐象的体型巨大,站立时身高可达4米以上,最大体重将近15吨。它的头骨没有非洲象的那么高耸,象鼻也比非洲象的短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下颌有一对伸出的向后弯曲的象牙,而上颌没有象牙,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种类大象的最明显的特征。
速度
虽然恐象的腿很长,适合长途跋涉,无奈它的体型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它奔跑的速度不会太快。
觅食方式
恐象以吃植物为生。那对向后弯曲的奇特象牙可是发挥了大作用。恐象会利用这对特殊的象牙,来挖树根、剥树皮吃;甚至能把树枝拉下来,以便啃食树枝上面的树叶。
灭绝原因
从上新世(530万年前~258万年前)开始,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到了更新世,地球變得更冷,并且出现了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很多动物受不了这种严寒的气候,都灭绝了,恐象也不例外。
你知道吗?
恐象名字的由来
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在德国发现了第一件恐象的化石。面对这件长约1.2米、宽约0.9米的头颅骨化石,科学家感到非常吃惊,将这种未知的生物命名为Deinotherium (拉丁语的意思为“恐怖的野兽”)。
综合评价
由于恐象的体型巨大,它几乎没有天敌。但是和现存的大象一样,它的幼崽可能会被大型的肉食动物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