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节日诗情 弘扬传统文化

2020-10-26陈云颖

教师·下 2020年8期

陈云颖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劳作与智慧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精神气质。古诗词中有故事,古诗词中藏着节日,古诗词孕育着民族气节。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优化整合无限的资源,拓展古诗词的长度、广度和深度。在节日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让先人的睿智和诗意,节日的民俗风情融入学生的心中,把这份文化之美继续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节日诗词;民风民俗;传承发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033-02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习俗,它们展现着民族的生活轨迹,体现了民族文化及精神内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节日与现在的学生渐行渐远,这无疑是民族意识淡化的表现。基于这一现状,教育部新版统编教材精心择选经典诗词,贯穿一至六年级,层层递进、铺开,意在通过节日诗词教学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经典诗词的熏陶中重温民族记忆,重拾节日习俗,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因此,我们应当如何在节日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现分析如下:

一、映阶碧草自春色——想象画面,悟节日之美好

作家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传统节日诗词言简意丰、意境悠远,留有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把每句诗读成一幅幅鲜活跳跃的画面,一幕幕立体逼真的场景。并借助多媒体创设空灵般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借助生动的语言描述,启发学生思考;借助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唱,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而理解诗意、咀嚼诗味、感悟诗境,体会诗句背后所呈现的那份节日的美好。

例如,《元日》这首诗,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却像一幅生动的画卷,再现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古老的民风民俗,展示了古人迎新时浓郁、热闹的春节气息。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紧扣诗眼“暖”字,结合插图、联系生活,想象古人燃爆竹、喝屠苏、换旧符的画面,并结合资料了解屠苏酒、桃符来历,感受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浓浓的民俗文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想象着在一阵阵震耳的爆竹声中,在一缕缕明媚的春光中,千家万户先幼后长共喝屠苏、同换旧符贴新桃,祈盼消灾祛邪。大家眼里含着笑意,嘴角溢满酒香,心中升腾暖意,憧憬着新一年的美好与幸福。诗中有画,诗中有情,在想象中“静止的文字”变成“流动的画卷”,学生走近春节,了解传统习俗,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寓意,感受先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二、满架蔷薇一院香——点拨吟诵,品节日之美韵

诗词富有节奏美、音韵美,有的注重押韵,有的讲究平仄,读起来朗朗上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词精湛的语言、独到的韵味、高远的意境往往能通过反复的朗读“品”出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强化朗读指导,通过范读、引读、对读、配乐读、打节奏读等多样的朗读形式,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在声情并茂地诵读中品出诗词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学生在声声诵读中可以感悟传统节日文化及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在心中烙上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印迹。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的教学中,课始笔者先介绍诗人的生平:诗人王维15岁离开家乡,20岁考中进士。其间,他一直漂泊在外,当人们用传统的方式来庆祝重阳佳节的时候,怎能不勾起独在异乡的诗人对家乡的亲人的怀念呢!接着笔者精心创设情境,在低缓的音乐声中动情地范读, 把学生带入诗人思乡念亲的情境中,顺势启发学生扣住题眼“忆”来开展对全诗的学习。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倍”字深入研读,生发联想、深情吟诵:除夕之夜,家人团聚、辞旧迎新,诗人王维却是孤身——生读一、二诗句;中秋佳节,吟诗赏月、月圆人圆,王维望月兴叹——生读一、二诗句;重阳时节,扶老携幼、登高望远,王维长吟一声——生读一、二诗句。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一唱三叹式的反复诵读中,感受“异乡”“异客”的孤独寂寞,感受故乡、亲情的温暖与美好。同时,相机了解九九重阳登高望远、遍插茱萸的习俗,以及到如今,重阳节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敬老节。最后拓展链接重阳佳节诗句名篇,引导学生诵读、积累同题材的经典诗词《过故人庄》《醉花阴》《采桑子·重阳》 等。学生从一首诗到一组诗的学习,感受不同时代不同诗人对重阳佳节的诗意表达,丰厚了文化底蕴。师生在回环复沓的深情吟诵中,感受重阳佳节的深厚寓意及美好,激发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三、最是橙黄橘绿时——读写融合,抒节日之情怀

