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提升高中语文思辨阅读能力的途径

2020-10-26崔锦华

教师·下 2020年8期

崔锦华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提升语文思辨阅读的能力,是当务之急。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阅读课堂的作用,利用学生新旧认知矛盾,引发思维冲突;借助师生之间认知矛盾,消解思维冲突;抓住文本自身内部矛盾,激发思维冲突。教师通过构建阅读课堂上的思辨文化,来加强思维矛盾冲突的训练,提升学生语文思辨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认知矛盾;文本内部矛盾;思辨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0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061-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目标之一:提升思维品质。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思辨性阅读大致上可以用“理解、判断、搜集、辨析、评估、质疑、反省、包容”等学习行为来表述。矛盾是引起思维冲突的手段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阅读课堂的作用,以创设思维矛盾冲突为途径,利用学生新旧认知矛盾,引发思维冲突;借助师生之间认知矛盾,消解思维冲突;抓住文本自身内部矛盾,激发思维冲突。如果教师要构建阅读课堂上的思辨文化,则需通过学生思维矛盾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来提升学生思辨阅读的能力。

一、利用学生新旧认知矛盾,引发思维冲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自主建构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和重组,让知识经验获得重新调整、丰富和改造。我们利用学生新旧认知的矛盾而引发思维冲突,让思维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去解决认知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经验进行重新建构,也充分锻炼和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在分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形象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

师:请同学们结合你们之前学过的“赤壁之战”,谈谈你对周瑜形象的认知。

生1:周瑜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用反间计除掉曹操的两位大将,利用黄盖的苦肉计大破曹操于赤壁,火烧了曹操80万大军,显现出周瑜的足智多谋。

师:“智勇双全”的周瑜形象,用本词作中的句子来形容就是?

生齐: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师:“羽扇纶巾”的注解告訴我们这是当时儒将的装束,在你们印象中这是谁的打扮?

生齐:诸葛亮。

师:对呀,周瑜在战场上英姿勃发,是个典型的武将形象,作者把传统认知里诸葛亮这个儒将的装扮安放在周瑜身上合适吗?

生2:为了体现周瑜的文武双全。

师:那不是比诸葛亮还厉害吗?与历史不吻合啊?

生3:周瑜是苏轼理想化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苏轼此时被贬黄州,他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根本无法实现,就只好在想象的世界里神游,把自己想象成周瑜。他把周瑜想象得越完美,就越远离现实中落魄的自己,让他在放飞自我的想象中慰藉苦闷的心灵,这也是苏轼豪放的体现。

师:很好,其实除了将周瑜理想化为文武双全的完美形象,作者在周瑜的年龄上也做了文章。你们知道周瑜在赤壁之战时是几岁吗?

生齐:三十多岁。

生4:“小乔初嫁了”时,周瑜是二十多岁,作者这里把他年龄缩小了10岁,是为了让周瑜更年轻,体现他的年轻有为。

生5:这里是用“美人衬英雄”。小乔本是国色天香,而她“初嫁了”是在一生中最美的时候嫁给了周瑜,更凸显周瑜的“春风得意、风流倜傥”。

生6:苏轼这里故意点出“小乔初嫁了”是在暗示周瑜与当时吴国统治者孙策的姻亲关系,他深受统治者信任与重用,拥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苏轼借周瑜来反衬自己仕途上的怀才不遇。

…………

这一案例,就是针对学生对周瑜装扮和年龄前后认知的矛盾,引发了学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为学生创设了新旧认知融合的平台,帮助学生找到认知的统一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苏轼塑造周瑜这个历史人物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得重构,思维得到了锻炼与提升,达到了思辨性阅读的目的。

二、借助师生之间认知矛盾,消解思维冲突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了被读者阅读而创作的,只有阅读才能实现文本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读者不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也是作家。接受美学理论对文学鉴赏产生了深刻影响,进而也影响到了语文阅读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努力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评价甚至质疑文本,注重独立阅读和个性阅读,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争取通过创造性和探究性阅读,对文章主题、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作出自己的判断。然而师生、生生之间由于角色定位、知识涵养、生活阅历的差异,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难免会有认知矛盾和分歧。

譬如,对曹禺先生《雷雨》(节选)中周朴园的形象,师生、生生之间最大的认知矛盾应该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感情”。

有的学生从周朴园封建资本家的身份思考,认为他是个虚伪、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人物,对鲁侍萍不可能有真情。有的学生从周朴园保留旧衬衣、旧家具、关窗的习惯和打探侍萍母子下落以及还记得侍萍生日等方面提出了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文本的召唤结构,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并扩大视野,提示学生鲁大海27岁的年龄与周朴园反复念叨的“三十年前”在时间上是矛盾的,并适时向学生出示弗洛伊德的名言“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来引导学生思考:周朴园不想记住的是什么,他记住的又是什么?经过分析,学生悟出:“周朴园深深记得的应该是三十年前他和侍萍相爱的往事,他不愿记得的是二十七年前侍萍被赶走的记忆。侍萍控诉自己被赶走时提到的‘你们,应该是周朴园的长辈,周朴园后来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和‘她的绝命书,我们可以推断出赶走侍萍,周朴园是不愿意甚至是不知情的,他也算是这个悲剧的受害者。二十七年来,他和后来的妻子没有共同语言,他对当年的侍萍念念不忘,有慰藉寂寞心灵的可能,也有维护自己封建家长形象的虚伪。但是他所爱的只是年轻、漂亮、贤惠的梅侍萍,而对先后再嫁过两次的苍老得已面目全非的下等的老妈子鲁侍萍,他无论如何是不会有感情的,所以当他认出时才会‘忽然严厉地‘冷冷地用支票打发。”

这个文本解读的过程,开始于师生间的认知矛盾,以此为契机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通过引导学生去查找文本、推断分析、探究考证,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周朴园形象,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周朴园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是坏人的坏人”(曹禺语)。思辨性阅读教学重视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所发生的阐释、分析、推理、评价等行为,强调发展学生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并促进其理性思维水平的提高。教师有效地借助师生、生生间的认知矛盾,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在消解思维冲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抓住文本自身内部矛盾,激发思维冲突

例如,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提出,随着阅读的深入,文本会出现阅读张力,即内容或形式会出现“矛盾”——前后相互抵触或者不合理,并通过这种不为人知的审美形式打破读者的期待,诱发读者在阅读兴趣的引领下去关注和思考,这些“矛盾”恰是作者的匠心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内部的这些“矛盾”,激发思维冲突,进而领悟文本的秘妙。

这些文本阅读的张力,有的是语意方面的“矛盾”。比如:鲁迅《春末闲谈》“科学虽然给我们许多惊奇,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一句中的“好梦”真的“好”吗?马尔克斯《巨翅老人》“神父的谨慎在这些麻木的心靈里毫无反响”一句中的“谨慎”和神父的形象相符吗?在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谪居正是君恩厚”中,诗人真在感叹“皇恩深厚”吗?有的是笔法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可详写的却用简笔;可略写的却用繁笔;该这样写的却那样写。再如:《孔雀东南飞》中写太守家筹备婚礼时的热闹场面,本可以缩减为“四处买珍奇,迎亲准备忙”,更显简练,而作者却大肆铺排,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在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成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中,“父母”前加上了“生我的”,“我”成为“父母家里的新客”,这里就用到了矛盾、反常的表述。有的是情节方面的“矛盾”。又如:《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遍体鳞伤地躺在汽车里还能感到暖和;《荷花淀》里编席能手水生嫂却让苇眉子划破了手指;《宝黛初会》中林黛玉对贾母和贾宝玉同问“可读过书”的前后截然不同的回答……文本的内容或者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些否定性结构,即前后不相符的潜在矛盾点,而这些矛盾点就是泄露文本秘密的最大漏洞,是读者期待与作者意图产生冲突、读者与作者的思维碰撞的匠心之笔,它们大多比较隐秘,需要细致地把握文本、解读文本、处理文本,拨开文字的表层,去捕捉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秘妙。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造成阅读张力的点,即激发思维冲突的文本内部矛盾,诱发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渴望,将学生置于与作者的冲突之中,促进学生与作者思维空间的辩驳与融合,促使学生去做出分析判断,这是对学生思辨性思维发展的更高要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提升语文思辨阅读能力,是当务之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解决认知失衡、认知冲突的本能。语文教师要立足思维矛盾冲突,找到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加强学生质疑、分析、探究能力的训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促进学生语文思辨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房书帆,徐 梅.接受美学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雷雨》的多元解读[J].喀什大学学报,2018,39(1):116-120.

[3]曾春.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解读文本出现差异的原因[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