(一)趣读故事明由来

每首节日诗词背后都连接着悠久的传说和来历,蕴含着对先辈的怀念和敬仰,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希冀,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祝福……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渗透节日的来历、各地的习俗,远比在课堂上进行枯燥的知识讲授要有趣。例如,教学《元日》后,推荐学生阅读中国传统节日绘本《春节》,走近“年兽”的故事,知晓春节习俗的由来;教学《寒食》后,引导学生阅读“介子推”的故事,追思先人,学会感恩;教学《嫦娥》《乞巧》后,设计“班级故事会”环节,让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乞巧”的故事……

这样的设计,让节日诗词的教学更加丰富、饱满,有效地唤醒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学生在吟诵诗词、读讲传统节日故事的过程中既锤炼了语感,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复述能力等语文素养,又形象直观地了解了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传说,从中体会到所蘊藏的家国情怀、民族气节、子孝孙贤等可贵的精神品质。

(二)巧设练笔抒情怀

言为心声,情动辞发。传统节日中蕴藏着丰富有趣的民风民俗,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情怀,是伟大民族的文化之源。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诗词学习、联系生活体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用文字抒写、记录自己眼中、心中的传统佳节。①改写诗词,加深理解。节日古诗语言凝练有力,表达跳跃欢快,有许多留白的空间。教授节日诗词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与经历、感怀与想象,对古诗词进行创作式地改写。例如,教授《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三首诗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选择一首改写为现代文。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再一次走近节日,与诗人对话,与节日相逢,增进了民族文化认同感。②展现习俗,描绘节日。例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围绕“民风民俗”又安排了三首节日诗,学生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后,更能感受到中华传统习俗中所蕴藏的美好情感。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写“家乡的风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采访长辈,走进生活,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与同学交流、分享。最后把全班学生的习作集中在一起,汇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兴趣与热情。

四、水晶帘动微风起——链接生活,传节日之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变化,年轻一代对传统的节日风俗习惯愈发陌生,许多老人对这些却如数家珍。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融入生活,通过访谈、动手参与、制作实践等形式,深入了解节日文化,为习作储备丰富的素材。

例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时,教师紧扣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双线并进,带着学生阅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外,小组成员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组织开展“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学生合理规划活动,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描写节日活动和交流节日的风俗民情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又如,端午将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端叶飘香 亲子浓情”活动。“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这是苏轼亲见屈原故乡人在端午时节水上竞渡追念屈原的情景写下的,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节日画面。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除了可以观看龙舟竞渡,感受彰显力量与团结的竞技带来激情与挑战,还可向家中的老人学习认识五瑞:艾草、菖蒲、蒜头、龙船花、石榴花,利用草药制作香包佩戴或者用五彩线编织五彩手环赠予家人,以保全家平安健康。活动中,我们还邀请了心灵手巧的奶奶们到学校教学生包粽子,卷粽叶,填馅料,扎绳子,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粽香四溢,学生端起粽子亲手喂给长辈吃,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感受到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了生活经验,促进了家人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学生还收集整理与端午有关的歌谣和诗句,诵读传唱,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再如,每逢中秋佳节,我们都会特聘请福州高楼米线传承人陈国锐老师来校亲自授课,听陈老师讲述“高楼米线”的“前世今生”。特色课堂上,陈老师展示了高楼米线的制作技艺,并现场手把手教授。陈老师用米粒粘成各种形状的图形,如此往复,用一个个立体单元构建出栩栩如生的建筑、水果、动物形象。生动有趣的课堂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与民间艺术家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其间,我们唱福州中秋童谣,开中秋诗会,动手做米线作品,最后展现米线成品。在这样别具一格的活动中,学生走进了地方传统文化,亲身体验了有趣的中秋习俗,传承了民俗文化。

节日诗词灿烂辉煌的文化宝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不应只停留在一张张的纸页上,也不应局限在有限的课堂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优化整合无限的资源,拓展诗词学习的长度、广度和深度。让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在诗词的学习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才是我们语文课堂应当呈现的。

参考文献:

[1]赵凯宁.重温节气之美[J].福建教育,2018(35):17-20.

[2]常丽华.24节气誦读古诗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